会计与出纳对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谢谢

会计与出纳对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谢谢!!

1、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就出纳工作而言,对账的主要内容是:

(1)账证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2)账账核对。核对不同会计账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等。

(3)账实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包括: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2、会计和出纳的对账方法:

(1)结账时查看银行存款账户明细账和银行对账单的金额,银行存款账户明细账和银行对账单两者金额需要对等。

(2)现金方面,由于出纳是准时的每笔都做(所以一般没错,要出错就是在余额的加减数方面),会计这边可能是月底一次做完, 容易出现漏掉的导致金额对不上。这时就用出纳的余额数减会计的余额数。

(3)出纳的期初数本期借方本期贷方以及期末数全部统计出来,财务软件里的数对。借方有差异就找借方,贷方有差异就找贷方的明细。借贷方都一样,余额不一样时就是出纳那边加减数中途出错。

3、会计和出纳的对帐内容是核对银行存款和现金。银行存款通常核对起来都比较简单,主要涉及未达帐项,这个由出纳搞定,做一个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就好了。

至于现金,每月出纳要计算出自己收、支、余了多少现金,然后在会计做完凭证之后就针对本月现金的收、支、结存余额做一个核对。

扩展资料:

一、账证相符

月终要对账簿记录和会计凭证进行核对,以发现错误之处,并进行更正,这也是保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核对账证是否相符的主要方法如下:

1、看总账与记账凭证汇总表是否相符。

2、看记账凭证汇总表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

3、看明细账与记账凭证及所涉及的支票号码及其他结算票据种类等是否相符。

二、账账相符

账账相符,是指各种账簿之间的核对相符,主要包括本单位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指标应该核对相符,本单位同其他单位的往来账项应该核对相符。具体方法如下:

1、看总账资产类科目各种账户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各账户的余额合计数是否相符。即:

( 1 )总账资产类账户余额=Σ总账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余额。

( 2 )总账各账户借方发生额(或贷方发生额)=Σ总账各账户贷方发生额(或借方发生额)。

2、看总账各账与所辖明细账户的各项目之和是否相符。

( 1 )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之间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应相等。

( 2 )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期初、期末余额应相等。

3、看会计部门的总账、明细账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账、卡之间是否相符。

( 1 )会计部门的有关财产物资的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应该同财产物资保管部门和使用部门经管的明细记录的余额定期核对相符。

( 2 )各种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的余额应当经常或定期同有关的债务人、债权人核对相符。

( 3 )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应该同总分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定期核对相符。

( 4 )己缴国库的利润、税金以及其他预算缴款应该同征收机关按照规定的时间核对相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2

1、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就出纳工作而言,对账的主要内容是:

(1)账证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2)账账核对。核对不同会计账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等。

(3)账实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包括: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2、会计和出纳的对账方法:

(1)结账时查看银行存款账户明细账和银行对账单的金额,银行存款账户明细账和银行对账单两者金额需要对等。

(2)现金方面,由于出纳是准时的每笔都做(所以一般没错,要出错就是在余额的加减数方面),会计这边可能是月底一次做完, 容易出现漏掉的导致金额对不上。这时就用出纳的余额数减会计的余额数。

(3)出纳的期初数本期借方本期贷方以及期末数全部统计出来,财务软件里的数对。借方有差异就找借方,贷方有差异就找贷方的明细。借贷方都一样,余额不一样时就是出纳那边加减数中途出错。

扩展资料:

出纳会计记账对账技巧:

登记现金日记账(亦称现金出纳登记簿)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出纳员的重要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才行。出纳员记账应该注意以下五点:正确建立新账,序时记账,正确更正错账,正确选用账本,正确对账。

1、正确建立新账。不论是新接出纳工作,还是老出纳人员,年初建立新账时应将上年年终余额过入“余账”栏,不得先过入“发生额”栏,再过入“余额栏”。

2、序时记账。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按发生业务的时间先后顺序登记,并要求逐笔记录,按日结记当天发生额及其余额,与库存现金数进行核对,看是否账款相符。

