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姓氏的起 源由来,历史上的名人,人口数量,族谱?

如题所述

一、姓氏源流

戈(Gē)姓源出有二:

1、出自夏朝东夷族的寒国,以国名为氏。伯明之子名浞,因属寒国人,故史称寒浞。他杀死后羿当了国君,篡夺了夏朝政权,自立为王,封他的一个儿子浇在过国,另一个儿子封在戈国(位于宋、郑之间),为夏王朝附庸国。后来,少康中兴,灭掉戈国。原戈国后代子孙遂以国名命姓,乃称戈氏。

2、出自姒姓,是禹王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寒浞篡夏以后,少康经过努力,终于复国。少康的儿子杼灭掉了寒浞建立的戈国,分封夏朝同姓人于戈。仍为诸侯方国,其后人亦为戈姓。

二、迁徙分布

(缺)戈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戈氏是距今4000多年前一个以戈为名的古国的后裔,《姓氏考略》载:“戈氏,禹之后,分封于戈,以国为姓,望出临海。”上古夏朝时候,有个东夷族建立的戈国,是夏王朝的附庸国。后来戈国公族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而戈国这个国名,原来也是取自地名。在夏朝的少康帝使夏朝盛以后,少康的儿子“杼”,就并合了戈国,那里不再称戈国,还是称为戈地。而杼又将王族中的人分封到戈地去。随后,受封戈地的王族又形成一支以地名为姓戈姓。常州戈姓先世源于临海戈氏。目前常州地区约有戈姓人口1300余人,占全市人口的0.064%。历史上常州戈姓也出现了许多杰出人才。(余略)

三、历史名人

戈讪:明代著名画家,常熟人。

戈文:清代著名画家,苏州人。

戈载:字宝士(1786-1856),一字孟博,号顺卿,又号弢翁,江苏吴县人。父戈宙襄号小莲,著有《韵表互考》、《韵类表》、《字母互考》、《字母会韵纪要》等若干种。戈载世其家学,尤潜心於宋人宫调声律之学。嘉庆十二年(1807年)县学生,选贡士,为大学典簿。“中岁后境日贫乏,始出为汗漫游,依人幕下,佐会计事”。晚乃归里,以词学讲论终老。传世著作有《词林正韵》三卷,《宋七家词选》,词集《翠薇花馆词》多至三十九卷。(词友吴嘉洤谓《翠薇花馆词》凡六十馀卷,见《仪宋堂文二集》卷七《亡友七人传》。)诗集亦有二十卷。另有《词律订补》若干种不传。

戈涛:献县人,清代乾隆皇帝时为进士,在朝中做官。他以书法好出名,而且又著有《坳堂诗集》等。

戈源:戈涛的弟弟,也在朝中做官。他很关心百姓,任官期间,为政宽厚,让百姓受惠得益。而自己勤奋做事,亲力亲为,使许多事得到妥善的解决。

戈宙琦:清代著名画家,吴县人。

戈裕良:字立山(1764-1830),为清代乾嘉年间名噪一时的园林艺术家,他本是画家,后以造园为业,他将绘画艺术与园林建造结合起来,大江南北许多名园均出自其手。戈裕良祖居武进洛阳尚湖墩。出生于县城东门季子庙后。祖辈皆务农为业,其父振英,生四子,裕良行三,因家境清贫,少时即随父兄种树累石。他23岁时父亲亡故,为了糊口,他告别老母出外造园谋生。他筑的假山,别具风格,能浑然一体,巧夺天工,不需借助于牵罗攀藤,掩饰点缀,而逼肖真山,因此人称花园子。到清嘉庆初年时,他已名声在外,乾隆时江南一些官僚豪门,纷纷置园叠山,裕良遂为各地所争聘,得以大显身手,留下许多传世杰作。他的造园技艺堪称神妙,古今名家倍加推崇,称“苏州园林为我国第一,戈裕良制作的园林又为苏州第一。”

戈公振:新闻学家,名绍发(1890--1935),江苏东台人。著有《中国报学史》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3
一、起源。
1、出自夏朝东夷族的寒国。伯明之子名浞,因属寒国人,故史称寒浞。他杀死后羿当了国君,篡夺了夏朝政权,自立为王,封他的一个儿子浇在过国,另一个儿子封在戈国(位于宋、郑之间),为夏王朝附庸国。后来,少康中兴,灭掉戈国。原戈国后代子孙遂以国名命姓,乃称戈氏。 2、出自子姓,是禹王的后裔。寒浞篡夏以后,少康经过努力,终于复国。少康的儿子杼灭掉了寒浞建立的戈国,分封夏朝同姓人于戈。仍为诸侯方国,其后人亦为戈姓。

