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香玉译文

谁帮忙能翻译一下聊斋志异——香玉(包括介绍)谢谢

原文:劳山下清宫,耐冬高二丈,大数十围,牡丹高丈馀,花时璀璨似锦。胶州黄生,舍读其中。一日,自窗中见女郎,素衣掩映花间。心疑观中焉得此。趋出,已遁去。自此屡见之。遂隐身丛树中,以伺其至。 未几,女郎又偕一红裳者来,遥望之,艳丽双绝。行渐近,红裳者却退,曰:“此处有生人!”生暴起。二女惊奔,袖裙飘拂,香风洋溢,追过短墙,寂然已杳。爱慕弥切,因题句树下云:“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缸。

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归斋冥思。女郎忽入,惊喜承迎。女笑曰:“君汹汹似强寇,令人恐怖;不知君乃骚雅士,无妨相见。”生叩生平,曰:“妾小字香玉,隶籍平康巷。被道士闭置山中,实非所愿。”生问:“道士何名?当为卿一涤此垢。”女曰:“不必,彼亦未敢相逼。借此与风流士,长作幽会,亦佳。”问:“红衣者谁?”曰:“此名绛雪,乃妾义姊。

遂相狎。及醒,曙色已红。女急起,曰:“贪欢忘晓矣。”着衣易履,且曰:“妾酬君作,勿笑:‘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生握腕曰:“卿秀外惠中,令人爱而忘死。顾一日之去, 如千里之别。卿乘间当来,勿待夜也。”女诺之。由此夙夜必偕。每使邀绛雪来,辄不至,生以为恨。女曰:“绛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当从容劝驾,不必过急。”

译文:

崂山下清宫里,有一株两丈高的耐冬树,树干粗壮得几个人合抱才能围过来;还有一株牡丹,也有一丈多高,花开时节,绚丽夺目,宛如一团锦绣。胶州黄生爱上这个道观的清幽雅静,便借住一个房间作了书斋。

一天,黄生正在书斋中读书,偶然抬头向窗外一望,远远看见一个白衣女郎的身影在花丛中若隐若现。黄生想,道士修炼之地哪来的女子呢?便急走出书斋看个究竟,女郎却早已无踪无影了。但此后又有几次看见女郎出来,黄生便预先藏在树丛里,等候女郎再来。不一会儿,女郎果然来了,身旁还有一个红衣女郎陪伴着。黄生望去,两个妙龄女郎,红白相映,光彩照人,真是艳丽双绝。

女郎愈走愈近,突然,红衣女郎停住脚步,一边后退一边小声说:“这里有生人!”黄生不肯错过机会,猛扑过去,两个女郎吓得扭头便跑,裙衫长袖飘舞起来,传来一阵浓郁的香气。黄生追过短墙,女郎们倩影又消失了。黄生爱慕极了,便提笔在树上写了一首绝句: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缸。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

他边想边走进书斋,白衣女郎忽然笑盈盈地走了进来。黄生又惊又喜,起身相迎。女郎笑着说:“瞧你刚才气势汹汹像个强盗,怪吓人的;没承想原来是个风流儒雅的诗人呢,那就不妨会见会见了。”黄生问起她的身世,女郎说:“我叫香玉,本是妓院中人,被道士幽闭在这山中,实在并非心甘情愿的。”黄生忙问:“道士叫什么名字?我一定替您洗雪耻辱。”香玉说:“不必了。他也没敢逼我。我趁此机会跟您这位风流文士常来幽会,倒也不错呢。”

黄生又问那位红衣女郎是谁,香玉说:“她叫绛雪,是我的义姊。”两人愈谈愈亲密,当夜香玉便留宿在黄生的书斋里。第二天醒来,已是红日临窗。香玉急忙起身,说:“这真是贪玩忘天晓了!”一边穿衣,一边高兴地对黄生说:“我也凑了一首诗,算是对昨天您的大作的酬和吧,请勿见笑: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黄生一听,喜出望外,握住香玉的手说:“您原来秀外慧中,漂亮而又聪明,真叫人爱死!离了你一天,真如千里之别。您务必抽空就来,不必等到晚上啊!”香玉答应着。从此二人每夜必会。黄生还常求香玉邀绛雪来,绛雪却总是不来,黄生颇觉遗憾。香玉只好安慰他:“绛姐的性情落落寡合,不像我这么痴情。你得容我慢慢劝她,不要性急呀!”

