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菇的种植

不知道种植大球菇要怎样气候和条件

大球盖菇菇朵大,色美、味鲜、嫩爽脆、口感好,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维生素,有预防冠心病、助消化、解疲劳等功效,是国际菌类交易市场中十大菇种之一。   一、大球盖菇的生长发育条件  (一)营养  大球盖菇属于草腐菌,人工栽培营养来源可从稻草、麦秆、玉米秆、亚麻屑、荞麦壳、木屑等获得。利用上述几种原料搭配使用,菌丝能生长旺盛,并能获得较高产量。  (二)温度  大球盖菇属中温型菇类,其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较广,一般在8~32℃,生长最适温度在23~27℃,在低温下菌丝生长缓慢,但不至于影响其生长,而当温度升高至32℃以上时,菌丝长速明显减弱,超过36℃时菌丝停止生长,持续时间长时则会造成死亡。子实体原基分化最适温度10~16℃,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6~21℃。温度升高,子实体长得快,朵型较小,易开伞。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子实体发育缓慢,朵型较大,柄粗且肥厚,质优不易开伞。  (三)水分(湿度)  基质中含水量高低与菌丝生长及长菇量有直接的关系,其菌丝体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5~70%为宜。培养料中含水量过高,菌丝生长不良,表现为稀而细弱,甚至还会使原来生长的菌丝萎缩。在实际栽培中,有时常发现由于菌床因被雨淋过后,基质中含水量过高,而严重影响发菌,虽然出菇,其产量也不高。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要求在85~95%,方可刺激出菇,否则,菌丝虽然生长健壮,但空气湿度低,其出菇也不理想。  (四)空气  菌丝体生长阶段对氧气要求不高,子实体发育阶段则要求充足的氧气,栽培场所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五)光照  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因而在实际栽培中,栽培场所选择半遮阴的环境,栽培效果更佳,一是产量高,二是菇的色泽艳丽,菇体健壮。  (六)酸碱度  菌丝体适于微酸性的环境中生长,培养料和覆土材料的pH值以5.5~6.5为宜。  (七)覆土  大球盖菇属需要覆土才能出菇的食用菌,覆土材料以具有团粒结构,保水透气性良好的腐殖土,以森林表层土、果园中的壤土为好。切忌用砂质土和粘土。土壤的pH值以5.7~6为宜。  二、栽培生产技术  (一)工艺流程  (二)技术要点  1.栽培季节。在正常气温下,整个生产周期在120~180天,一般春栽以气温回升到8℃以上,秋栽以气温降至30℃以下即可播种,最好播种节令应结合出菇期处于16~21℃的季节。处于这一温度范围菇体健壮,色泽好。  2.栽培场所选择及构筑。菇场选择在避风向阳、三阳七阴或四阳六阴、排水良好又近水源的地方,土壤以偏酸性、富含腐殖质、保水性和透气好的为佳。栽培方式常采用畦栽,畦宽80~120厘米,沟宽40厘米,长度不限,畦面成龟背形或平整,四周开排水沟。铺料前畦面喷药杀虫菌,并撒生石灰消毒。为防止蚯蚓危害,可在畦上浇1%的茶籽饼水。若选用山地作菇场,必须撒用灭蚁灵、白蚁粉等药品灭蚁。  3.栽培料种类及配方。⑴纯稻草100%;⑵大豆秆50%,玉米秸(带叶)50%;⑶稻草80%,木屑20%;⑷甘蔗渣80%,木屑20%;⑸稻草40%,荞麦壳40%;⑹亚麻屑100%;⑺亚麻屑80%,荞麦壳20%。上述原料不需添加其他辅料即可栽培。  4.原料处理。  ⑴稻草浸水:在建堆前,稻草必须先吸足水分,把净水引入水沟或水池中,将稻草直接放入水沟或水池中浸泡,边浸草边踩草,浸水时间掌握在2天左右。若采用水池浸草,要求每天需换水1~2次。稻草浸水有三个目的:一是让稻草充分吸足水分;二是降低基质中的pH值;三是使其变得柔软以利于草堆紧实而又便于操作。若采用淋喷方式,具体做法是:把稻草放在地面上,全天喷水2~3次,并连喷6~10天,保证稻草都吸足水分。  已浸泡过或淋透的稻草�让其自然滴水一天,使其含水量达70~75%。可以用手测的方法,即分别抽取有代表性的稻草一小把,将其拧紧,观察水滴渗出的情况,若草中有水滴渗出,且水滴是断线的,表明含水量达到适度;如果出现水滴是连续不断的,表明其含水量过多;若拧紧后无水滴渗出,则表明含水量偏低。水分不足的稻草,必须补足水分再建堆,而含水量过高的稻草可延长其滴水的时间。  ⑵预堆发酵:只有当白天气温高于23℃以上时,为防止建堆后草堆发酵,温度升高,影响菌丝生长,才需要进行预堆。其具体做法是:将已浸泡过或淋透的草放在平地上,堆成宽1.5~2米,高1~1.5米,长度不限的草堆。