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互动手册中心灵的沟通家长的话怎么写

如题所述

  你好,尊敬的百度知道用户楼主,很愿意为你问题作答

  聆听孩子的声音 您或许有过这种不很愉快的体验:想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偏偏不去做,甚至故意唱“反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跟孩子叫劲的现象比比皆是。昔日那个乖巧、听话、可爱的小小孩儿 ,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成了小小行动家。一方面家长为此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为面对这“半大不小”的“小大人”,如何寻找到一个“教养平衡点”感到苦恼。面对“长大”的孩子,常听到家长发出“哎呀,盼着孩子长大,可是长大了就学会气人了”的抱怨和“孩子没有小的时候可爱”的感慨!

  造成家长与孩子叫劲的原因很多,成人不能尊重、理解孩子,甚至将孩子的年龄特点当做缺点,是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叫劲的原因之一。孩子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特点,而我们成人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也忘记了我们童年时代的所思所想,不经意间,往往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和标准去衡量、看待儿童。而由此,“教育陷入恶性循环:不尊重孩子→孩子情绪不良→有意做出不良行为(进行挑衅或报复)→进一步不尊重孩子(惩罚)→孩子做出更加不良的行为。”(见《如何避免与孩子叫劲的尴尬局面》)

  其实,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会出现逆反心理:两三岁的孩子学会说不,四五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五六岁的孩子会用反问与质问来和我们“理论”……这些表现恰恰说明儿童心理发展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决策能力。

  孩子思维敏捷,语言犀利,不喜欢做的事,会用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回应、反驳,家长朋友被自己称之为“升级版”的孩子堵得哑口无言,难免起急、冒火,但您有没有想到,这恰恰说明孩子在长大呀!能抓住对方的“把柄”,机智地反驳,说明孩子的思维水平、语言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更何况我们大人也有许多言行不一致的地方,有不守承诺的时候,怎么能怪孩子们抓住“把柄”还击呢。如果我们做家长的都能以这样的心态或这样的眼光去看待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多一些反思和调整,或许,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冲突与问题会峰回路转,我们与孩子之间会少一些不必要的顶撞,而多几分理解甚至是欣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6
你要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来写,既要写他在园时的优点和表现,又要委婉含蓄的向家长反应他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和家长做好沟通,让他们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同时把你寄予孩子的希望写上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