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康熙隔代指定的皇帝吗?

如题所述

弘历并不是康熙唯一喜欢和培养的孙子,康熙的很多孙子都在宫里培养过,而弘历还是雍正【主动推荐】给康熙才得到见面机会(出处见最后附注)。比如,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的儿子都曾培养宫中,其中八阿哥儿子弘旺56年3月“内廷行走”,【时年9岁零2个月】。【而十四阿哥的儿女,更是得到了康熙的特别关爱.】

【弘历首次见到康熙是快满11岁】,还是四阿哥自己主动推荐才得到和康熙的见面机会。这似乎已经说明了康熙当时属意的不是四阿哥。因为四阿哥那时已经45岁,子嗣比十四阿哥和三阿哥都单薄,对比八阿哥儿子9岁零2个月就进宫培养,如果四阿哥是储君,而康熙又对已成年的弘时并没有任何特殊关爱的情况下,不应该早点留意小的那几个儿子吗?十四阿哥嫡子从小就承欢祖父,而出征后其余几个儿子更都得到康熙【主动给予】的特殊关爱,而弘历在61年4月才由父亲推荐得见康熙,【难道储君的儿子还不如大将军的儿子应该早点和主动受到康熙关注吗】?

【康熙对十四阿哥儿女的关爱和培养】:

1. 【十四阿哥嫡子弘明“幼侍内廷御前”。】(出自弘旺著书:《皇清通志纲要》 ) 注:内廷是在皇宫之中,御前是皇帝面前之意。

2. 【康熙带十四的三个儿子去木兰围场教养;精心操办十四儿子的婚事,还打赏十四阿哥的几个女儿不少银绸】(以上出自康熙朝满文朱批全译一书,涉及的具体奏折请见下,奏折在书中的编号已附)

3472 胤祯为诸子受皇上多方照顾谢恩折 康熙五十八年十一月初六日

臣胤祯谨奏:为谢恩事。
九月十六日,皇父仁赏二皮箱、二萝筐木兰鹿尾、鹿肉抵达,臣谨受领,谢恩,共分饱餐。
再,护军甲喇章京钦丢、蓝翎斯明等前来,闻皇父圣颜容光焕发,身体结实,即似臣等亲见,甚是欢悦。又闻得,【皇父仁教我子弘春、弘楷,携至木兰围场,为弘明娶妻遣送京城,皇父诸事思虑周全,特遣侍卫、巴雅喇等送来。又闻皇父所之匾额、对联,赏悬新房婚娶。】等语,臣喜不自胜,无奏言表达,况即弘明如何仰报皇祖父如此关怀之殊恩。
(后略)

3322 胤祯奏为长女婚配谢恩折 康熙五十八年正月十九日
臣胤祯谨奏:为谢恩事。
臣之诸子问好之家书内称,【皇父连续施恩以绸银赏诸女儿】,又闻将臣之长女许嫁成衮札布,感激涕零,于佛前叩谢皇父外,亦无奏语表达。惟皇父如此操劳施恩,臣为不能畅舒圣怀,甚感羞耻。为此谨奏。

3381 胤祯为蒙赏等事谢恩折 康熙五十八年四月十六日
臣胤祯谨奏:为谢恩事。
臣三月初五日之请安折,于四月初二日到、臣所差请安之侍卫、太监等,初七日到。皇父训谕,及皇父设计之火镰荷包、鼻烟壶、诸式荷包、笔墨、皇父佩戴之千里眼镜等物,恭谨接受,至日落详细欣赏。从臣家信内悉:【皇父又屡施鸿恩,臣之长子弘春婚娶之时,筵席、服饰等项,均照弘升(注:恒亲王长子)婚娶之例赏之。赏三座房子,挨次整修,】皇父均尽心施恩。又将大女逾格封为县主。不止臣之子女每日蒙受皇父仁恩,又陆续闻臣所差之太监,均蒙受皇父恩赏。(后略)

3409 内务府奏为筹办弘昉等阿哥婚礼事宜折 康熙五十八年五月二十九日
内务府等部谨奏:为请旨事。
窃查,先和硕雍亲王之子弘时阿哥娶妻时,初送定礼宴物品、筵宴、宴席。搭凉棚、高桌摆银器、备戏、执杯盘官员、柏唐阿,抬桌护军、拣派妇人等事,俱由和硕雍亲王府筹备拣派、大臣、侍卫、官员等聚宴,交付礼部。指引所行,由内务总管府大臣酌情遣排掌仪司官员、饭茶头目、清茶房大太监、礼部大臣、官员等在案。
今大阿哥次子弘昉阿哥,和硕恒亲王四子弘昂阿哥,【十四贝子次子弘明阿哥娶妻,初定送往筵宴物品、筵宴、娶妻宴席等事宜,俱照弘时阿哥(注:雍亲王长子)娶妻之例可也】。为此谨奏。请旨。

【朱批:既然弘明之父不在府内,前往军营,诸凡物品俱由宫内筹备。余依议】

这里也贴一个康熙对三阿哥儿子关爱和培养记载:

1. 三阿哥嫡子弘晟受封世子,在康熙末年担任西北军事议政大臣兼管理火器营署理前锋统领。是成年孙子中最受重用的一个。

2. 三阿哥另外有一个儿子弘曦康熙57年放在十四身边学习去了。

然后关于弘历算命的事情,我看过算命的原档,【上面只有算命先生的话,并没有康熙的批语或任何表示这是康熙找人给弘历算的命】,弘历后来回忆各种点滴也完全没有康熙给他算命的事情。所以这个存疑,(没准是雍正自己给弘历算的,把结果拿给康熙看,以争取康熙能把弘历养在宫中。雍正自己倒是有不少为臣下算八字的记载,呵呵)。除非是康熙觉得弘历非常有天子像,来算弘历的八字。

附注:
乾隆是雍正请康熙到他花园赏花时乘机推荐给康熙的结果。
乾隆在一首诗的自注中写道::“康熙壬寅(康熙六十一年),【皇考】敬奉皇祖临幸观花,慈颜有怿,因于燕喜之次,【以予名奏闻】,爱抚备至,是为承恩之始。

  嘉庆在其两首《牡丹台》诗中也提及乾隆是雍正推荐给康熙,康熙才留意到的。“康熙壬寅春,皇祖以花时恭请皇曾祖临幸于兹,时皇考年十有二(注:虚岁),皇祖以御名奏闻,当蒙皇曾祖恩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