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副对联,成就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千秋伟业

如题所述

左宗堂出生在晚清时期,湘阴县樟树镇门巡山村柳庄,一个小小地主家庭,当时家里约四十亩田地,一大家子人,顶多算就是一个小康之家,他父亲叫左观澜也是一个秀才举人出身,在官场上摸爬打滚几十年,最终觉得官场如战场,斗争激烈,祸福难料,觉得人还是平平安安过一生为好。一开始准备只让左宗棠读几年私塾,认识几个字,会写会算就行了,然后教他学做生意,长大后娶妻生子,经商耕农,孝敬父母,为左家传宗接代就行了,并没打算考举人,状元之类,去当官,更没想到他后来能干出流芳百世的伟大事业。左观澜认为,考状元,做大官,哪有那么容易的事,自己读了很多年的书,一辈子也不过如此,直到后来,左宗棠在除夕时随口对上他父亲的一副对子的下半联,才知道他的雄心壮志与伟大理想。使得左观澜一改初衷,让他继续读书学习。也就是说,这半副对联改变了左宗棠的一生命运。

左宗棠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在他八岁时,这年春节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喜气盈冂,挂灯笼,贴门联,迎接新年到来,由于当时天上灰蒙蒙的还下着小雨,寒风里夹带着雪子,大概下午五点钟的样子,天色就慢慢地天黑下来了。这时,左宗堂的父亲左观澜,看到天色暗了,就点了一盏洋油灯放在堂屋的祖先牌位前,并随口说道:“除夕无月,点一盏灯,为乾坤增色。”这时候,左宗堂刚好在堂屋外面玩,听到父亲说的话,他赶忙跑去堂屋里,搭个凳子站在上面,拿起鼓锥,对着大鼓嘭嘭嘭狠狠地擂了三下,大声接道:“初春无雷,擂三通鼓,替天地场威。


这时其父左观澜听了大吃一惊,心想这娃子不得了啦,对得太好了,不仅措词工整押韵,更主要是气势磅礴,气吞山河,简直是绝对,能出自一个八岁娃子之口,实属难得,知子莫若父,他早就知道这小孩子从小就志在千里,此子非是池中之物,风云聚汇化做作龙。得好好培养才行,说不定将来能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光我左氏门庭。由此看来要他弃书从商,是不智之举,因此,认真培养他好好学习,十五岁就转到长沙岳麓书院,后来,遍读群书,精研兵法。开始时运不济,也是命途多舛,直到熬过了不惑之年,遇到贵人老乡曾国藩才正式进入官场,为大清王朝效力。后来成为晚清重臣,官兵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一生功劳卓越,最主要是在全国人力物力各方面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自己已经到了垂暮之年,还率兵六万,带着棺材,凭着一腔热血,超人的智慧,一举收复了新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保全国家领土的完整,完成了爱国先驱林则徐的遗愿。如此伟大的壮举,亘古未见。就连铁石心肠的慈禧太后都被感动了,她下旨道:我大清王朝不可无左宗棠,今后三十年,朝中任何大臣不准弹骇左襄公。
现在,在左宗棠留下的诗篇对联的书籍里,从中找不到这一副对子,因为这是他小时候,父亲上联,他下联,共同完成,不是他一人之作,未录入其中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