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商业名镇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明朝还是宋朝?!

如题。注意是出现时间。

明朝

(乾隆《祥符县志》卷6)湖北的汉口镇和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开封县的朱仙镇同为我国明清时期的四大商埠重镇。

1)汉口镇(湖北)。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市,为古代的四大名镇之首。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中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至香港兴而四镇逊焉…” 汉口的兴起得益于明代漕运和商业的发展。汉口,有“九省通衢”之称,再加上长江黄金水道,非常便捷。从汉口上水可至宜昌、重庆,顺水直下南京、上海,又可赖汉水以达陕西,溯洞庭而通沅湘,加之后来的平汉铁路(北平-汉口)与粤汉铁路,因而被外人誉为“东洋的芝加哥”,其地理位置之便利、重要在内地可谓独一无二。汉口镇的兴盛,可以发现它是商业文明在中国发展的结果。所谓“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清代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商业经济以盐、当、米、木、花布、药材六行最大。

2)佛山镇(广东)。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广州上游而处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佛山忠义乡志》。繁荣的商贸带动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冶铸、纺织、制陶三大行业及其它众多的手工业日益发达,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繁荣。城镇居民在明景泰年间已达数万余家。清初时镇内人口(不包括石湾和近郊)达30万人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手工业工人。逐步发展成为岭南地区商品集散地,以至与京城、汉口、苏州合称为“天下四聚”。
3) 朱仙镇(河南)。 河南开封县的朱仙镇。相传战国为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朱亥本是一位屠夫,因勇武过人,被信陵君聘为食客,以后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信陵君的盖世英名也是与他发现和任用朱亥分不开的。朱仙镇的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当时全镇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万,民商四万多户。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贾鲁河将全镇分为东镇和西镇。明清两代东镇是重要市街。乾隆以后,因黄河决溢,镇中屡遭水患,东镇地势较低,商贾多由东镇移至西镇。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岳飞曾在这里大败金兵,取得朱仙镇大捷。

4)景德镇(江西)。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直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这四大镇各有特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工业镇,如景德镇和佛山镇,以陶瓷工业为主,产品销往世界;一类为商业镇,汉口镇和朱仙镇,主要是经营贸易,这两镇都在交通要道之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4
明朝

中国四大古镇,一般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这四个城镇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分别代表了地域的特色和一定历史时期的风貌,具有鲜明的特色。对研究历史城镇,人口,风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东佛山镇概述佛山镇,今广东省的佛山市,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1],佛山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镇,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来此繁衍生息,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2],镇域大致位于现时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内。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佛山已生息着一个人口相当密集的聚落,当时,佛山的先民已经拥有较好制陶、纺织技术。东汉时期,出现了先进的耕作技术,成为鱼米之乡。唐宋时期,佛山成为工商业城镇,至明清时期更成为中国四大名镇和中国“四大聚”。佛山镇历史上经济繁荣,要民生活富庶,但地幅狭小,地势平坦,天然防御条件差,且地处广州西南部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必经之路。居民为求自保,很早就形成习武强身、自卫的传统。 江西景德镇

江西的景德,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安徽省休宁县和本省 婺源县、德兴县,南连本省万年县、弋阳县,西靠本省鄱阳县,北与东北同安徽省东至县和祁门县毗连。著名旅游胜地庐山、龙虎山、三清山、黄山、九华山环绕其间。 鄱阳湖、千岛湖互映左右。名山胜水,拥出瓷城。市区距海岸线302公里,距省会南昌249公里。全市土地总面积5247.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08平方公里,浮梁县面积2867平方公里,乐平县面积1973平方公里。1990年,全市共有人口134.34万,其中市区人口37.77万,浮梁县人口26.93万,乐平县人口69.64万。景德镇是一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古镇。春秋时,此地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山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当时为楚所辖。秦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36郡,景德镇属九江郡番县。汉改隶豫章郡鄱阳县。三国时属吴地。东晋起开始设镇,名新平镇。唐武德四年,就镇设县,称新平县。唐开元四年,更名为新昌县,县治设于距镇10公里的旧城,镇为县辖,因镇在县南(一说在昌江之南),故改名昌南镇,亦名陶阳镇。唐天宝元年,改新昌县为浮梁县,镇仍为县辖。宋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恒命昌南进御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因瓷器精美,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于是昌南之名淹没,景德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明清时,景德镇瓷业发达,贸易昌盛,与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广东佛山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宣告解放,千年古镇获得新生。当年5月5日,设立景德镇市,先后为浮梁专区、上饶地区所辖。1953年6月15日,经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升为省辖市。1960年9月30日,原浮梁县建制撤消,其行政区域划归景德镇市。1983年l0月,又将原上饶地区所辖的乐平县和波阳县所辖的 鲇山乡、荷塘垦殖场划归景德镇市管辖。1982年,国务院正式命名景德镇市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1985年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甲类开放地区。1988年11月2日,国务院决定恢复浮梁县建置,同时撤消 蛟潭区、鹅湖区,其行政区域划归浮梁县,县隶属景德镇市。 湖北汉口镇湖北的汉口,汉口有居民的历史大约在五百四十年前后。书上说是明代天顺年间,这是汉水改道的前夕。一个叫萧二的江夏县民将龟山北麓一带的河滩废壤承佃了下来。他如同一个"二地主",顺手又将这片地转包给一个叫张天爵的人,然后每年从张家收取三分银子。于是,张天爵领著他的家人来到了这里。他们在这里筑基盖屋,从此定居于此。汉水改道后,张天爵家便成了汉水边上的第一代居民。五十年左右的时光过去,及至嘉靖四年,汉口便已有人家一千三百九十五户。

