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亲或母亲为题目的作文800字左右

如题所述

我的母亲

和久违的同学打电话,相互询问对方情况的时候,他突然问我道:“你做过什么最让你的母亲感动的事?”

我一时被问住了,我似乎并不记得甚至也没想去记母亲是否曾因为我的什么而感动过,我哑口无言,曾那般自豪自己与母亲平等的朋友关系、那般夸耀自己如何让母亲欣慰的我,突然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心酸。

母亲出差了,她经常出差,留我一个人在家自己料理生活,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我性格里充满了独立的东西,我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可以长大独立,精神,还有经济上的。我很少深切地想念她,而当我带有几分故意气她的口气,用否定的答案回答她永不变的问题“想我了吗”后,她总会半开玩笑地说我没良心。又是她的电话,聊了两句,我突然问她:“在你的印象中,我有没有做什么事特别让你感动?”她顿了一会,说:“当然有呀——”接着,她说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那件根本不曾在我脑子中存留过一丝印象的事。在我4岁时,母亲有一次带着我曾和父亲一起去办事,办事的人和父亲交谈的过程中,母亲建议性地说了一句话,不知为什么惹怒了办事的人,开始对母亲大吼大叫的,而还未待父亲出面阻止,小小的我就冲到了母亲面前,挡在她前边,对着办事的人嚷道:“不许骂我妈妈,不许骂她。”那人呆住了,一下子怒火就没了,伸手去摸我的头,可强硬的我却推开了他的手,硬要拉着妈妈走……母亲继续讲着故事,我听到电话那头有些哽咽了,而我的泪水也总在向外涌,母亲说,这是她所记得最让她感动的事了,她说小时候的我特别乖巧,特别可爱,不像现在。

我不是一个乖孩子,起码现在不是,我跟她顶嘴,用些刻薄的词汇玩笑般地“损”她,拿些她不懂的新兴词汇来气她,我似乎一出生就这样,早已忘记自己曾经乖巧可爱。母亲常抱怨希望我长不大,那样她就不会老,我也不会气她了,我不知道小时候的我做过些什么,但却记得曾经的我愿意拉着母亲的手过马路,嘴里还在对母亲说“我领你过马路吧”,曾经的我还在睡觉前一定要拽着母亲的手,怕梦里的恶魔把我带走……

我,长大了,母亲,也老了,大了的我学会了还嘴,学会了和母亲争些她总能让着我的鸡毛蒜皮。我还记得母亲把我的校服染得五彩缤纷后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向我道歉,我还记得母亲在看到她满意的作文时用那种玩笑式的悲哀语气说“哎,我的文章过期了”,我还记得母亲因为我不懂事的顶撞而气得哭了,我还记得母亲为我没良心的语言而感到心寒,虽然这生活点滴的插曲过后又是我们两个人的艳阳天,但我却担心着母亲真的感到痛苦悲伤,我怕她对我失望。

而我,我又做过什么呢?我没有资格说我曾做的什么让母亲感动,我没拿过真的令她高兴的成绩,没有足以让她炫耀的一技之长,而当她生病的时候,我除了递杯水,拿点药,我连带母亲去看病的能力都没有。我清楚母亲肩上的担子很重,她得养活我这个不懂事却花消惊人只掏不赚的耗钱耗力耗时的主,我听到过她有时候在夜里哭,母亲不是一个绝对坚强的人,但她却从不把这种负担转给我,可我,又做过什么呢?我的泪又不听话的流了下来,母亲说过,她不喜欢总看到我哭,可我却依然那么的不听话。

我,是悔恨?是内疚?是惭愧?是痛苦?是悲哀?是酸涩?是苦楚?是心痛?都是,也都不是……

母亲并不慈祥,她打过我;母亲也不漂亮,她老了;母亲不罗嗦,却喜欢听别人说;母亲的事业很平凡,她依旧在辛苦工作……而母亲却用严格的宽松,换给了我一个令我自豪的性格;用她的青春,换给了我成长;用她的习惯倾听,换给了我一张总和她强词夺理的尖牙利嘴;用她一生的辛劳,换给了我周围的一切……