《香玉》小说赏析:

小说的开头用双提单承法,既为后文埋下了伏线.又突出了香玉这个主要人物。所谓双提,即耐冬、牡丹同时并举,绛雪、香玉一齐交待;所谓单承,即紧接着以香t为主要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这篇小说开头同时交待了三人,为合;中间香玉和绛雪先后退居幕后,为分:结尾又一死二殉节,三人齐结,又归结为合。作者就是这样有合有分,有分有合,极有分寸,极为恰当地处理了这三人的特殊关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香玉 (《聊斋志异》篇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4
《香玉》译文
花仙狐女,美丽多情……

崂山下清宫,有一耐冬高两丈,有几十抱那么粗,牡丹花高一丈多,开花时璀璨无比,犹如锦缎。胶州黄生,在清宫中用功读书。一日,从窗中看见一个女子,穿着素衣在花间走过。黄生心中不禁疑问,清宫中哪来的美人。快步跑出去,女子已经不见了。从此之后,黄生有好多次看见那个女子。于是他就藏身在花丛中,来等待那女子的到来。不久,女子又携一红衣女子前来,黄生远远地望着她们,艳丽无双,风华绝代。她们越走越近,红衣女子后退几步,说:“这地方有陌生之人。”黄生突然起身。两女子受惊吓飞奔而去,衣袖翩跹,裙裾拂动,香风洋溢,黄生追过矮墙,两美女寂然无影踪。黄生爱慕之心更加迫切,于是在树下题诗:“无限相思苦,对灯默含情。恐被强人夺,何处觅我心中的爱人?”回到书房之中陷入深深地相思之中。素衣女子忽然推门而入,黄生万分惊喜,忙起身迎接。女子笑盈盈地说:“你凶巴巴的,像个强盗,让人恐惧;没想到你却是个文雅的读书人,不妨与你见面。”黄生问她生平,她说;“我小字香玉,原籍平康巷。被道士幽禁在此山中,实在不是我愿意的。”黄生问:“道士叫什么名字?我当为你洗刷这个耻辱。”女子说:“不必了,他也不敢逼迫我,借此机会与风流雅士,长期作幽会,也不错。”黄生又问:“穿红衣服的女子是谁?”回答说:“她的名字叫绛雪,是我的义姐。”于是相互亲热。等醒时,曙色已红。女子急忙起来,说:“贪欢忘记了天亮。”穿上衣服换上鞋,又说:“我也和诗一首,不要见笑:美好的夜晚更容易流逝,窗上已透晨晖。愿如梁上的燕子,栖处永远成双对。”黄生握住她的手说:“你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聪慧。让人爱你爱得忘记死。只是你离开一日,如同分别千里。你找时间就来,不要等到夜里。”女子答应了他。从此每夜必来相陪。每次让她邀请绛雪来,绛雪总是不到,黄生为此感到遗憾。女子说:“绛雪姐姐性情冷漠,不像我是个情痴。应当慢慢劝她,不必操之过急。”

一天晚上,香玉凄惨地进来说:“你连陇地都不能守住,还想得到蜀地吗?如今要长久分离了!”黄生问:“到哪里去?”她用衣袖拭泪,说:“这是天数,不便对你说。以前的诗作,如今竟成了谶语。‘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可以说是为我吟咏的。”盘问她又不说,只是呜呜大哭,整夜不眠,清早就离去。黄生觉得很奇怪。第二天,有个即墨人蓝某,到下清宫游览,一见白牡丹,很喜欢,便挖走了。黄生才知道香玉就是花妖,怅恨不已。过几天,听说蓝某把花移栽到家中,便一天天凋谢了。黄生气愤极了,写《哭花》诗50首,天天在花坑边哭泣。
第2个回答  2013-07-10
香玉
听人说,劳山的下清宫里长着许多珍奇的花卉,皆世间罕见。其中有一株梅花,大约有两丈多高;另外还有一株牡丹,也有一丈多高。据说那牡丹甚是奇妙,它开放的时候,花色鲜艳,光彩夺目,犹如美丽的锦缎一般。
胶州有个姓黄的秀才,借住了里面一间空房读书。有一天,他从窗子里看见一个身穿素衣的姑娘在花丛中散步,心里怀疑道士住的地方哪来的女子,就想去看个究竟。可是一出门,那姑娘已经不见了。此后,他又多次看见过那个姑娘,便时时在意,处处留心起来。一次,他专门藏在树后去等。没多久,那个素衣姑娘又跟着一个红衣姑娘来了,远远望去,都很美丽。快要走近的时候,红衣姑娘朝后退了几步,说:“这里有生人!”话没落音,黄秀才突然从树后钻了出来。
两个姑娘吃了一惊,扭头就跑,飘拂的裙袖洋溢出一股扑鼻的清香。黄秀才在后面追了一阵,只见她们转过那堵矮墙,不知哪儿去了。由于爱慕心切,他就在树下的石凳上写了一首诗:
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窗。
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
他回到屋里,正坐在桌边默默地想着,素衣姑娘忽然走了进来。他又惊又喜,急忙起身迎接。姑娘笑着说:“猛然看到你那气势汹汹的样子,很像个强盗,让人家害怕。谁知你原来是个文雅的才子,所以才来和你相见,料也没什么妨碍的。”
黄秀才问起她的家世,她说:“我叫香玉,原是平康巷妓院的人,被道士弄来住在这个偏僻的深山里,实在不是我的心愿。”
黄秀才又问:“道士叫什么名字?我替你出出这口气。”
香玉说:“没有必要,他也不敢逼迫我。只要我们能在这里时常相会,也很不错。”
“那个穿红衣的姑娘是谁?”
