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第一集里的贾士隐和英莲和后面的有什么联系?

如题所述

是甄士隐,将真事隐去之意。甄英莲,谐音真应怜,是甄士隐的女儿,后来被贩子拐走了落到薛蟠手中,改名香菱,根据前面判词大约可以推论她最后会被虐待惨死。贾雨村,红楼开篇作者自言以“假语村言”来细说此故事,故而有了贾雨村。

贾雨村做官后偶遇甄家,得知英莲失踪,后判薛蟠杀人一案的时候再次谈到英莲,得知她已改名香菱被薛蟠抢走了。贾雨村又与冷子兴谈及宁荣二府,可以说红楼故事由他言谈中开始的。

作者把《红楼梦》由盛至衰最后败落这一主题,首先从甄士隐的经历这个雏形故事中预演出来,甄士隐的彻悟也预示着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未来相类似的结局。

但原书只到八十回为止,续书让甄士隐在结束时出现应当是符合曹雪芹原来意图的,所不同的是甄士隐和贾雨村那一席充满了庸俗的富贵荣华的议论,只能看作是续书者思想的反映,歪曲了甄士隐在书中所起的作用。

女儿甄英莲(取意真应怜),叹其可怜应怜。他是甄士隐独女,爱若珍宝,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骗子拐走,后造人贩子拐卖。甄士隐与妻子封氏遍寻不着,先后病倒了。

不想没过多久,隔壁葫芦庙失火,牵三挂四,甄士隐家中房屋被烧成一片瓦砾场。他想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扩展资料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卷”那段著名的导语中说:“故曰‘甄士隐’云云。……故曰‘贾雨村’云云。”曹雪芹一语双关:一方面告诉人们:我也在书中隐去了真事,也用“假语村言”隐涵了小说的主题;另一方面,推出了小说中的两个重要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

曹雪芹笔下的甄士隐是不愿与清廷合作并遭受清王朝“文字狱”株连和残酷迫害的乡绅士子的缩影。

第一回中的甄士隐和第五回中的贾宝玉都经历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太虚幻境。”然而,在这个非常虚幻的地方,两人都有着恶梦般的经历。先是甄士隐“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第一回)。”

后是贾宝玉“迷津内响声如雷,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下如雨,一面失声喊叫‘可卿救我(第五回)!’”显然是在暗示甄士隐和贾宝玉都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残酷打击,他们有着相同的不幸命运。

曹雪芹是这样介绍甄士隐及其一家的:“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因地方狭窄,人皆呼作‘葫芦庙’。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物;只是一件不足: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甄士隐及其一家的遭遇是非常悲惨的。然而,在曹雪芹的笔下甄士隐一家的悲剧是不幸意外丢失女儿,一场偶燃的焚家大火,岳父封肃的暗算。可见甄士隐一家的遭遇与政治没有什么联系。

但是,曹雪芹却又让甄士隐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作出与政治联系那么密切、那样深刻而令人深思的“注解”?这是无论如何让人也无法理解的: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注:明朝以前各朝代大臣上朝均使用笏板,自清朝始废止不用);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中埋白骨,今宵红绡帐里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谁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莽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第一回)

曹雪芹借甄士隐之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末清初外族入侵改朝换代过程中一幅幅政治惨变的图画,对那些遭受“奏销案”和“文字狱”残酷打击的官宦、乡绅、士子的悲惨遭遇做了形象的“注解”,对那些靠诬陷升迁之徒进行了无情地揭露。

更重要的是,曹雪芹用非常隐晦的语言、辛辣的口吻讽刺清朝封建政治舞台上是“乱哄哄”、“甚荒唐”的。而“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个“他人”,正是封建帝王和他的专制统治。

那么,甄士隐及其一家的遭遇究竟是真还是假的,就令人十分怀疑了。曹雪芹在描述甄士隐一家的悲剧时,又一次使用了“假语村言”。

曹雪芹在介绍甄士隐所在的家乡苏州时,巧妙地借用中国古代“天塌西北,地陷东南”的神话,而“当日地陷东南”,的神话,正暗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即当时在清兵的大举进攻下,包括苏州在内的东南大片土地已经陷落,江南已经在清王朝的残酷统治之下。

