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的风俗习惯

只要一种邹城风俗习惯.详细一点.越多越好..

1、拜年

先是在自家拜年,按辈份、长幼依次向长辈、年长者拜年。如一家有祖孙三代,孙子(女)先要给爷爷、奶奶拜年,然后给爸爸、妈妈拜年。受拜者发给晚辈“代岁钱”,也称“压岁钱”。

2、年夜饭

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食用好酒好菜,吃团圆饺子,俗称“包子”、“扁食”。饺子一般都是素馅的,取“素静”之意。吃过年夜饭,除留长辈在家以照应前来拜年的,其他人等都穿着一身新衣服出去拜年。



3、大年初一不能打扫庭院

此外,大年初一早晨不能从井中汲水,不能打扫庭院和室内(白天即使扫也要从门口往里扫,且垃圾不能往外倒),吃过饭的碗筷不洗。

4、祭祖先

家家祭祖先(有的地方叫“送老的”,即把除夕从祖墓请来的祖先再送回去,也有大年初三晚就把“老的”送走的)。

5、六月初一

农历六月初一俗称“过半年”。邹东山区百姓吃用新麦面包的水饺;邹西平原群众则用新麦面蒸馍馍(馒头),并先要上供敬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27
邹城风俗
山东省邹城市原名邹县。邹城市既孕育了中国的“至圣”,又孕育了中国的“亚圣”两位“文圣”,成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素有“孔孟圣地,邹鲁秀灵”,“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邹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文化灿烂,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下面介绍邹城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习俗主要有:
子时(零点)一到,首先要上香摆供(有的地方还要将供品即鸡、鱼、大肉、油炸食品之类放到笼里在锅上蒸一会儿,冒着热气儿端上来),祀神、祭祖,家家户户竟相燃放鞭炮,称为“发纸”。从此时一直到黎明,鞭炮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随后开始“拜年”。先是在自家拜年,按辈份、长幼依次向长辈、年长者拜年。如一家有祖孙三代,孙子(女)先要给爷爷、奶奶拜年,然后给爸爸、妈妈拜年。受拜者发给晚辈“代岁钱”,也称“压岁钱”。接着,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食用好酒好菜,吃团圆饺子,俗称“包子”、“扁食”。饺子一般都是素馅的,取“素静”之意。吃过年夜饭,除留长辈在家以照应前来拜年的,其他人等都穿着一身新衣服出去拜年。男女各聚,由大带小,先从本门本族拜起,依次到近邻、街坊以及平日有来往的。旧时拜年兴磕头,现时农村对长辈、本门近族也有磕头的,一般关系只是坐坐,问“过年好”、“过整年(或长年)了没有”,或相互拱手“见面发财”,礼到为止。大年初二,青年男子要偕妻子儿女去岳父母家送礼拜年。此外,大年初一早晨(太阳没出来)不能从井中汲水,不能打扫庭院和室内(白天即使扫也要从门口往里扫,且垃圾不能往外倒),吃过饭的碗筷不洗,洗脸水须待太阳出来后才能泼掉。这些习俗现多已不从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俗称“小年”,过了这天,“年”才算真正过完。城市居民吃元宵,乡村居民仍以吃水饺为主。白天,城乡组织玩狮子、高跷、龙舞、旱船、蛾子等娱乐活动,花花绿绿,锣鼓喧天,好不热闹。晚上,家家祭祖先(有的地方叫“送老的”,即把除夕从祖墓请来的祖先再送回去,也有大年初三晚就把“老的”送走的),燃面灯,男女老少出门沿街观赏游乐,谓之观点,故元宵节又叫“灯节”。儿童们则竟相比灯(农村大多是用萝卜挖制的,中间掏空,安上灯芯,倒点菜油;有的在外皮还刻划出各种图形),或燃放礼花筋、地老鼠、钻天鸣(俗称“气火”)等。入睡前,老年人要挑灯照遍住宅内外,意为“不生虫豸”。