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和太太的区别

问下这样对不对?
夫人:
1、指自己想第三方介绍自己的老婆,以及多方女士相互称呼时候使用。
2、中国古代高贵男人(君子)对妻子称呼时候,用夫人,相对普通人对妻子称呼娘子

太太,同样有两个含义
1、不带姓氏的称呼:下人称呼女主人的叫法,直接称呼之太太
2、带有姓氏的称呼:通常词性高于"夫人"一次,通常是称呼女士为第三方男士的夫人,都是名词,但 这句话是不能反过来说的,不能说成 称呼女士为第三方男士的“太太”,这样就很别扭了。 因为在中国,太太存在第一种意思,所以在正式场合很少使用,在国外不分这个

参考了史书总结出来的,希望其他史学者帮忙确定,谢谢

区别

一、现代称呼的对象

1、夫人:多于正式场合用来尊称已婚或年长的女性;

2、太太:对已婚妇女的尊称(带丈夫的姓)。

二、古代称呼的对象

1、夫人:诸侯之妻;帝王嫔妃的名称;

2、太太:对长辈妇女已婚妇女的尊称;旧社会的仆人等常称女主人为“太太”;称某人的妻子或丈夫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三、使用时间

1、夫人: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已经使用;

例如:《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

注释:天子的老婆称为王后,诸侯的老婆称为夫人。

2、出自梁绍壬写的《两般秋雨盦随笔·太太》,时间是2012年;

四、释义

1、夫人:夫人可以指男性人名;或者在社交场合中,在夫人前添加姓氏用语社交礼貌用语中。

2、太太:太太单指女性,已婚,没有在男性身上用太太一次。

扩展资料

太太一词的发展历程

太太称呼的起源于周族太王古公亶父有贤妃曰“太姜”,即泰伯、仲雍、季历三兄弟之母。太姜有美色,而且性情贞静柔顺,并且极有智慧。教导诸子,至于成人,从来没有过失。古公谋事,必与太姜互相商量。随便古公要迁徙到什么地方,她都不辞劳怨,顺从追随。

季历即位,又娶有贤妃曰“太任”,史载,称其端庄诚一,德行无缺失。及有身孕,即自开始胎教,所谓“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因此而生文王

文王又有贤妃,曰“太姒”。《史记·周本纪》说:“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列女传》称其“生十男,亲自教诲。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文王继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

周室由古公亶父到季历、文王三代,都有贤妃良母助兴周室。所以能形成姬周王室七八百年的宗室王朝,都是由其上辈“齐家、治国”的德育教化而来,并非偶然徒然的提三尺剑,一战功成而得的天下。因此,后世尊称别人的妻子叫“太太”,便是从周室有三位“太”字辈贤妻良母,母仪可风的典故而来,并非是随随便便的口头语。

汉哀帝时,“太太”原为尊称老一辈的王室夫人。到后来,汉室又称皇太后为皇太太后。太太的称谓,汉代在贵族妇女中逐渐推广起来。明代时称太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凡士大夫妻,年来三十即呼太太”,即司眷属,中丞以上的官职才配称太太。清朝的人,则喜欢叫家庭主妇为太太,不过都以婢仆呼女主人的居多。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太太的称呼开始泛滥,从大帅到芝麻绿豆官,其眷属都可相称太太,官太太、经理太太、校长教授太太,到处都是,不过无形中多少还有些限制,至少是在有知识阶层之上。二十多年对外开放以来,

随着港澳台和外籍华裔、侨胞的归乡入里,“太太”的称谓同小姐、先生一样又时髦起来,成为人们对朋友间已婚女子的敬称,而且从广泛性来说似乎已更少含有什么官职的味道,变得更平民化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太

百度百科—夫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7

夫人和太太的区别为:

一、指代不同

1、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2、太太:称某人的妻子或丈夫对人称自己的妻子(多带人称代词作定语)。

二、侧重点不同

1、夫人:多用于正式场合。

2、太太:多用于非正式场合。

三、引证用法不同

1、夫人:有封号者,称为命妇。如唐文武一品与国公之母及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之母及妻为郡夫人。

2、太太:明史可法家书,称其母及其他尊长女眷曰太太、某太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夫人的含义:
一、诸侯之妻。周指诸侯国君之妻。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汉指列侯之妻。
《汉书·文帝纪》说:“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无得擅征捕”。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乃得称太夫人。”
二、帝王嫔妃的名称。
《礼记·曲礼下》:“天子有后,有夫人。”秦与汉初依此例。
《汉书·外戚传序》:“汉兴,因秦之称号,……妾皆称夫人”。汉武帝增加婕妤等号。其后称号益繁。曹魏始以夫人为妃嫔称号之一。王后以下,妃嫔分五等,以夫人为最高。魏明帝增为十二等,贵嫔与夫人位次王后,晋以夫人为三夫人之一。南朝宋省。
三、命妇封号。
中国封建社会,王朝对官员之母及正妻之一种封号。有封号者,称为“命妇”。如唐文武一品与国公之母及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之母及妻为郡夫人。宋徽宗政和时,执政以上之妻封夫人。明一、二品官之妻皆封夫人。清并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一、二品之妻亦封为“夫人”。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安夫人妊(袁可立)时,数盥水,见金鲤荡漾盎中。”
四、指众人。
《左传襄公四年》“ 夫人愁痛”,注,夫人,犹人人也。
五、后世用法
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和下人对主人的妻妾的称呼。现在多于正式场合用来尊称已婚或年长的女性。

太太的含义:
1. 汉哀帝 尊祖母定陶恭王太后 傅氏 为帝太太后,后又尊为皇太太后。
梁绍壬谓“此妇人称太太之始。”见《两般秋雨盦随笔·太太》。 明 代中丞以上官吏之妻得称太太。见 明胡应麟《甲乙剩言·边道诗》。后凡官僚士大夫之妻,通称太太。《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 安老爷 不善经理家计,仗着这位太太的操持,也还可以勉强安稳度日。”杨朔《昨日的临汾》:“军官的家属更多。这些太太们领着自己的儿女,携着很多大包裹,由穿军服的随从护送着。”
2. 对长辈妇女的尊称。
明史可法家书,称其母及其他尊长女眷曰太太、某太太。见《史忠正公集》卷三。《红楼梦》第四六回:“ 凤姐 儿笑道:‘到底是太太有智谋,这是千妥万妥。’”
3. 旧社会的仆人等常称女主人为“太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太太又向来没有见过少爷的面。”曹禺《雷雨》第一幕:“去吧,跟太太说一声,说 鲁贵 直惦记太太的病。”
4. 对已婚妇女的尊称(多带丈夫的姓)。如: 张太太 ; 王太太 。
5. 称某人的妻子或丈夫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张天翼《温柔制造者》:“你舅爷没写信告诉你太太么?”如:好吧,我回去跟我太太商量一下。[1]
6.太太新解。太太二字,拿“太”来说,拆开是一“大”、一“、”,“、”是“小”的意思,太太可大可小,只有夫妻在场而言,太太最大;有公公婆婆在场时,太太又是最小。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