3、正确更正错账。记错账或结错账是常有的事。会计制度历来规定,财会人员要按正确的方法改正错账,不准就字涂改或个别数字涂改,不准挖、补、刮、擦,更不准用消字灵褪色涂改。

4、正确选用账本。由于现金出纳登记簿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均属日记账,所以必须用订本账册,而不得用活页账。订本账的账页数固定、页码事先印在账页上,如记账时形成隔页、跳行,应划红叉或红线注销,并用红字写上“此页空白”、“此行空白”等字样,不准将账页撕掉。

5、正确对账。每日结完现金日记账后,将余额与库存现金结存数进行核对,以求账款相符。单位、企业的会计账一般要求日清月结,当会计结完账后,出纳员应主动报出现金结存数与会计员对账。出纳员还必须经常与银行对清存款项目,使单位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科目对账单的余额保持一致。其对账方法一般以“对账单”为依据,与存款日记账所记载的收支项目逐笔核对。

参考资料:中华会计网校 --- 出纳工作内容及其做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17

会计与出纳对账主要是对期末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双方记录的金额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样,就要查原因,如多算、多记、漏算、错算等要及时查明更正。

对账一般分为:账账相对,账实相对,账证相对,账表相对。会计和出纳对账,主要是账账相对,即总账和现金,银行日记账相对;账实相对,即库存现金和现金日记账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要和银行的对账单相对。

第3个回答  2021-12-08
会计与出纳对账主要是对期末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双方记录的金额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样,就要查原因,如多算、多记、漏算、错算等要及时查明更正。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

对账一般分为:账账相对,账实相对,账证相对,账表相对。会计和出纳对账,主要是账账相对,即总账和现金,银行日记账相对;账实相对,即库存现金和现金日记账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要和银行的对账单相对。

会计与出纳对账的步骤

财务管理中,出纳负责现金与银行帐,所以,你只需与会计确定你的现金和银行账的数据一致和原始凭证由谁保管。定期与会计交接时:

1、填写一式两份现金银行结存表(上期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余额),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名,各持一份;

2、编制一式两份原始凭证交接表(自编号、单据名称、凭证号、金额),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名,各持一份。

3、每月与银行对账,并编制一份银行帐与出纳帐的调节表,次月初交给会计。

学会计选择恒企会计教育,恒企教育办学18年来,始终肩负“把经验传递给有梦想的人”的企业使命,深入研究会计从业者的需求,在课程产品和教学方式上适时革新,以达到为“中小企业培养实战型会计人才”的目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会计和出纳的对帐内容:

       是核对银行存款和现金。银行存款通常核对起来都比较简单,主要涉及未达帐项,这个由出纳搞定,做一个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就好了。至于现金,每月出纳要计算出自己收、支、余了多少现金,然后在会计做完凭证之后就针对本月现金的收、支、结存余额做一个核对。

会计和出纳的对账技巧:

    银行的比较好对,结账时看看银行存款账户明细账和银行对账单对一下就可以了,一般没什么问题。

    现金方面,因为出纳是准时的每笔都做(所以一般没错,要出错就是在余额的加减数方面),会计这边可能是月底一次做完, 容易出现漏掉的导致金额对不上。这时就用出纳的余额数减会计的余额数,比如是518,你就在出纳帐上找有没有单笔是518的数,没有的话就可能是几笔数加在一起了,可能需要一笔一笔的对一次。如果出现518.8,这种有小数就比较好找,直接看小数点后面的.8.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对会计最实用,就是叫出纳把她的期初数 本期借方  本期贷方  以及期末数全部统计出来,和你的财务软件里的数对,最简单了。借方有差异就找借方,贷方有差异就找贷方的明细。借贷方都一样,余额不一样时就是出纳那边加减数中途出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