近年来,城区及矿区举办元宵灯会和焰火晚会,从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晚,全城火树银花,天空五彩缤纷,热闹非凡。 次日,即正月十六日,民间还有出嫁闺女回娘家和“走百病”的习俗。农谚说:“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叫„妮子‟”(接女儿)。“走百病”(意消除百病)原在正月十五日,清末演变为十六日。是日为孟庙一年一度的庙会,男男女女穿红戴绿,熙熙攘攘地到孟庙赶会,百姓称之为“走百病”。人们不约而同地都往康熙御碑亭内碑座下的缝隙里投掷几枚硬币,意在祈求全年幸福。更有趣的是,都要亲自用手摸摸驮碑的石雕怪兽(名为“赑屃”)的脑袋和屁股,还都约定成俗地说:“十六摸摸乌龟头,全年高兴不发愁”;“十六摸摸乌龟腚,全年消灾不生病”,以至这碑座的头和屁股被人们摸得越来越光滑了。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一是自此万物(百虫)复苏,适宜耕作;二是说龙施雨水,祈求五谷丰登。民间传统习俗,这一天太阳没出来,一是要炒“料豆”(即黄豆,俗称“蝎子爪”),并有咸、甜之分;二是要“围仓囤”,用簸箕盛上草木灰,在院中、大门口、场院内撒画几个(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同心圆圈(或囤梯),并在圆心处挖一小坑埋入五谷(有地方意为希望粮食满囤,有地方意为看什么种籽先生根发芽,则预兆此年收什么庄稼);三是“撒青灰”,将草木灰撒于房院各个角落,并且边撒边念叨“二月二,撒青灰,蝎子、蚰蜒死成堆”;四是要煎鱼吃,寓意“熏虫”。这天,还是邹城市传统的峄山古会,有媳妇娶进家几年没生孩子的,其婆母到峄山去“拴娃娃”。另外,二月二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不能从井中打水,怕“惹怒井龙王”;不动针,怕刺伤“龙眼”;妇女不在屋内梳头,更不准用长绳,免得屋上掉蛇(俗称“长虫”)、蝎子、蚰蜒等。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相传冬至后第105天为寒食节,古代禁火3日,民皆冷食,以纪念自焚于緜上山中的先贤介子推。寒食次日为清明。是时,天气转暖,草木萌动,万物欣欣向荣,是旅游的好日子(自古就有“踏青”的习俗),同时又是扫墓添坟的日子,所以民间又称“鬼节”。出嫁的闺女这天要回娘家给死去的“老的”(父母亲)上坟烧纸( 民间叫“送钱”),儿女要给坟墓加添新土。插柳、放风筝也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少年儿童则竟相编柳帽、拧柳笛,并将柳条编成圈套在狗颈上。建国后,清明节除民间原有的节日活动,又增添了祭扫烈士陵墓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等内容。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重午”。相传是纪念战国时期投汨罗江而死的楚国大诗人屈原的节日。当日,家家门旁插上艾条(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插(放)之于床头(或席下)上,以障瘟毒,避邪恶。传统习惯于早晨吃粽子、鸡蛋。鸡蛋象征龙蛋,吃鸡蛋是人们对曾经伤害过屈原尸体的龙的一种惩罚,是城乡一直沿续至今的普遍的习俗。

六月初一
农历六月初一俗称“过半年”。邹东山区百姓吃用新麦面包的水饺;邹西平原群众则用新麦面蒸馍馍(馒头),并先要上供敬天。旧时,百姓家有儿童在春季出天花、生麻疹,有在大门上悬挂红(或绿)布条以示隔离的习俗,并在这天将布条送往庙里,俗称“送红子”。过去,为预防天花病,孩子小时都要种牛痘,俗称“点花花”。一般在幼儿的左臂上种一至三个或十字型、或井字型的牛痘,“发”后成“疮疙疤”,孩子的外祖母、姑、姨等亲戚,一般要在麦收前后来送烧饼、馓子、油条之类食品,还要给买一块6尺色泽鲜艳的布料,称之为“红子”,俗称“掉疙疤”,意在贺其痊愈。有的则在孩子的左衣袖上缝一红布条,防止别人碰着所种牛痘;有的则撕半尺长的红布条挂在门槛上,称为“挂红子”,意在避邪气,一般要等到疤皮脱去以后再撤去“红子”。建国后,天花虽然逐渐绝迹了,但不少农村仍有“掉疙疤”的习俗。