“她叫绛雪,和我是结拜姊妹。”
两人谈笑了一阵,便解衣上床安歇了。一觉醒来,已是红日三竿。
“哎呀,我们只贪图欢乐,竟忘记了天明。“香玉急忙坐起来,一边穿着衣服说:“我也赠你一首诗,随口念来,可不要见笑。”于是她清了清嗓子,便念出下面的诗来:
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
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黄秀才听了很是赞赏,握着香玉的手说:“你不仅容貌秀丽,而且天资聪慧,可真要把人爱煞了,难免给人一日相离如作千里之别的感觉。希望你有空就来,未必非到晚上不可。”
香玉点头答应了。从此,二人日夜相守,俨然一对恩爱夫妻。黄秀才每每要她去邀绛雪,然而总也没能请来,这使他感到很遗憾。香玉说:“绛雪姐性情爽直,不像我这样痴情,等我慢慢地说服她,你不要性急。”
黄秀才觉得香玉说得有理,也只好耐心等待。他万万没有想到,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香玉忽然面带悲伤走进门来,一见面就流着眼泪对他说:“你还在这里做那得陇望蜀的美梦吗?如今怕是连一个都保不住了,今天就是我们永别的日子。”
黄秀才急了,问:“你要到哪儿去?”
香玉用袖子拭着泪说:“这也是命里注定,我也实在没有法子对你说清楚。你以前作的诗,竟成了今天的预兆,我现在的处境真像宋朝王晋卿的诗中所说‘佳人已属沙吒利,壮士今无古押衙’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原文:
劳山下清宫*,耐冬*高二丈*,大数十围*,牡丹高丈余,花时璀璨似锦。
注释:
1.下清宫:山东崂山的道观。2.耐冬:山茶。3.丈:中国的长度丈量单位。按十尺是一丈算,两丈相当于二十尺。而三尺为一米,则二十尺,也就是两丈,则相当于七米差一点。那么,英译中这棵山茶的高就是大约七米。4.围:古代周长的计量单位。周长一尺为一围,也有半尺为一围之说。如按前者,数十围,就是数十尺,而按十尺为一丈来算,这棵山茶树干周长数丈。一丈为十尺,相当于三米多,那么数丈,就是数个三米多,如果是五丈,那就是五十尺,三尺为一米,大概的周长不妨按这个数来翻译,就算十五六米吧。这个数字似乎有点离谱。不过也别在意,这不是一个神话故事吗?
