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广东是属于七国中哪一国?

如题所述

1、春秋战国时期,两广地区还不属于中国,所以不属于七国之中。在夏、商、周三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均在黄河流域,最南的也不过到达江淮地区。

2、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立国后在军事上第一件大事就是大军南征,尽拓江南之地,一直打到南海。这时候,广东才纳入中国的版图。

3、广东,古时称南越,泛指岭南一带地方。在秦朝以前,广东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称为百越地,并不为化外之地。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建立的楚庭,成为广东地区的中心。

4、南越不等同于南越国,南越是部落名,居地主要是广东;南越国是秦末至汉初赵佗建立的国家,范围包括两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 。

扩展资料:

1、古文献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先秦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广东被称为“南越”。

2、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直至近代,两广仍然称“两粤”。民国以后,以“粤”字作广东省简称。

3、古国时期,广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大致是岭南苍梧古国统治地域,而广东的东部和东北部则是闽越族系和吴越族系所建古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历史沿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9

众所周知,"粤"是广东的简称。西汉成书的《史记》称广东为"南越",而汉和帝时期的《汉书》又将南越称为"南粤"。在古代的记载中,越就是粤,古代的粤和越其实都是通用的。

在古代,粤人说的是越人;先秦时期,古籍中将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落,统一称为“越”,其他文献上则称为“百越”或“诸越”,比如《吕氏春秋》就称为"百越",其中“吴越”是苏南浙北、“闽越”是福建、“扬越”是江西湖南、“南越”是广东,而“西瓯”是广西,“骆越”是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等等。后来"粤"和"越"区分,“粤“说的是广东,”越“说的就是浙江了。民国时期以后,"粤"成为了广东的简称。

战国时期君王

介绍完“越”与“粤”,战国时期的楚国范围到底包不包括广东呢?

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楚国拥有最大的国土面积,所占区域约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和浙江的一部分,如下图。

我们可以发现,楚国区域和长江干流流域有重合的地方,但离岭南区域还差得远呢。

 据资料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岭南与吴、越、楚各个国家关系紧密,各方面交往比较频繁。在《国语·楚语上》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可见那时候岭南与楚国之间的军政关系。

 除此之外,历史上关于“楚庭、南武城”的传说,也能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资料如下。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 卷17 “楚庭” 条称: “或曰,初吴王子孙避越岭外,亦筑南武城。及越灭吴,遂有南海。其后为楚所灭。越王子孙自皋乡入始兴有鼻天子城,令公师隅修吴故南武城,既不果往,而赵佗遂都之。故佗自称南武王,而宫亦号南武宫。”

战国时期战争

综上,战国时期的楚国并不包括广东。

第2个回答  2013-06-01
广东,古时称南越,越与粤通,也简称粤,泛指岭南一带地方。在秦朝以前,广东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称为百越地,并不为化外之地。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建立的楚庭,成为广东地区的中心。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郡,广东属南海郡。汉初赵佗据岭南三郡称南越国,建都番禺,即今广州。广东成为南越国政权的中心地带。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复置南海郡。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被收入交州。交洲刺史治为广信(今封开县),是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后将广信以东划为广东,广东得名由此而来。
第3个回答  2021-03-12
春秋战国时期,广东和广西都不属于七雄国的管辖范围,那就广东不属于楚国的管辖范围。后来秦始皇将六国统一,建立大秦帝国,开始拓疆扩土,大举南征,吞并了江南之地。大秦帝国版图一直扩张到南海,广东才属于秦朝的一个区域。
第4个回答  2013-06-01
在当时广东还算是蛮荒地区,没有被完全开发,并不属于这七国的统治范围,但却是南越的势力范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