六月六
邹城市城乡居民对农历六月六这个节日较为重视。不仅有赶集割肉、包水饺的习惯,而且吃炒面更为普遍。这天早晨,将麦面上锅炒至黄熟(有的再用细箩过一遍),适量加入盐或糖,用沸水搅拌后食之,以防腹泻。这天如果是晴天,要将衣服拿出来晾晒,以防到雨季返潮、发霉、生虫。百姓中有“六月六,晒龙衣”的谚语,也称“晾箱”。有给小孩留“八岁毛”的,也在孩子八岁这年的是日剃掉,俗称“剃癞毛”。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俗称为“乞巧节”,又称“七巧节”、“七夕”。民间广为流传着“一年一度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的说法。晚上,未出嫁女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对着织女星穿针引线,谓之“乞巧”,意在乞求心灵手巧。有地方传说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一些好奇的年轻女子喜欢在此晚亲身体验一下灵与不灵。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俗称“八月节”,又称“中秋节”或“仲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民间有“年过中秋月过半”之说。城乡居民利用此节探亲访友,家人团圆,所以此节又有“团圆节”之说。此节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月饼。中秋之夜,置办美酒佳肴于府院之中,一家人团聚同酌,称“圆月”、“赏月”,不少人家燃放鞭炮,以示过节。有的老年人沿袭旧俗对月设供,焚香叩拜,谓之“祭月”、“拜月老娘”。 十月初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十月一”,亦称“鬼节”。是日,年长男子或出嫁女子要上坟烧纸(习惯上必须要有男子;纸为“火纸”,用“打纸搠 ”打出一个个制钱图形。有“搠到为钱”之说、必须由男子“打纸”之说、要在露天“打纸”之说、“钱”不能重叠之说等),并有添坟、送寒衣(用彩纸剪或扎制成衣帽焚烧于坟前)的习俗。民间还有“前三后四”的说法,即十月一日的前三天和后四天都是上坟的日子(有不得上重坟即只烧一次纸之说)。在这几天里若是不上坟,切忌走亲串友,意为对主家不吉利。 腊 八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是月初八日称“腊八节”,腊八节源于古代的腊祭。腊祭是年终报谢鬼神庆祝丰收的节日活动。后来由腊祭日与佛祖释伽牟尼生日相吻合,于是佛教中献粥供佛与腊祭习俗相融合,演变为十二月初八熬“腊八粥”的民俗。“腊八”谐音“拉巴”,方言为“生养”之意,而民间又极为看重人丁繁衍,因此当地百姓对此节日颇为重视,喝“腊八粥”(用小米 或大米、红枣加水熬制而成)是非常普遍的习俗。旧时,邹东有的乡镇还有在腊八这天舍粥(又称“放粥”)的习俗;债主于是日就要开始催债,故民间有“送信的腊八,逼命的灶糖(辞灶节)、救命的火鞭(春节)的俗语。建国后,仍有结帐的习惯。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忙年了,儿童也唱起迎新年的歌谣:“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

辞 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在民间是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俗称“辞灶”。白天,打扫屋内庭院,清除障物;晚上,要给灶王爷上供,供品主要有麦芽糖、芝麻糖之类。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嘴,上天后不说坏话。灶王爷的神位一般在厨房锅台正中的墙上,墙上贴灶君牌,两旁对联为“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灶时,焚香上供,祈求灶王爷上天多说好话,保佑全家平安。由是日始,新年的气氛逐渐浓厚,俗语“三祭灶,四扫屋,五蒸馍馍,六杀猪,七八九里磨豆腐”(指腊月二十三、四、五、六、七、八、九日)。