加注:
蒲松龄曾到过崂山下清宫,住在三官殿东厢房,看到院中一棵花团锦簇的山茶,灵感油然而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香玉》。下文中提到的花神“绛雪”就是这株山茶的化身。蒲松龄写作《香玉》的背景据说是:一天晚上他正在看书,忽然觉得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朦胧中,发现窗外一女子的身影一闪而过,起身推门一看,没见着人影,只有满院香气袭人。这一夜,蒲松龄怎么也睡不着,恍如梦中,只见上清宫的牡丹仙子和院子里的耐冬仙子来访,求他为他们立传,于是这株山茶便成了流传至今的花神“绛雪”,时至今日,崂山还设有一名为“绛雪”的旅游景点。其实,绛为紫色,雪为白色,一紫一白构成奇特景致,因此作者便把花神称为“绛雪”。而香玉,其实是牡丹的一种,株壮花硕,为白色,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冰清玉洁,越发显得高洁脱俗。
白话:
劳山有座道观叫下清宫,观内有一棵山茶,高两丈,粗数十围,牡丹则高一丈多,花开时艳丽似锦,尽态极妍。
原文:
胶州黄生舍读*其中。一日自窗中见女郎,素衣掩映花间。心疑观中焉得此,趋出已遁去。自此屡见之。遂隐身丛树中以伺其至。未几,女郎又偕一红裳者来,遥望之,艳丽双绝。行渐近,红裳者却退,曰:“此处有生人!”生暴起。二女惊奔,袖裙飘拂,香风洋溢,追过短墙,寂然已杳,爱慕弥切,因题句树下云:“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缸*。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归斋冥思。女郎忽入,惊喜承迎。女笑曰:“君汹汹似强寇,令人恐怖;不知君乃骚雅士,无妨相见。”生略叩生平,曰:“妾小字香玉,隶籍平康巷*。被道士闭置山中,实非所愿。”生问:“道士何名?当为卿一涤此垢。”女曰:“不必,彼亦未敢相逼。借此与风流士长作幽会,亦佳。”问:“红衣者谁?”曰:“此名绛雪,乃妾义姊。”遂相狎。及醒,曙色已红。女急起,曰:“贪欢忘晓矣。”着衣易履,且曰:“妾酬君作,勿笑:‘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生握腕曰:“卿秀外惠中*,令人爱而忘死。顾一日之去,如千里之别。卿乘间当来,勿待夜也。”女诺之。由此夙夜必偕。每使邀绛雪来,辄不至,生以为恨。女曰:“绛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当从容劝驾*,不必过急。
注释:
1.舍读:住在某处读书。2.短缸:短灯。缸,应该是“釭”,读“缸”,灯座短的灯叫“釭”。3.恐归:这联诗的意思是:唯恐心上人被别人抢走,从而无处寻觅。诗句中有两个传奇人物,一是沙吒利,二是无双。沙吒利,唐代番将,即外族将领的名字。据唐人《柳氏传》记载,韩翊(读“义”)与柳氏相恋。安史之乱时,柳氏被番将沙吒利掠走,后在虞侯许俊帮助之下,二人终得团圆。无双,即刘无双。据唐人薛调《无双传》记载,无双与王仙客早有婚约,但因政治动乱,被收入宫中。王仙客在侠客古押衙的帮助之下,设计从宫中救出无双。4.隶籍平康巷:户籍隶属平康巷。平康巷,泛指妓院。唐代长安丹凤街有平康坊,也称平康里,是妓女的聚居区,后人因此将平康巷作为妓院的代称,等同“青楼”。5.相逼:接近,靠近。6.酬:以诗文应和。“和”,应对,读“贺”。7.朝暾:即朝阳。暾,初升的太阳,读“吞”。8.秀外惠中:外貌秀丽,内心聪慧,即表里皆美。惠,与“慧”通用。9.夙夜必偕:日夜不离。夙,早,读“诉”。偕,在一起,读“斜”。另如,偕同,和别人在一起(前往某地);偕夫人,和夫人一起(前往某处参观等)。10.殊落落:特别孤高不凡。11.劝驾:劝某人驾临。驾临,对某人到来的敬语。
白话:
