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酸铅重量法

如题所述

方法提要

试样经碳酸钠-氧化锌混合熔剂烧结,水浸出或王水分解,在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用乙酸铅沉淀溶液中的钼酸根,钼酸铅沉淀经过滤,灼烧,称量。反应式:

(NH4)2MoO4+Pb(CH3COO)2→PbMoO4+2NH4CH3COO

此法干扰元素较多,采用两次氢氧化铵沉淀,可分离大部分干扰元素。

本方法适用于含钼大于5%的试样,不适用于含钨高的试样。

试剂和材料

硝酸。

盐酸。

冰乙酸。

氢氧化铵。

碳酸钠-氧化锌混合熔剂(2+1)。

碳酸钠溶液(10g/L)。

氯化铵洗液(20g/L)每100mL中含有2mL氢氧化铵。

乙酸铅溶液(40g/L)每100mL中含有1mL冰乙酸。

乙酸铵溶液(500g/L和30g/L)。

单宁溶液(10g/L)用时现配。

分析步骤

(1)用碳酸钠-氧化锌混合熔剂烧结分解试样

称取0.5g(精确至0.0001g)试样(如为钼精矿应预先在300℃焙烧),置于盛有8gNa2CO3-ZnO混合熔剂的25mL瓷坩埚中,混匀后,再覆盖2g混合熔剂。在高温炉中加热至300℃并保持30min,再升至700℃烧结1h。取出冷却,倒入250mL烧杯中,并将坩埚放入其中,加约50mL热水提取。如有绿色锰酸根出现,应加几滴乙醇使锰还原,加热煮沸5~10min,取下冷却。洗出坩埚,用双层定性滤纸过滤于200mL容量瓶中,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洗净烧杯,并洗残渣7~8次,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吸取25.0~50.0mL溶液,置于25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20mL。加甲基红指示剂2滴,用(1+1)HCl酸化至红色,再过量2mL。

(2)用王水分解试样(适用于含少量铅的试样)

称取0.2~0.5g(精确至0.0001g)试样,置于200mL烧杯中,用水润湿后加入20mLHNO3,微热至不再产生氧化氮为止,加10mLHCl,待作用缓慢后,蒸发至5~6mL。加水50mL,用氢氧化铵中和至微酸性并加热至近沸。另准备75mL(1+1)氢氧化铵于另一盖表面皿的烧杯中,加热至近沸。在剧烈的搅拌下将含钼的微酸性溶液慢慢倒入氢氧化铵中,再用水冲洗烧杯。放置至沉淀凝聚后用快速滤纸过滤,用热的氯化铵洗液洗涤4~5次。用少量水将沉淀冲至原烧杯中,加2~3mL(1+1)HCl,加热溶解沉淀。然后按上法再用氢氧化铵分离一次,用原滤纸过滤,用热的氯化铵洗液洗涤,直至洗液不再使单宁溶液变色为止。将两次滤液合并,并煮沸赶去过量的氨,调整体积至约150mL,加甲基红指示剂2滴,以(1+1)HCl酸化后再过量2mL。

于两种分解方法制得的试液中,徐徐滴加500g/LNH4Ac溶液使红色刚变黄色后再过量15mL。加10mLHAc,加热至沸。向沸腾的溶液中慢慢地滴加乙酸铅溶液至溶液上层澄清(此时取澄清溶液1滴于白瓷板上,不再与新配制的单宁溶液作用产生棕色斑点),再过量2~3mL。煮沸10~20min,直至钼酸铅呈结晶状,并在电热板上保温1h。沉淀用致密滤纸过滤,用热的30g/LNH4Ac溶液洗净烧杯及沉淀,直至滤液不再含有铅离子(用20g/LNa2S溶液检验)。将沉淀置于已恒量的瓷坩埚中,小心烘干与灰化,在600℃灼烧15~20min,称量,再灼烧至恒量。

按下式计算钼的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三分册有色、稀有、分散、稀土、贵金属矿石及铀钍矿石分析

式中:w(Mo)为钼的质量分数,%;m1为灼烧后钼酸铅沉淀的质量,g;m0为空白的质量,g;0.2613为钼酸铅换算成钼的系数;m为称取试样的质量,g。

注意事项

1)试样中所含铜、钴、镍、锰、锌、镁和汞对本法均无干扰。铅、钙、铌、钡、锶和银等元素能与钼酸生成不溶性的钼酸盐,钨、钒、砷、磷和铬等元素在乙酸-乙酸铵介质中能与铅盐生成不溶物,与钼酸铅一起析出,对本法都有干扰。游离的无机酸和酒石酸妨碍沉淀完全。此法虽然干扰元素较多,手续烦琐,但沉淀要求的酸度范围广,钼酸铅组成稳定,准确度高,故在分析高含量钼(钼精矿)时仍被普遍采用。

2)用碳酸钠-氧化锌混合熔剂烧结,或用王水分解,两次氢氧化铵沉淀,可分离大部分干扰元素。在热的盐酸溶液中先加入稍过量的乙酸铵,然后慢慢地加入乙酸铅溶液,即使有碱土金属和铝等元素存在,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当有足够量乙酸铵时,硫酸根的存在不致形成硫酸铅沉淀。

3)灼烧温度不宜过高,否则钼酸铅即成熔体,影响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