1904年,张之洞主持修建后湖官堤。后湖水患始终是汉口的腹背之敌。尽管汉口不断填土,但低洼之地仍然遍布于城。汛期时,后湖的水自是汹涌而至,即令非汛期时,也常有大水不请自来。为彻底解决后湖水患,张之洞共耗资八十万两银,专请来外国工程师设计,一举建成全长34华里的后湖大堤。此堤东起堤角,穿岱家山、姑嫂树,直抵礄口。这使得圈在堤内的近十万低洼荒地全部变成了良田,汉口的地域因此扩大几十倍。而汉口堡的功能又因后湖官堤的修建,失去意义。两三年后,拆除城堡,改建为马路。人们为纪念张之洞,将此堤叫作了张公堤。 由袁公堤到汉口堡再到张公堤,每一次都将汉口的地域向北推进一大片,一直将沿著小河起家的汉口演变成一座大汉口。汉口只用了几百年的时间让自己的名声和繁华盖过了有著几千年历史的古镇武昌和汉阳,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河南朱仙镇河南的朱仙镇,朱仙镇在春秋时为启封城西北附近的居民点。五代时期,由于开挖蔡河与汴河相通,该居民点逐渐成为汴梁附近的重要集镇。明朝嘉靖年间,朱仙镇进入兴盛时期,与汉口镇、景德镇、佛山镇齐名,同称中国四大名镇。清康熙年间,朱仙镇盛极一时,成为华北最大的水陆交通联运码头。然而,当历史进入清道光二十三年的时候,朱仙镇却开始趋于衰落。特别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朱仙镇内4/5的房屋已被拆去,大批古建筑惨遭破坏。

1949年10月1日,随着新中国成立礼炮的响起,朱仙镇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镇积极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集市贸易迅速发展。为了再现昔日的辉煌,1986年,朱仙镇将运粮河两岸辟为商业街。1987年,朱仙镇被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历史文化名镇。2000年5月,该镇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00家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试点镇”。特别是2003年以来,朱仙镇成功举办了纪念岳飞诞辰900周年活动、首届朱仙镇岳王庙会和中国木版年画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木版年画精品展……这些活动的举办,使朱仙镇名扬国内外,大批国内外游客来到了朱仙镇。为了尽快实现古镇的崛起,朱仙镇政府强力实施“旅游带动、多元化发展”战略,建成了朱仙镇商城、朱仙镇仿宋商业一条街,同时岳飞庙、关帝庙、清真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继对外开放,运河夕照,铁杆栖凤、陨石狮子等一批景观修葺一新,引得人们争相观赏。
第2个回答  2013-04-04
你好!有中国四大商业名镇之城的“景德镇”、“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均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与灿烂的历史。 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特以手工业发达而闻名海内外。精湛的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相传源自宋代,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素负盛名。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朱仙镇,历史上是与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阳镇齐名的中国四大名镇。自北宋以来的很长一个时期内,朱仙镇一直是北方地区水陆交通要冲和商业贸易重地。用民间传统工艺印制的朱仙镇木版年画驰名全国。 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明末清初,汉口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并有“九省通衢”之誉。
第3个回答  2013-04-15
明朝,18世纪中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第4个回答  2013-04-04
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后出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