胶州的黄生住在道观里读书。一天,见窗外有一名女郎,身穿素净的衣服,掩映在花丛之中。黄生心里疑惑,道观中怎么能有这样的美人,急忙走出去,可是女郎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之后经常看到她。于是就隐蔽在树丛中,等着她来。不久,女郎又带来一名红裳女子,远远望去,两人都艳丽无比。渐渐走近时,红衣女郎直往后退,说:“这里有生人!”黄生突然站起来。两名女子惊慌失措地跑着躲开,衣袖长裙随风飘舞,香风迎面扑来。黄生追过短墙,却已静寂无声,于是对她们越发地爱慕起来,因此在树上题写诗句:“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缸。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回到书斋冥思苦想。女郎忽然进来,黄生立即惊喜地上前迎接。女郎笑着说:“你气势汹汹好像盗贼,令人恐怖;真不知你原来还是一名儒雅的斯文郎,见见你倒也无妨。” 黄生略微询问一下女郎的生平,她说:“我的字叫香玉,委身青楼。被道士关在山中,实在不是心甘情愿。”黄生问:“道士叫什么名字?我应当为你洗净这一耻辱。”女郎说:“不必了,他也没敢逼迫我。再说借此机会与风流人士长期幽会,倒也不错。”黄生问:“穿红衣服的是谁?” 女郎说:“她名叫绛雪,是我的干姐姐。” 于是就与她互相嬉戏调情。等到醒来时,天色已经泛红。女郎急忙起床,说:“贪图欢乐连天亮都忘记了。” 连忙穿衣换鞋,而且还说:“我和你一首诗,可别笑话:‘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黄生握着她的手腕说:“你真是外貌美丽,心里聪明,让人爱到忘死的程度。所以你离开一天,就如同分别一千里。你要抽空常来,不要非等到黑夜。” 女郎答应了他。从此日夜厮守,总不分离。每次都叫她去邀请绛雪,可她就是不到,黄生以为红衣女子恨他。女郎说:“绛雪姐特别孤高不凡,不像我这么痴情。应当慢慢劝她来,不必过急。
原文:
一夕,女惨然入曰:“君陇不能守,尚望蜀耶?*今长别矣。”问:“何之?*”以袖拭泪,曰:“此有定数*,难为君言。昔日佳作,今成谶语*矣。‘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可为妾咏。诘之不言,但有呜咽。竟夜不眠,早旦而去。生怪之。次日有即墨蓝氏*,入宫游瞩,见白牡丹,悦之,掘移径去。生始悟香玉乃花妖也,怅惋不已。过数日闻蓝氏移花至家,日就萎悴。恨极,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涕*。一日凭吊方返,遥见红衣人挥涕穴侧。从容近就,女亦不避。生因把袂*,相向丸澜*。已而挽请入室,女亦从之。叹曰:“童稚姊妹,一朝断绝!闻君哀伤,弥增妾恸。泪堕九泉,或当感诚再作*;然死者神气已散,仓卒何能与吾两人共谈笑也。”生曰:“小生薄命,妨害情人,当亦无福可消双美。曩频烦香玉,道达微忱*,胡再不临?”女曰:“妾以年少书生,什九*薄幸*;不知君固至情人*也。然妾与君交,以情不以淫。若昼夜狎昵,则妾所不能矣。”言已告别。生曰:“香玉长离,使人寝食俱废。赖卿少留,慰此怀思,何决绝如此!”女乃止,过宿而去。数日不复至。冷雨幽窗,苦怀香玉,辗转床头,泪凝枕席。揽衣更起,挑灯复踵前韵*曰:“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诗成自吟。忽窗外有人曰:“作者不可无和*。”听之,绛雪也。启户内*之。女视诗,即续其后曰:“连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生读之泪下,因怨相见之疏。女曰:“妾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生欲与狎。曰:“相见之欢,何必在此。”于是至无聊时,女辄一至。至则宴饮唱酬*,有时不寝遂去,生亦听之。谓曰:“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每欲相问:“卿是院中第几株?乞早见示,仆将抱植家中,免似香玉被恶人夺去,贻恨*百年。”女曰:“故土难移,告君亦无益也。妻尚不能终从,况友乎!”生不听,捉臂而出,每至牡丹下,辄问:“此是卿否?”女不言,掩口笑之。
注释:
1.君陇: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连我都保不住,还指望得到绛雪吗?诗中用的是“得陇望蜀”这一典故,语出《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2.何之:到哪里去。之,动词,去,望。何,哪里。本来语序因该是“之何”,但宾语“何”是(疑问)代词,按古汉语语法,在问句或否定句中,代词应置于谓语动词之前。3.定数:命中注定。4.谶语:语言吉凶的话。谶,读“趁”。本文指被应验的凶言。5.古押衙:设计救刘无双的人。这里指设计救人者。见前“无双”的注释。古,姓。押衙,官名,掌管皇帝仪仗并担任侍卫。6.即墨蓝氏:即墨县姓蓝的人。即墨,县名,在今青岛市东北部。7.穴:指把花挖走后留下的大坑。8.涕涕:(流)鼻涕。涕,音义皆同“涕”。9.袂:袖子,读“妹”。10.丸澜:流泪。丸,读“玩”。11.再作:再生。12.忱:情谊。热忱,热情。13.什九:十之八九。14.薄幸:薄情,负心。15.至情人:极其重视情感的人。16.复踵前韵:依照前诗的韵脚。17.和:读“贺”,和诗。和他人之诗,而用其韵。18.内:音与义皆通“纳”,接纳。19..连袂人:伴侣。20.唱酬,用诗互相赠答。21.贻恨:遗留下仇恨。贻,音义皆与“遗”。