曹雪芹为他笔下的人物取名是煞费苦心的。曹雪芹塑造的典型人物姑苏城中“姓甄名费,字士隐”的“望族”“乡宦”。暗示了在甄士隐身上隐去了真事。甄士隐居住的姑苏城,是江南经济富庶、乡绅士子集中、人民抗清斗争比较剧烈的地区。

清朝顺治18年,清廷将上年奏销未完钱粮的江南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并溧阳一县的官绅士子全部废黜。

此案开始只限于无锡、嘉定两县,至18年夏,乃通行于四府一县。江宁巡抚朱国治的造册上报,清廷将欠粮者不问是否大僚,亦不分欠粮多寡,在籍缙绅按名黜革,秀才、举人、进士,凡未完钱粮者,皆革去功名出身;现任官概行降两级调用。

总计黜降13517人,其中不少人被逮捕,械送刑部议处。甚至某探花仅欠银一钱亦被黜。吴伟业、徐乾学、徐元文、韩炎、汪宛等江南缙绅著名人物几乎全部罗织在内,一时“士籍学校为之一空。”继之,又乘大创之后十年并征,“押吏势同狼虎,士子不异俘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甄士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24
首先纠正:贾士隐——甄士隐
一、与后面的联系:
甄士隐:将真事隐去之意。
甄英莲,谐音真应怜,是甄士隐的女儿,后来被贩子拐走了落到薛蟠手中,改名香菱,根据前面判词大约可以推论她最后会被虐待惨死。
贾雨村,红楼开篇作者自言以“假语村言”来细说此故事,故而有了贾雨村。贾雨村做官后偶遇甄家,得知英莲失踪,后判薛蟠杀人一案的时候再次谈到英莲,得知她已改名香菱被薛蟠抢走了。
贾雨村又与冷子兴谈及宁荣二府,可以说红楼故事由他言谈中开始的。
二、人物简介:
1、甄士隐,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姓甄,名费,谐音“废”,字士隐。“甄士隐”取意为“真事隐”。书中有“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一句。正如贾雨村是“假语村言”一样。
甄士隐是和贾雨村两相对照而写的,作者在开卷第一段里就明确表示他撰拟这两个名字的寓意。写甄士隐是为了写一个经历了骨肉分离、家遭火灾、下半世坎坷而终于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他可能是作者自身的影子,同时也是提系着全书主题的一个线索。
2、甄英莲,是在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副册女儿,贾府通称香菱。甄英莲原籍姑苏,甄士隐独女,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
四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中途却被薛蟠抢回去做小妾,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后四十回夏金桂下毒害她,结果却阴差阳错毒死了自己。薛蟠出狱后,香菱扶正,因难产而死,甄士隐亲自接她归入太虚幻境。
第2个回答  2013-06-01
是甄士隐,将真事隐去之意。甄英莲,谐音真应怜,是甄士隐的女儿,后来被贩子拐走了落到薛蟠手中,改名香菱,根据前面判词大约可以推论她最后会被虐待惨死。贾雨村,红楼开篇作者自言以“假语村言”来细说此故事,故而有了贾雨村。贾雨村做官后偶遇甄家,得知英莲失踪,后判薛蟠杀人一案的时候再次谈到英莲,得知她已改名香菱被薛蟠抢走了。贾雨村又与冷子兴谈及宁荣二府,可以说红楼故事由他言谈中开始的。
第3个回答  2013-05-31
甄士隐,将真事去。甄英莲,真应怜也,也是后文的香菱。写英莲失踪,被拐卖,为后文作铺垫。表现红楼女儿悲惨的命运。
第4个回答  2013-05-31
英莲小时被拐卖了、后来出场是作为薛宝钗的哥哥买来的人、当时因为她引起了一些事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