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原材料是什么

如题所述

秦兵马俑原材料是黄色粘土。

秦俑坑出土陶俑、陶马的陶质,经过取样分析表明,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硅 、氧化铝和氧化铁。这和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代砖瓦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所用的原料都是黄色粘土。

秦俑考古专家们曾做过模拟性试验,取秦始皇陵附近的黄褐色土,经晒干、碾轧、 淘洗,除去土中的杂质,仿制秦砖,经测试其质地、化学成分与秦砖大致相同,由此可以推知,陶俑、陶马和秦始皇陵园出土的砖瓦,都是用始皇陵附近的泥土就地烧造的。

扩展资料:

兵马俑的历史背景: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阳殷墟工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明德保民”。周礼的诞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时代动荡,人殉复燃。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兵马俑由此而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马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2
对秦俑坑出土陶俑、陶马的陶质,经过取样分析表明,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硅 、氧化铝和氧化铁。这和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代砖瓦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所用的原料都是黄色粘土。秦俑考古专家们曾做过模拟性试验,取秦始皇陵附近的黄褐色土,经晒干、碾轧、 淘洗,除去土中的杂质,仿制秦砖,经测试其质地、化学成分与秦砖大致相同,由此可以推知,陶俑、陶马和秦始皇陵园出土的砖瓦,都是用始皇陵附近的泥土就地烧造的。陶俑、陶马胎内含的白色砂粒,经测试为石英、长石、云母等成分的砂粒,外观呈不规则 形,大小约为0.5—1毫米,个别的大于1毫米。泥中掺杂部分砂粒可以增强机械性能,使大 型的陶俑、陶马易于成型;焙烧时也不会因受高温而扭曲变形或膨胀炸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14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埋葬着这个希望子孙世代做皇帝的始皇帝的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多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同时也生产着奇迹。 1974年3月兵马俑从5米深的地下“横空出世”,是几位农民的幸运,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虽地处秦始皇陵东侧达1.5公里,以兵马俑一、二和三号坑为主体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仍占地300余亩,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8000兵马俑如同复活的军团一般,宿卫着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说:“虽是陶俑,但它们如真人一般大小,或身穿齐膝长衣,外披铠甲,手持长兵器,或腰束革带,腿扎裹腿,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或黑发,蓝袍,绿脸,给人留下的不仅仅是雄纠纠的军威,更多的是2200年前古人的生活实况。” 经考古勘探,秦始皇陵可分为陵园区和从葬区两大部分。陵园区占地近8平方公里, 有内城和外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现存高76米,周围有大量地面建筑遗迹和陪葬物。陵墓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主要赔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文物出土。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自1979年10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5000多万人次,兵马俑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 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得知发现秦俑后想一睹为快。1976年5月14日下午,李光耀一行来到了秦俑建设工地,40多分钟的参观结束时,李光耀激动地说:“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1978年9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参观后留下这样的赞词:“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从此,“第八大奇迹”便成为秦兵马俑的代名词,飞向世界各地,飞入寻常人的心中。 今天,秦兵马俑出土已30年,令人惊异的秦代“百戏俑”、“文官俑”、青铜仙鹤等也相继出土,秦陵的奇迹故事还有多少仍待后人去探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