白话:
一天夜里,女郎神情凄凉地进来说:“你连我都不能守住,还指望她吗?今天就长久分手吧。”黄生问:“到哪里去?”女郎一边用衣袖擦泪,一边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很难对你说清。那天你的佳作,今天变成谶语啦。‘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这可真是为我吟诵的。黄生问她,她却一言不发,只是呜咽哭泣。整夜都没睡着,早晨天一亮她就走了。黄生感到奇怪。第二天有个即墨县姓蓝的人到下清宫游览,见到白牡丹,非常喜欢,掘出来就拿走了。黄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香玉是花神,于是非常郁闷惋惜。过几天听说姓蓝的把花移栽到他家,当天就枯萎死掉了。悲恨至极,就作《哭花》诗五十首,天天到坑边痛哭流涕。一天,黄生凭吊刚刚返回,远远看见红衣女子在土坑旁边痛哭流涕。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她也不回避。黄生趁势抓住她的衣袖,相对泪流满面。随后他搀扶着请她进屋,她也欣然听从。女子叹息说:“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一早晨的时间就断然分离了!听到你这么哀伤,更增添了我的悲痛。你的泪水落入九泉,或许应当感动牡丹;然而死者的神气已经散尽,你这样仓促行事,怎么能和我们两人一起谈笑呢?”黄生说:“小生命太薄,连自己的情人都伤害了,应当也没有和两位美人同时交往的艳福。从前屡次麻烦香玉,让过来热情地嘘寒问暖,她怎么再也不来了呢?”女子说:“我以为你一个年轻的书生,十之八九会薄情;可不知你原来还是一个极重情谊的性情中人。但我和你交往,是以情感相交,而不是以淫乱相交。如果日夜在一起粘粘乎乎,我可办不到。”说完话她就告辞了。黄生说:“香玉长久离开,令我废寝忘食。我还仰赖你能在这里小住,以慰藉我对她的思念之心,你办事为什么这样绝!”闻听此言,女子这才留下来,住一宿才走。此后好几天都没来。冷雨幽窗,黄生苦苦怀念香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泪水洒在枕席上。于是揽衣起床,坐在灯下,依照以前的诗韵念道:“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诗写成后自对自地吟诵起来。忽然窗外有人说:“有人作诗,不能没有人和。”一听,原来是绛雪。黄生连忙开门请她进屋。女子看到诗后,随即接续着道:“联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黄生读后落下泪来,因此怪女子和他见面的次数太少。女子说:“我不能像香玉那样热乎,但也可以稍微缓解一下你的寂寞。”黄生想和她亲热。女子说:“相见的欢乐,何必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于是每当无聊时,女子就来一次。来到就和黄生一起设宴,边饮边用诗互相赠答,女子有时不睡觉就离开,黄生也随她的便。他对人说:“香玉是我的爱妻,绛雪是我的良友。”每次一想问:“你是院中第几棵?请早点让我见识见识,然后把它抱到家中栽上,免得像香玉那样被恶人夺去遗恨百年。”女子说:“故土难移,告诉你也没有好处。妻子尚且不能始终如一,何况友人呢!”黄生不听,抓起她的胳臂就往外走,每到牡丹花前,就问:“这是你吗?”女子不说话,只是捂着嘴笑。
原文:
