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陈登的结局?

如题所述

陈登是先从吕布后在灭吕布战中投曹,灭吕布之后(公元198年),陈登任广陵太守、伏波将军,死于建安十二年(207年)

注:其实陈登的问题也有争论,有的意见是陈登在198年前就已经任广陵太守,而198年授伏波将军。如果这样,那陈登应该是在197年吕布攻刘备(是刘备徐州兵败之前一次被打)时直接投奔了曹操

奇怪的陈登

《三国演义》时,很奇怪陈登跟刘备那么久,最后却没有跟刘备走,反而跑到曹操那边去了。 看《三国志》时,陈登传是附在吕布传后面的,没有裴注哪个几乎没什么内容,但可以真切的感受到陈登对时局的影响。 “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是刘备对陈登的评语,从演义和志看,陈登是当得这个夸奖的。 演义中陈登在颠覆吕布的过程中的机智勇敢,让看客眼前一亮:原来徐州还藏有这般人才。奇怪的是陈登明明先是陶谦部属,后来刘备接管徐州的时候他也承认当差,可吕布一反,他就跟了吕布,曹操没来,他又投了曹操,只是他给人的印象一直并非反复之人,反而让人有一种亲近感。 《三国志》对陈登的处理也很奇怪。处处都透露出对陈登的喜爱,也将他作为魏方面一下属,可作传的时候却把他弄到了吕布传后头。 将陈登和吕布弄在一起,可能和陈登曾在吕布任下有关,也困难和陈登扳倒吕布有关,但也有可能是将陈登列为了一镇诸侯。 并不是当了太守就是诸侯,但陈登的一生确实有太多奇怪之处。 如果结合其他的记载给陈登重新作传,大概是下面的样子。 “登忠亮高爽,沉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博览载籍,雅有文艺,旧典文章,莫不贯综。年二十五,举孝廉,除东阳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是时,世荒民饥,州牧陶谦表登为典农校尉,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繥稻丰积。”此段引自三国志裴注先贤行状,对陈登的少年时代做了交代。 陶谦卒,陈登奉命迎刘备为州主,曾有为刘备合步骑十万以匡天下的毫言,不过刘备掌握徐州后陈登在干什么,我暂时不知道。 吕布袭下邳后,显然陈登留在了吕布手下,没有跟着刘备流亡。这也很正常,他虽然佩服刘备的雄才大略,但刘备起家身份不高,前途不明朗下,陈登不一定非跟他不可。 陈登倒吕布那段,演义上的记载比较准确,由于这个功劳,他被封为伏波将军,广陵太守。 陈登到广陵过后,积极准备平定江东,在广陵和孙策有过多次交锋,双方互有胜败。能够以一郡之力打败孙策重兵,陈登之能让人刮目相看。 可惜天妒英才,陈登三十九岁就病死了,他的病是经过神医华佗亲自诊断的,没办法再活了。陆逊获得彝陵成功时为四十岁,还被塑造了一个少年天才的形象,不清楚陈登在黄泉路上是不是觉得世事无常。 我自以为为陈登的历史已经梳理得相当清楚了,可还是不明白。他在广陵的日子里是为曹操谋吗?如果他不死,成功的登陆了江东,会不会是又一个孙策?我以为很有可能。 不过在汉末的乱世,对这类英雄人物的看法也相当奇怪。即便是互相敌对的人物,只要对方确有可取之处,也会夸奖一番。曹操夸刘备是大家都熟悉的了,根据《后出师表》看,刘备也很是夸奖曹操。尽管刘备没有收服陈登,还是夸奖他“文武胆智,当世无类。” 真是奇怪,写了这么多,我并不清楚自己写的是什么?只是觉着这样的一个人,似乎比三国志中的很多其他有都有理由被写得长一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1
陈登早年有病,虽经神医华佗诊治,并未除根。后病重而华佗已死,无人可治,溘然长逝,时年仅三十九岁。
若干年后,刘备、许汜与刘表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谈到陈登时,许汜不以为然地说:“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犹在。”刘备虽然对陈登十分熟悉,但他没有立即反驳许汜,转而问刘表:“您觉得许君所言对不对?”刘表说:“如果说不对,但许君是个好人,不会随便说别人假话的;要说对,陈元龙又盛名满天下!”刘备问许汜:“您认为陈元龙骄狂,有什幺根据吗?”许汜说:“我过去因世道动荡而路过下邳,见过陈元龙。当时他毫无客主之礼,很久也不搭理我,自顾自地上大床高卧,而让客人们坐在下床。”刘备应声道:“您素有国士之风。现在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元龙希望您忧国忘家,有匡扶汉室之志。可是您却向元龙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谈也没有什么新意,这当然是元龙所讨厌的,又有什幺理由要求元龙和您说话?假如当时是我,我肯定会上百尺高楼上去高卧,而让你们睡在地下,哪里只有区区上下床的区别呢?”刘表听了,放声大笑。刘备深情地说:“象元龙这样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