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系法杂交育种,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如题所述

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要想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先必须解决大量生产第一代杂交种子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首推培育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叫做雄性不育系。   1.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生活力,不能自花授 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的花粉才能受精结实。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2.保持系   这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即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如果没有保持系,不育系就会绝种。   3.恢复系   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   由此可见,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必须做到三系配套,不育系为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三系法杂交稻的生产程序,可图示如下:   三系法杂交稻的生产程序   我国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1976年开始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杂交稻,由于增产效果明显,杂交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4年达2.6亿多亩,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9%,占总产量的67%。近几年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约420公斤,其中杂交水稻为470公斤,常规稻为380公斤,2004年日本水稻平均亩产为445公斤,世界水稻平均亩产为253公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5
1970年11月,助手李必湖随海南南红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一道,驾着牛车去收稻谷,途中在一个铁路桥边的水坑旁,竟然发现了一片面积约3亩的普通野生稻。由于当时正值野生稻扬花吐穗的时节,利于观察雄花是否正常,凭着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深刻的感性认识,他们发现了三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后来经袁隆平的仔细观察和反复辨认,得出的结果让袁隆平像个孩子似的高兴得喊了起来:“真是绝了,真是绝了!这是千真万确的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啊!”
   袁隆平当即把这几株野生稻命名为“野败”,但“野败”在生产上无直接利用价值,需把不育基因转入栽培稻。第二天,他们把正在抽穗的籼稻“广矮3784”与“野败”杂交,连续四天,共杂交出8个组合65朵小花。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台风,把试验田里的秧苗淹得只剩下了叶尖。正值感冒发烧的袁隆平亲自参与秧苗的抢救,把抢救出的秧苗按照实验田的原样放到师生三人的床板上,抢救完毕,袁隆平差一点晕了过去。
   1973年春,袁隆平与助手找到了一批优势强、花药发达、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的恢复系,为解决三系杂交的最后一道难题,育成用于大量种植的高产杂交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一文,郑重宣布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已基本成功配套!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的300公斤提高到了500公斤以上!
   “三系”杂交水稻的成功,被西方国家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甚而至于,有人称杂交水稻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因为它不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饥荒问题提供了又一利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