旋*生以腊*归过岁。至二月间,忽梦绛雪至,愀然曰:“妾有大难!君急往尚得相见;迟无及矣。”醒而异之,急命仆马,星驰至山。则道士将建屋,有一耐冬,碍其营造,工师将纵斤*矣。生急止之。入夜,绛雪来谢。生笑曰:“向不实告,宜遭此厄!今已知卿;如卿不至,当以炷艾*相炙。”女曰:“妾固知君如此,曩故不敢相告也。”坐移时,生曰:“今对良友,益思艳妻。久不哭香玉,卿能从我哭乎?”二人乃往,临穴洒涕。更*余,绛雪收泪劝止。又数夕,生方寂坐,绛雪笑入曰:“报君喜信:花神感君至情,俾*香玉复降宫中。”生问:“何时?”答曰:“不知,约不远耳。”天明下榻,生嘱曰:“仆为卿来。勿长使人孤寂。”女笑诺。两夜不至。生往抱树,摇动抚摩,频唤无声。乃返,对灯团艾,将往灼树。女遽入,夺艾弃之,曰:“君恶作剧,使人创痏*,当与君绝矣!”生笑拥之。坐未定,香玉盈盈而入。生望见,泣下流离,急起把握香玉。以一手握绛雪,相对悲哽。及坐,生把之觉虚,如手自握,惊问之,香玉泫然曰:“昔,妾花之神,故凝;今,妾花之鬼,故散也。今虽相聚,勿以为真,但作梦寐观可耳。”绛雪曰:“妹来大好!我被汝家男子纠缠死矣。”遂去。
注释:
1.旋:立即,不久。2.腊:腊月。3.愀然:深色凝重或不快。愀,读“巧”。4.斤:斧头。5.炷艾:点燃艾绒球。炷,点,读“住”。艾,即艾蒿,可入药。把艾叶晒干捣碎,团成绒球,针灸时点燃可以配合薰烤经络穴位。6.更:旧时一夜分五更天。一更大约两小时。更,读“耕”。7.俾:使,读“比”。8.创痏:创伤导致的疤痕。痏,疮;伤口。读“伟”。9.泫然:伤心落泪。
白话:
不久,黄生因为腊月来临就回老家过年去了。到二月间,忽然梦见绛雪到来,她神色严肃地说:“我有大难!你赶紧去还能相见;晚了就来不及了。”醒来后感到很奇怪,就急忙叫仆人备马,火速赶到山中。原来道士要盖房,有一棵山茶,影响施工,工程人员要用斧头砍掉。黄生急忙拦住了。夜间,绛雪来表示感谢。黄生笑着说:“从前你不实话告诉我,应该遭此厄运!今天我已经知道你了;如果你不到,我就点艾薰。”女子说:“我早就知道你会如此,所以从前我才不敢告诉你。”坐了一会儿,黄生说:“今天面对良友,更加思念艳妻。好久没去哭香玉了,你能跟我去哭她吗?”二人于是前往庭院,在土坑边涕泪纵横。过了一更多的时间,绛雪擦干泪水劝黄生停止哭泣。又过几夜,黄生刚静静地坐下,绛雪笑着走进屋说:“给你报个喜信:花神被你真挚的感情所感动,让香玉再次降临宫中。”黄生问:“什么时候?”女子答道:“不知道,大概日子不远了。”天亮下床,黄生嘱咐说:“我这次是为你而来。不要长期让我孤独寂寞。”女子笑着答应了。两夜不到。黄生就到庭院去抱树,边摇动边抚摩,频频呼唤可是没有回声。于是返回去,对着灯点燃团艾,想拿去薰树。女子突然进来,夺过艾团扔掉,说:“你搞恶作剧,让人大吃薰烤之苦,应该和你断绝来往!”黄生笑着将她拥抱起来。可还没坐定,香玉飘然而入。黄生望见,涕泗横流,急起握住香玉的手。另一只手握住绛雪,相对悲伤哭泣。等到坐下来,黄生握着香玉觉得十分空虚,好像在握自己的手,于是吃惊地问她,香玉泪流满面地说:“从前,我是花之神,所以实在;今天,我是花之鬼,所以空虚。现在虽然相聚,那你也别当真,只把这当成作梦来看就可以了。”绛雪说:“妹妹一来实在太好啦!我可被你的男人纠缠死了。”说完她就离开了。
原文:
香玉款*笑如前;但偎傍之间,仿佛以身就影。生悒悒不乐。香玉亦俯仰自恨,乃曰:“君以白蔹*屑*,少杂硫黄,日酹*妾一杯水,明年此日报君恩。”别去。明日往观故处,则牡丹萌生矣。生乃日加培植,又作雕栏以护之。香玉来,感激倍至。生谋移植其家,女不可,曰:“妾弱质,不堪复戕*。且物生各有定处,妾来原不拟生君家,违之反促年寿。但相怜爱,合好自有日耳。”生恨绛雪不至。香玉曰:“必欲强之使来,妾能致之。”乃与生挑灯至树下,取草一茎,布掌作度*,以度树本,自下而上至四尺六寸,按其处,使生以两爪齐搔之。俄见绛雪从背后出,笑骂曰:“婢子来,助桀为虐耶!”牵挽并入。香玉曰:“姊勿怪!暂烦陪侍郎君,一年后不相扰矣。”从此遂以为常。
注释:
1.款:诚恳。另如“款待”,热情接待。2.白蔹屑:白蔹的碎末。白蔹,中草药名。蔹,读“脸”。屑,碎末,读“谢”。据《群芳谱》记载,牡丹有两种栽种法。一是播种,二是插条。前者,则需用白蔹的碎末拌种,后者则需用少量硫磺涂抹枝条破口。3.酹: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死者。酹,读“泪”。4.戕:伤害。读“枪”。此处指用斧头砍下来移栽。5.布掌作度:用手掌衡量长度。6.助桀为虐:帮坏人做坏事。也作“助纣为虐”。桀和纣,夏代末期的暴君。
白话:
香玉热情的笑容还像从前一样;但和她互相依偎,仿佛用身体接近影子。黄生闷闷不乐。香玉也坐立不安自感惭愧,于是就说:“你用白蔹的碎末,再掺一点硫黄泡水,每天日给我洒一杯水,明年的今天我就能报答你的恩情了。”香玉说完就分别了。第二天黄生到道观里原来的地方一看,牡丹萌芽了。黄生就每天精心培植,还做雕栏保护起来。香玉来到,非常感激。黄生想把牡丹移植到他家,女子不答应,说:“我体质柔弱,再遭斧砍我可受不了。再说什么东西该生长在哪里,各有一定的地方,我本来就不适合生长在你家,违反这一条反而会让我短命。只管相怜相爱,自然会有团聚的好日子。”黄生埋怨绛雪不到。香玉说:“如果你非想强迫她来,我能让她来。”于是就和黄生一起,举着灯来到树下,拿一根草,用手掌笔划着,量树干,从下而上到四尺六寸的地方,用手按住,让黄生用两手一齐抓挠。不一会儿,绛雪从背后出现了,笑着骂道:“你这丫头,来这里助桀为虐呀!”于是和香玉手挽手一起走进屋内。香玉说:“姐姐别怪!暂时麻烦你陪侍我的郎君,一年后就不会再打扰了。”从此以后互相往来还和平常一样。
