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来说,国内外职场环境有多大差异

如题所述

  目前我国男性和女性就业和晋升机会是否平等?为什么人们对“男性任主职、女性任副职”更为认同?对于性别职业发展问题人们在主观认知上存在怎样的差异?应如何充分发挥女性人才潜能?最近出版的《亚洲女性论坛报告》发布了 “职场环境与性别职业发展”调研,将帮助我们了解职场环境对女性职业发展的诸多影响。
  魏国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编审。在国内目前有关职场环境对女性职业发展影响研究较少的情况下,一直关注该问题的魏国英和她的团队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最难就业季”到来时,本刊特邀魏国英从职场环境谈女性职业发展遇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记者:在“最难就业季”里,我们除了关注就业性别歧视,还想特别了解一下职场环境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最近出版的《亚洲女性论坛报告》发布了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所做的 “职场环境与性别职业发展”的调研,您能简要介绍一下这份报告吗?。
魏国英:应该看到,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女性就业率一直比较稳定,并出现了在新兴的金融等行业女性从业比例上升等积极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女性在就业的行业、职务、收入水平和发展机会方面与男性仍存在明显差异。为更好地探讨这一问题,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和亚洲女性发展协会组织实施了“职场环境与性别职业发展”网络问卷调研,从 “职场性别生存状态” “职场性别选择倾向”“职场性别晋升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了解职业领域性别平等的现实状况和职场中两性的感受与愿望,成果报告在“亚洲女性论坛”上发布。此次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760份,其中女性填答者占76.2%,年龄段主要集中于21岁~40岁,受访者来自各行各业。
从这个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职场中的发展整体而言还是比较乐观的。但职场环境对女性的职业发展还有许多不利的影响,制约着女性人力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
记者:总体而言,人们认为目前我国男性和女性就业和晋升机会是否平等?
魏国英: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人认为两性在就业和晋升机会上是“不平等”的(占74.9%)。分性别看,女性认同率高达77.6%,高于男性的66.3%。这说明,女性更直接地感受到了就业中的机会不平等。更为重要的是,多数男性认为招聘和领导分配任务时,并不考虑性别,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收益归因于自身的能力;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将自身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低竞争力归因于两性被不公平对待,认为与能力无关。这种分歧,影响两性对改变职业性别结构现状达成共识,影响男性参与推进男女平等的热情,这对于女性职业发展无疑是一种钳制力。
记者:我们注意到,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接受“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您怎么看待这一结果?
魏国英:在我们的调查中,有10.9%的人认为“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很正常”;还有高达40.9%的人认为“不公平,但可以接受”;而且男女两性对此问题的看法基本一致。对此,我们认为:男女两性虽然都认为“同工不同酬”是不公平的,但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的一些角度看,又觉得它的存在具有某种“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或许来自人们根深蒂固的“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认为男性的劳动更具有市场价值;或许来自现实婚姻市场和家庭分工,认为男性要承担比女性更多的家庭经济负担;或许来自两性不同的性格,男性更强势,女性更容忍谦让。这个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探讨。但不管如何,从社会发展和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男女同工不同酬”都必须废止,对此,应从法律和制度上加以严格规定和落实,并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和导向。
记者:在“职场性别选择倾向”的调查中显示,人们对“男性任主职、女性任副职”更为认同,请您具体说明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魏国英: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希望领导、副手和晋升者为男性的比例远远高于希望是女性的比例。可见,在职场上人们更信任男性,而对女性的能力往往持有怀疑态度。通过与被调查者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的交叉分析,还获得了以下信息:
其一,越是年轻人,越倾向于性别比例协调或越倾向于选择女性做领导和副手;相反,年龄越大,越倾向于选择男性做领导和副手。对此,从积极方面考虑,可能是年轻女性整体素质提升,加之性别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一代更多地抛弃了对女性的歧视;但在老一代中,固有的观念还难以改变。而从消极方面考虑,或许是大力倡导的性别平等虽然影响了许多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但并没有从实质上提升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价值。
其二,虽然多数被调查者都希望男性做领导和做副手,但细分起来,希望领导是男性的占56.4%,是女性的只有6.4%;而希望副手是男性的占43.8%,是女性的则为20.2%。也就是说,希望副手是女性的人更多。这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人们对职场中性别层级的看法,即认为男性更适合做主要领导工作,女性更适合做辅助工作。同时,数据显示,人们的这一认识和男女两性的现实职业、职位存在着正相关性,男性被调查者一般多从事领导工作或是专业技术工作,而女性多为办事员或从事服务性工作。由此可见,即使在男女从业比例还比较协调的现实社会中,也不能说女性的劳动力资源被充分开发了。
记者:对于性别职业发展问题,人们的主观认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性的职业发展,那么,人们在主观认知上存在怎样的差异,又该如何分析这些差异?
魏国英:总体而言,被调查者对不同性别的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所遇阻力的判断和期待具有较大的差异。在职业能力上,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男性应当“果断高效”(56.6%)和“富有远见”(54.2%),女性则应当懂得“沟通”(67%),并且具有“亲和力”(50.3%);在职业发展所遇阻力上,认为女性最大障碍是“婚姻家庭的负担”(73.3%),而男性则是“个人性格的缺点”(65.1%)。这种差异与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相吻合,即认为男性应当勇敢、果断、高效和目光远大,女性则要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性别观念的现实走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思潮的碰撞交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理念受到冲击和否定,回归传统女性角色的舆论不断蔓延,言语沟通能力与亲和力被视为女性职业成功最为关键的素质。由这一认识推论出的“男性更适合当领导,女性更适合当副手”的观念又支持了传统的性别职业角色分工。
记者:您认为应如何规避职场环境对女性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女性人才潜能?
魏国英:改善职场环境应从改善社会环境入手。我们建议,应对现有的就业政策法规、职业培训规划、人才发展战略等国家和地方的各类公共政策进行性别评估,发现和纠正可能导致职场中性别分层、分流、分化等不良影响出现,进一步推出有益于不同层次的男女两性职业平等发展的法规政策;应对现有的文化和知识系统、观念和公共舆论,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进行性别分析,改造和祛除不符合性别公正和平等的有关内容,培育具有男女平等知识和意识的新生代;有必要对各级各类教育者和管理者进行正确的性别知识、性别意识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成为营造男女平等社会氛围的执法者和推动者;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支持性社会政策,减轻女性由于生育培养后代所产生的家务负担,使她们能无后顾之忧地与男性一起在职业舞台上拼搏进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