二、历史名人。
戈涛、戈源:清代兄弟二人皆举进士。献县人。
戈讪:明代著名画家,常熟人。
戈文:清代著名画家,苏州人。
戈载:(一七八六——一八五六)[一五]字宝士,一字孟博,号顺卿,又号弢翁,江苏吴县人。父戈宙襄号小莲,著有《韵表互考》、《韵类表》、《字母互考》、《字母会韵纪要》等若干种。戈载世其家学,尤潜心於宋人宫调声律之学。嘉庆十二年(一八〇七)县学生,选贡士,为大学典簿。“中岁後境日贫乏,始出为汗漫游,依人幕下,佐会计事”。晚乃归里,以词学讲论终老。传世著作有《词林正韵》三卷,《宋七家词选》,词集《翠薇花馆词》多至三十九卷。(词友吴嘉洤谓《翠薇花馆词》凡六十馀卷,见《仪宋堂文二集》卷七《亡友七人传》。)诗集亦有二十卷。另有《词律订补》若干种不传。
戈宙琦:清代著名画家,吴县人。
戈预:明代名人。
戈毅:元代学者。
戈公振(1890--1935):新闻学家,名绍发,江苏东台人。著有《中国报学史》等。
戈裕良:字立山(1764-1830),为清代乾嘉年间名噪一时的园林艺术家,他本是画家,后以造园为业,他将绘画艺术与园林建造结合起来,大江南北许多名园均出自其手。戈裕良祖居武进洛阳尚湖墩。出生于县城东门季子庙后。祖辈皆务农为业,其父振英,生四子,裕良行三,因家境清贫,少时即随父兄种树累石。他23岁时父亲亡故,为了糊口,他告别老母出外造园谋生。他筑的假山,别具风格,能浑然一体,巧夺天工,不需借助于牵罗攀藤,掩饰点缀,而逼肖真山,因此人称花园子。到清嘉庆初年时,他已名声在外,乾隆时江南一些官僚豪门,纷纷置园叠山,裕良遂为各地所争聘,得以大显身手,留下许多传世杰作。他的造园技艺堪称神妙,古今名家倍加推崇,称“苏州园林为我国第一,戈裕良制作的园林又为苏州第一。”
第2个回答  2013-05-26
姓氏起源——戈姓

姓氏起源
出自夏朝东夷族的寒国。伯明之子名浞,因属寒国人,故史称寒浞。他杀死后羿当了国君,篡夺了夏朝政权,自立为王,封他的一个儿子浇在过国,另一个儿子封在戈国(位于宋、郑之间),为夏王朝附庸国。后来,少康中兴,灭掉戈国。原戈国后代子孙遂以国名命姓,乃称戈氏。
出自子姓,是禹王的后裔。寒浞篡夏以后,少康经过努力,终于复国。少康的儿子杼灭掉了寒浞建立的戈国,分封夏朝同姓人于戈。仍为诸侯方国,其后人亦为戈姓。

堂号
"平允堂"、"平寇堂":明朝时候,饶平县知县戈尚有,执法平允。饶平距海甚近,海盗常登岸骚扰。戈尚有不发兵剿。县内有一种毒草能杀人,百姓常用它做坏事。戈尚有把这些犯罪的集合来,宣布"禁止用毒草。已经犯罪的暂不处理,要你们每天拔毒草缴给衙门赎罪。"大家不知要干什么,为了赎罪都踊跃去拔,很快把毒草拔光。戈尚有差人把毒草投到沿海各个井里,一村留一井不投,供民饮用。海盗突然登岸,在沿海井里提水解渴,所有海盗全都中毒而死。从此海盗平了,毒草也拔光了,奸民想利用毒草做坏事也没法做到了。皇帝知道了,提升戈尚有为刑部主事。

历史名人
戈涛、戈源:清代兄弟二人皆举进士。献县人。
戈讪:明代著名画家,常熟人。
戈文:清代著名画家,苏州人。
戈载、戈宙琦:清代著名画家,吴县人。
戈公振(1890--1935):新闻学家,名绍发,江苏东台人。著有《中国报学史》等。
第3个回答  2013-05-26
起源:1.源于有穷氏,出自夏王朝早期东夷族的有穷氏之臣寒浞,属于以国名为氏。
2.源于有穷氏,出自夏王朝早期东夷族的有穷氏之臣寒浞,属于以国名为氏。
3.源于有穷氏,出自夏王朝早期东夷族的有穷氏之臣寒浞,属于以国名为氏。
4.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司戈,属于以职业或官职称谓为氏。
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名人:戈讪 明代著名画家,常熟人。
戈文 清代著名画家,苏州人。
戈裕良 清代乾嘉年间名噪一时的园林艺术家。是我唯一听说过的戈姓名人。
数量:目前江西新干县赣江东岸有戈姓人口约2000余人。常州地区约有戈姓人口1300余人,占全 市 人口的0.064%。山东济宁中区唐口戈户村约有戈姓人口3000人左右,在江西上高徐家渡白土村有戈姓3000左右
族谱:浙江象山泊戈李氏宗谱六卷,(民国)李必坤修,王乃揖编辑,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稿本一 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戈氏宗谱十六卷,(民国)戈肇泉主修,民国戊子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河南洛阳尚湖戈氏续修宗谱十六卷,(民国)黄埼分主修,民国戊子年(公元1936年)文新堂木刻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石壁戈三修族谱十卷,(民国)戈时若主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临海堂木刻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第4个回答  2013-05-26
戈姓起源
出自夏朝东夷族的寒国。伯明之子名浞,因属寒国人,故史称寒浞。他杀死后羿当了国君,篡夺了夏朝政权,自立为王,封他的一个儿子浇在过国,另一个儿子封在戈国(位于宋、郑之间),为夏王朝附庸国。后来,少康中兴,灭掉戈国。原戈国后代子孙遂以国名命姓,乃称戈氏。
出自子姓,是禹王的后裔。寒浞篡夏以后,少康经过努力,终于复国。少康的儿子杼灭掉了寒浞建立的戈国,分封夏朝同姓人于戈。仍为诸侯方国,其后人亦为戈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