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你认为降价行为对消费者、生产企业是利大还是弊大? 急求!!!

如题所述

     降价固然能一时增加销售量,但是不一定能增加利润。要看所卖商品的弹性有多大,弹性大的商品可以采用降价策略增加利润。企业面对竞争等,不能盲目降价。要适可而止,不能恶性竞争,导致成本都不够,得不偿失。企业尽可能多方面考虑,降价时尽量回避降价的弊处,迎合降价的利处。

     在恶性的价格竞争中,企业要把握具体的价格不能一降再降,亏本了还将,得不偿失。 

 

    降价的利处

①拉动需求:从我们的日常经验中也可以看到这样一条需求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而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

②占据市场:企业通过降价来掌握市场或者提高市场占有率。

 

    降价的弊处

①降低品牌形象:企业的降价会使得顾客对价格变动有反映。

    顾客对应企业某种产品降价可能有如下反映:这种产品过时了,将被新型产品所替代;这种产品有某些缺点,销售不畅;这种产品的质量下降了。这些想法无形中都还会降低顾客对品牌的形象。

②造成恶性竞争

 

    最后,降价对于消费者来讲很直观的看是有利的,但是从深层次的看,降价导致恶性竞争,企业为了生存,从而会很有可能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继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2
你好!我个人认为:降价行为对消费者是利大于弊,而对于生产企业则相反,应该是弊大于利。
第2个回答  2013-06-12
降价对于消费者是利大于弊,生产企业同样是利大于弊,薄利多销。
第3个回答  2013-06-12
降价对于消费者来讲是有利于消费者 对于生产企业讲是不利的 企业生存和发展是离不利润的 没有利润 企业无法生存和发展
第4个回答  2013-06-12
降价行为肯定是对消费者有利的。

降价行为不管对那个生产企业来说,都是损失(降低利润)和不情愿的。可是从营销战略角度来说又是必须要做的。

降价的原因无非是:1、为了增加市场占有率,企业做的折扣促销; 2、竞争对手降价的
逼迫;3、产品更新换代,处理老产品降价;4、生产决策失误造成的产品过甚,库存积压,为盘活资金,降价销售;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