电话的那头,母亲叫了我两声,让我停止了思索,她问道:“干吗问我这个,今天你们是不是要写什么作文,你到我这来找素材来了?”我笑了,我的作文很少写母亲,在我的思维中,那太俗了,而母亲却总说,一个这么好的活生生的典型素材你干吗不用呀?你要写那么一篇歌颂母亲的作文我肯定感动极了……

我知道,母亲其实很容易满足,只要一篇作文,就可以感动她,只要一份关心,就可以感动她,只要一声爱她,就可以感动她,只要挡到她面前说一句“不许骂我妈妈,不许骂她”,就可以感动她……而长大的我却都未曾给过她……

母亲,我写了这篇文章,我关心你现在的状况,出差在外的你不知正在做什么,我要告诉你,我爱你!母亲,我有资格说,有资格告诉你,告诉所有人——“我做的一切都令你感动,令你自豪”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21
父亲的背影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瓦窑世家的他,年轻时曾到远在异乡谋生,在江西婺源珍珠山烧砖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记得我六岁时,母亲带我千里迢迢来到江西父亲的瓦窑基地探亲。在火车上,走廊上爱走动的我,深受旅客们的喜爱。他们纷纷逗我玩,挺有趣的。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众所周知,烧砖瓦这一行是重体力活,很辛苦的。父亲个子矮小,肌肉不发达。没有我这样五大三粗的大块头。虽然算是瓦窑老板,由于帮工少,还是要自己亲自干。父亲家境不佳,没有读过一天书,结帐还得请帐房先生帮忙。一年惨淡经营下来,勉强能够维持七口之家的生活开支,步履艰难呀。

父亲每年为了生计,每年都要外出做砖瓦生意。只有过年才回家一趟。所以,我见到他的时间很少。在一起时,因为文化差距太大,没有共同语言。无话可说。惟有我看到那略微有点驼背的身影,积劳成疾的身躯,心灵为之振动。想想自己,干活怕苦怕累,吃不消;父亲却是累歪了腰才勉强支撑这个苦难深重的家。我是问心有愧,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殷切期望,我不问世事,埋头读书。农家子弟只有靠读书才有出路呀。

父亲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年逾古稀的他仍然活跃在田间,地头,劳动不息。每次回家,父亲那饱经沧桑的脸更显衰老啦。我心痛不已。我都劝他,你老身体不好,该休息休息啦。尤其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困扰着他,一遇伤风感冒就发作住院。三十年多年的烟龄,被我反复劝说,总算戒掉。烟一断,父亲的身体好多。我为之高兴。我是个医生,专门为他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这一次为自己的父亲开了一张与众不同的戒烟处方,而且有成效,其高兴劲儿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比处理一大批犬伤者还痛快。可惜,由于工作原因,我们长期不在一起,分居两地。我没有时间照料年迈又多病的老父亲,心中甚感惭愧。1996年冬天,一个不幸的日子里。与父亲相濡以沫三十八年的母亲意外离去,给父亲以沉重的打击。一夜之间,父亲就衰老了许多,仿佛生活失去了重心。父亲是坚强的,多年的艰苦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任何艰难困苦摧不垮他的生活信念。他以劳动为荣,默默无闻地耕耘在金土地上。父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比空洞说教更有说服力。

节假日,打一个电话,道一声平安;寄一点钱物,以示慰问。父亲来电问我说,孙子力维读书成绩还好吗?一家人身体好吗?我一一告之,很好。他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没有任何礼物能比子女出息更能使他老人家欢心啦。

如今,我已是为人子,为人父,上有老,下在小,责任重于泰山。我感到父亲那孱弱的背支撑着我们。人生苦短。我要以父亲为榜样,实实在在做一点事情,不虚渡光阴。到老时,才不会因碌碌无为而后悔。劳动着是快乐的。谨以此文献给苦命的父亲,遥祝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平平安安渡余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