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特征讲解!超高悬赏(急急急)

幼儿园上课时要对小孩子讲解图形!要怎样讲解才可以让小孩子容易接受!求高手帮忙!急~~~~!越详细越好!本人以最高悬赏报酬!

你要写教案么

我来写一份吧 也许会不
题目: 让幼儿了解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的特征
教学时间:
教学意义:让孩子孩子更好的了解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盒 圆球 三角形的纸盒 直尺 白纸 笔
教学内容:1、老师拿出长方形纸盒三角形纸盒圆球
2、让孩子说出这些物品有什么组成
3、之后让孩子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再让孩子用直尺量一下这些物品的长宽高
5、问幼儿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来
6、让幼儿在纸上画出来 让其加深了解
7、老师在和幼儿一块复习一遍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为幼儿巩固
教学总结:先让幼儿收拾好物品 之后了解上课时遇到的麻烦 想好其解决办法 方便下一次教学。(教学总结我还不大会写)

假如让我设计教案我就这样设计
也许你看到我设计的教案你会有更好的办法的
呵呵 公开课不要紧张类 加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30
 圆形,是一个看来简单,实际上是很奇妙的形状。
  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从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曾经在兽牙、砾石和石珠上钻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圆.
  以后到了陶器时代,许多陶器都是圆的。圆的陶器是将泥土放在一个转盘上制成的。
  当人们开始纺线,又制出了圆形的石纺锤或陶纺锤。
  古代人还发现圆的木头滚着走比较省劲。后来他们在搬运重物的时候,就把几段圆木垫在大树、大石头下面滚着走,这样当然比扛着走省劲得多。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盘。大约在4000多年前,人们将圆的木盘固定在木架下,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
  会作圆,但不一定就懂得圆的性质。古代埃及人就认为:圆,是神赐给人的神圣图形。一直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给圆下了一个定义:"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给圆下定义要早100年。
  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运用中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C=πd或C=2πr
  《周髀算经》上说"周三径一",把圆周率看成3,但是这只是一个近似值。美索不达来亚人在作第一个轮子的时候,也只知道圆周率是3。
  魏晋时期的刘徽于公元263年给《九章算术》作注。他发现"周三径一"只是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他创立了割圆术,认为圆内接正多连形边数无限增加时,周长就越逼近圆周长。他算到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圆周率,π= 3927/1250。刘徽已经把极限的概念运用于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之中,这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一项重大的成就。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在前人的计算基础上继续推算,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数精确值,他还用两个分数值来表示圆周率:22/7称为约率,355/113称为密率。
  在欧洲,直到1000年后的十六世纪,德国人鄂图(公元1573年)和安托尼兹才得到这个数值。
  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圆周率已经算到了小数点后12400亿位了。
第2个回答  2013-05-30
呵呵,好可爱!
先摆出几个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图案的东西,让孩子们说出其发现,(不要告诉他们答案噢~)鼓励他们越多越好!然后呢,你就可以顺着他们的答案顺水推舟进行讲解,不要忘了适当的鼓励噢!!!孩子的答案肯定很天真,所以我们要好好保留,不是吗?
第3个回答  2013-05-30
圆形就是气球 三角形就是三角铁 长方形就是砖头
第4个回答  2013-05-30
1、引入:带来了新朋友,出示图形
2、提问:这些是什么形状?(孩子都很聪明的,一定有人能认识)
3、出示和图形相近的东西:皮球、手帕等引导孩子与相应的图形对应。
4、进一步扩展经验:生活中见到的什么东西是这些形状的
5、进行添画:在简单的几何图形上稍作添画,成常见的物品。(如三角形点缀一下成蛋糕,方形成饼干、圆形成钟表。。。。。)
教师随机指导、帮助
6、作品展示
7、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图形,告诉幼儿园的小朋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