草堆要堆得结实,隔3天后再翻一次堆,之后经2~3天即可移入栽培场地进行建堆播种。  5.稻草铺料播种。将浸泡和处理好的稻草铺在床面上,分三层铺料二层播种,最下一层铺料8~10厘米,压实,均匀穴播菌种,种块以核桃大小,间隔20厘米×20厘米,麦粒种用撒播;再铺第二层料,料厚10~12厘米,第二次播种同上,最上层铺料2~4厘米,总厚度在25~30厘米,干草用量为20~30千克/米2,菌种用量每平方米2瓶(袋)。播种后直接利用畦沟的田土打碎后覆盖在料面上,覆土厚度3~5厘米。覆土后随即盖上草帘}稻草或其它秸秆 ,播种迟的可在覆土层面上盖上一层地膜,而后再盖草帘。  6.亚麻屑铺料播种。将预处理的亚麻屑铺在刚收割晚稻不久的冬闲田上(不必整畦),料底宽70厘米,高20厘米,铺料时将料踩实,麦粒种用撒播,棉籽壳混合料种用点播,播后再盖上1~2厘米厚的亚麻屑,并用木板压实压平,每亩用料8000公斤左右,菌种用量每平方米2瓶(袋)。播种后直接利用畦沟的田土打碎后覆盖在料面上,覆土厚度3~5厘米。覆土后随即盖上草帘}稻草或其它秸秆 ,播种迟的可在覆土层面上盖上一层地膜,而后再盖草帘。    三、发菌期管理  温度、湿度的调控是大球盖菇栽培管理的中心环节。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以促进菌丝的恢复和生长。  (一)稻草水分调节  播种后的20天内,一般均不直接喷水于菇床上,平时补水喷洒在覆盖物上,而不使多余的水渗透入料内。若此期间遇到雨天,应谨防雨水渗入造成堆内湿度过大,需用薄膜覆盖在覆盖物之上,待雨后再掀开薄膜,同时注意排除菇床四周的积水。  (二)菌丝生长期水分调节  播种后2~3天菌丝开始萌发。3~4天菌丝开始吃料,菌丝生长前期一般是不喷水或少喷水。经过20天之后菇床上的菌丝量已明显增多,有时菌丝已占培养料的1/2以上的部分。经过这段时间,菇床表面的草有时会出现干燥发白现象,这时应适当喷水,喷水应轻喷,菇床四周的侧面应多喷,中间部位应少喷或不喷,如果菇床上的湿度已达到要求,就不一定天天喷水,否则会造成菌丝衰退。  (三)堆温调节  在正常情况下,建堆播种后1~2天,堆温稍有上升。一般要求堆温20~30℃,最好控制在25℃左右,菌丝长势快且健壮。为了防止堆温出现异常现象,要在建堆播种之后,每天早晨和下午定时观测堆温的变化,若发生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当堆温在20℃以下时,宜在早晨及夜间加厚草被,并在堆上覆盖塑料薄膜,待白天日出时再掀去薄膜。反之,遇到堆温偏高时,可在堆中心部位间隙打2~3个洞,洞口直径掌握在6厘米左右,洞深度15~20厘米。总之在不同季节栽培大球盖菇,可以通过场地的不同遮阳程度来调节堆温的变化。  四、出菇期管理  大球盖菇菌丝体生长后期生长力很旺盛,当土层的内菌丝开始形成菌丝束(一般在覆土后15~20天),再经2~5天就扭结成大量的白色子实体原基(通常在播种后50~60天出现)。这一时期管理重点是搞好保湿及加强通风换气。  (一)水分(湿度)的调控  出菇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秋季气候较干燥,要注意菇床的保湿,以免影响出菇。通常将排水沟灌满水并需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层呈湿润状态。若采用草帘覆盖的可用喷雾的方法来保湿。在掀开覆盖物时,结合检查覆土层的干湿情况,若覆土层呈湿润状态可不必喷水;反之,出现干燥发白,必须适当喷水。此外,还要抽查堆内的含水量情况,要求菌丝走透草料后,稻草变成淡黄色,用手捏紧培养料,既有松软感,又有湿润感,有时还稍有水滴出现,这是正常现象。倘若有霉烂状或挤压后有连续不断线的水珠出现,这是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是停止喷水,掀去覆盖物,促进菌床中水分蒸发;二是开沟排水,尽量降低地下水位;三是在菌床面上或地面侧面打数洞,促进菌床内空气流通。  (二)温度调控  当温度低于4℃或超过30℃,均不长菇。在不同的季节出菇的表现差异较大,其中4~5月和9~11月这两个时期温度适宜,出菇快且整齐。而到了深秋或冬季播种,整个生长期明显延长,其出菇期也会相对延长。在出菇期间,可通过调节光照时间、喷水时间和场地的通风程度等使环境温度处于理想的范围。长菇期间若遇到霜冻,一是要注意加厚草被,盖好小菇蕾;二是要少喷水或不喷水,防止菇受冻害。只要盖好草被,再加上地温的保护,其菇蕾可以安全越冬(可采用保护棚栽培)。如果让菇蕾裸露在外面,气温又低于0℃,菇蕾受干冷风特别是西北风的袭击,可造成冻害。  出菇期的浇水、通风、换气、采菇等需翻动覆盖物,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轻拿轻放,特别是床面上有大量菇蕾时,可用竹片把覆盖物稍为隆起,以防覆盖物碰伤小菇蕾。菇蕾长至直径2厘米时,可适当减少喷水量,掌握轻喷少喷的原则,以免造成畸形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