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义兴的河中有蛟龙,山上有白额虎,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是三害,而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周处听说乡里人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就进入吴郡去找寻陆机和陆云。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远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忠臣。

扩展资料

赏析:在乡人眼里,周处是义兴“三害”之首,即使杀虎斩蛟也得不到人们的谅解。难得可贵的是周处能从乡人的反应中感悟到自己的严重过失,进而听取贤人的规劝,幡然悔悟,弃恶从善。

本文作者精于谋篇布局,写来处处充满矛盾冲突。其中有周处击蛟的恶斗场面,有乡里庆贺周处之死的场景,有“改励”时思想矛盾的复杂心理描写。形成笔笔转,层层转,回环往复,曲折陡峭的结构特点。全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时似是山穷水尽,但笔锋一转,却是柳暗花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处除三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5
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242-297),字子隐,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自幼父母双亡,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象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这位“少孤,不修细行,州里患之”的七尺少年,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氿蛟龙合称为阳羡城“三害”。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周处除“三害”后,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因而受到权臣的排挤。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第2个回答  2016-09-12
周处是三害中的一害,另外的二害是老虎和蛟龙(鳄鱼)之后村民让他去除掉另外的二害,于是,他除掉了二害。村民以为周处也死了,于是在互相庆祝,这时,周处从水里冒了出来,看见大家在庆祝。他很失落,于是他去找了陆氏,最终改恶从良,成为了一个忠臣。世世代代都如此。
第3个回答  2022-02-09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义兴的河中有蛟龙,山上有白额虎,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是三害,而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祝。周处听说乡里人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就进入吴郡去找寻陆机和陆云。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远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新,最终成为忠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