原文:
生视花芽,日益肥茂,春尽,盈*二尺许。归后,以金遗道士,嘱令朝夕培养之。次年四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笑曰:“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遂入室。绛雪亦至,笑曰:“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遂相谈宴。至中夜,绛雪乃去,二人同寝,款洽*一如从前。
注释:
1.盈:增长。2.拆:开,绽放。3.裁:同“才”。4.款洽:热情融洽。
白话:
黄生去看花芽,日益肥大茂盛,春天结束时,已经长了两尺左右。黄生返回家之后,还向道士馈送金钱,嘱咐他一早一晚精心培植。第二年四月王上回到下清宫,只见一支花蕾含苞待放;他在花间流连踱步,花蕾摇曳将要绽放;不多时已经开放,花大如盘,居然还有小美人坐在花蕊中,才大约三四指长;转瞬间飘然而下,原来是香玉。她笑着说:“我忍着风雨等待你,可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就走进屋内。绛雪也到了,笑着说:“我天天代你作媳妇,亏得今天能引退作朋友。”于是设宴相谈。一直到午夜,绛雪来离开,二人这才同床共枕,热络融洽一如从前。
原文:
后生妻卒,生遂入山不归。是时牡丹已大如臂。生每指之曰:“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二女笑曰:“君勿忘之。” 后十余年,忽病。其子至,对之而哀。生笑曰:“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谓道士曰:“他日牡丹下有赤芽怒生,一放五叶者,即我也。”遂不复言。子舆*之归家。即卒。次年,果有肥芽突出,叶如其数。道士以为异,益灌溉之。三年,高数尺,大拱把*,但不花。老道士死,其弟子不知爱惜,斫*去之。白牡丹亦憔悴死;无何耐冬亦死。
注释:
1.舆:车。读“鱼”。此处是动词,用车载他回家。2.拱把:用手握起来。3.斫:用刀斧砍。读“琢”。4。无何:没过多久。
白话:
后来黄生的妻子死了,他就进山不归了。当时牡丹已经粗大如手臂。黄生经常指着说:“我将来有一天死了埋在这里,应当埋在你们的左边。”两名女子笑道:“你可别忘记。” 此后过了十多年,黄生忽然生病。他儿子来这里,看着他非常悲哀。黄生笑道:“这是我的生期,不是死期,为什么要悲痛!”又对道士说:“将来有一天牡丹下有红芽茂盛地生出来,有一个放开五片叶子的芽,那就是我。”随后就不再说话。儿子用车把他拉回家。随即死去。第二年,果然有肥大的花芽冒出来,叶片正如他说的那个数。道士感到非常奇怪,就越发精心浇灌。三年后,已经高数尺,粗得能用手掌握起来,但是不开花。老道士死后,弟子们不知爱惜,就把它砍掉了。于是白牡丹也憔悴而死;没过多久,山茶也死掉了。
原文:
异史氏曰:“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仲尼读《唐棣》*而曰‘未思”,信矣哉!*”
注释:
1.花以鬼从:香玉死后为花之鬼。2.人以魂寄:黄生死后灵魂依附香玉之侧。3.《唐棣》:古诗名。全诗四句:“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意思是:“唐棣树开花,翩翩摇曳,难道不思念你?只因家室离得太远。”孔子读后说:“未思,信矣哉!”意思是:还是不思念,你信不信!不然,再远也无妨!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表示如果情真意切,哪怕天高地远也能忠贞相爱。
白话:
作者感言:“情感深厚,鬼神都能被感动。香玉死后为花之鬼,黄生死后灵魂依附在香玉旁边,二人结交的情谊不可谓不深吧?一个死去两个殉情而亡,即便不算坚贞,也是为情而死呀。人不能坚贞,感情就不会深厚。孔子读过《唐棣》后就表示,如果情真意切,哪怕天高地远也能忠贞相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