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 生产要素有哪些种类

如题所述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大类,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要在继续凸显劳动作用的同时,给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以足够的重视,使它们也合理合法地得到回报。这其中特别要强调两种要素的作用和回报:

一是人力资本。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对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正在大幅攀升,人的素质和知识、才能等对经济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是土地以及资源性财产。它们对于财富生产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对于它们参与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却一直存在模糊认识,这表现在我国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免费或低价使用的。

扩展资料:

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引致或派生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

2、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对生产要素本身的需求,而是对生产要素的使用的需求。

3、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于生产者——企业。

4、企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目的,是用于生产产品,希望从中间接地得到收益。

生产者对于一种生产要素需求的大小,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1)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是表示某种单位数量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大小。

(2)所生产产品价格的高低。

(3)生产要素本身价格的高低。

(4)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

(5)短期和长期的生产要素需求是不同的,时间因素亦会对要素需求产生影响,因为短期与长期的要素需求弹性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要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31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 、资源品  、资本品、技术,具体分析如下

概念: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研究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用科学方法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新常态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新常态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新常态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生产要素分类:

对于生产要素的分类,如图所示第一层二分法,以劳动与非劳动进行划分,第二层二分法,以天然物品与非天然物品进行划分,因此,生产要素则可划分成劳动、资源品和资本品三大类,对于第四类——技术,则包含在这三大类要素之中,如不同劳动者技能、不同资源的应用、不同效率资本品均反映不同的技术水平。

1、劳动    

劳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使用。它是供给生产各要素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投入品,其之所以“重要”,一是劳工队伍的稳定决定了供给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一个深陷罢工、战乱的国家供给生产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经济发展则无从谈起;二是劳动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其他要素的合理使用和效率高低,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地区同样的资本投入,可能会因劳动素质的高低而带来不同的结果。劳动如同电能一样,无法保存与储藏,对任何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如在供给过程中未加以充分运用,则也一种浪费,这种浪费与资本闲置、资源流失没什么二样。


2、资源品   

供给生产所需的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天然物品,本文所讨论的资源系指耗费资本所购的天然的物品。供给生产或多或少以消耗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为代价的,但是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现在人们已经能计算出大部资源可供消耗的年限,即便是可再生的资源也有一个再生循环的时限,技术进步只能做到用丰富资源代替稀缺资源、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不可能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发明创造出一种新的资源,供给是有极限,这个极限“若隐若现”地出现在我们的未来,因此,从长远看,资源是供给产量的一个限制性的因素。

3、资本品

资本品是一种耗费资本所购的、用于供给生产的、被生产出来的非天然的物品,它有别于劳动、资源这二种生产要素,系指事先被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投入品,如厂房、机器设备、半成品等。很多经济学专著将资本与资本品合并成一个概念,这与供给生产实际流程(资本→资本品+劳动+资源→商品及服务→收入)不符[1]。

4、技术

技术是一种智力劳动的成果,泛指涵盖整个供给过程中各种形式知识及经验技巧的积累与改进。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新知识发现、新产品发明上,同时还体现在拥有更高素质和更高技能的劳动、更先进和更高效的资本品,更新型更节约的资源。       

资本是厂商所拥有、或所能控制的、用于生产要素采购的货币,它不仅包括过去采购所花费的货币,而且还包括现在采购及将来采购所要花费的货币,接近于各厂商资产负债表中的权益与负债合计,是一个“合计”的、要素的资金来源的概念。

[1]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第十八版第232页)中将资本与资本品一起定义,“资本或资本品包括那些生产出来的耐用品,它们在进一步的生产中被作为生产性投入”,但从现实状况分析,资本是货币的概念,资本品则是要素的概念,这样的定义未免混淆二种不同的概念。

第2个回答  2013-06-01
常见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土地。劳动还可细分为工作时间、知识智慧,比如说知识产权、管理知识算是知识智慧。资本还 可细分为资金资本、设备资本、人脉资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6-01
生产要素很多 但基本生产要素包括1劳动(L)2资本(K)3土地(N)4企业家才能(E)
第4个回答  2021-03-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