除 夕
农历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俗语“忙的没有年三十”),为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便是三十之夜。是日,家家贴春联、门神、灶君,院中供奉天地牌,(贴于堂屋门旁左墙上),堂屋正中靠北墙条几上供奉先祖牌位或“家堂”。有倒贴“福”字之俗,谓之“福倒(到)了”。年轻女子、儿童都换上节日盛装,喜气洋洋,欢度新年。在此之前,都要去理发、洗澡、换洗衣服,谓之过一整年要干干净净。旧时,贴春联之前要到祖坟(或路口)“招请”先祖回家过年,称之为“请老的”。返回家门后,要在大门口横放一根门棍,谓之“拦门棍”,意在既防游鬼闯入,又防自家财气流出。年餐多食肉陷饺子,叫“辞岁饺子”,且饭菜要全部吃光,不能剩。子时之前要包好大年初一凌晨吃的饺子(并有不能全部下锅、三天留生的说法)。除夕之夜,阖家团聚,有的通宵达旦,叫“过整年”、“过长年”或称“守岁”。旧时,多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喝酒、打牌等;现在,多是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文艺晚会,直至凌晨。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正月初一

严格地说,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家长首先起床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据说怕直接开门遇到神),然后才能说话。其他人陆续起床。起床后妇女忙着煮饺子,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祭拜。招远旧时的祭拜顺序是一拜天地、二拜王母娘娘、三拜灶王、四拜财神、五拜老祖,
?/P>

现在一般只拜老祖。

〔吃〕

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燃放鞭炮。为了驱除邪恶、求吉利,有的地方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两碗,意在希望人多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吃到红枣,意味着新的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

〔拜年〕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而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

旧时拜年要叩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相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新媳妇给公婆拜年,公婆要给相当数量的“压岁钱”。郓城等地有“春节五更乞长”的习俗。

〔吉利话〕

春节要讲吉利话是山东民俗的重要特点之一。每到年前,父母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子女,说话千万不要“走火”。即使遇到不顺利的事,也要说吉利话。胶东民间最忌讳的两件事,一是打碎了东西,绝对不能说话,要一声不响地把打碎的东西收拾干净,赶快把它扔到井里,路上即使遇到熟人,也不说话。据说这样就可以消灾;二是初一早晨煮饺子,非得煮破几个不可,但不能说破了,也不能说“堆锅里了”,而要说“挣了”。意在挣钱发财。商人之家对此最为讲究,而且有意进行对话,问好了没有?答曰好了;又问挣了没有,答曰挣了。如此这般,大吉大利。

〔家畜〕

鲁西南地区初一早上不能把鸡、鸭、鹅等放出来,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据说是怕它们弄脏了年,搅乱了年(因为鞭炮齐鸣,会把家禽惊得到处乱飞),其他如牛、马、狗、猫等家畜动物,都得到优待。即墨在初一早晨,用隔年饭喂鸡,据说鸡吃一粒米,就能下一个蛋;把各种食品端给狗吃,据说狗先吃的东西,必定丰收。

〔送家堂〕

莱芜等地有初一下午送家堂的习俗。人们上坟、烧纸、鸣炮、叩头,将祖宗送回坟茔、回家以后,把家谱收起来,春节祭祖仪式遂告结束。但是,有的地区是初二送家堂,还有的地区是在初三送家堂,各地不一。

〔忌讳〕

初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扫地,忌打人骂人。临沂则忌动针线,忌包饺子,忌吃荤,忌捣蒜。沂源初一晚上忌点灯,据说点了灯,老鼠就会泛滥成灾。 答案补充 正月初二
胶东地区于初二日落后送年,送年时要摆供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有的在大街上摆上供桌,接连不断地鸣放鞭炮,十分热闹。有的地区于初三下午送年。
临清有初二祭财神的习俗。商人之家都供着财神的牌位,桌上摆着“钱龙”和“枣山”。祭祀时,烧香叩头,街坊邻居也带着香纸,到商人家祭财神,祝贺生意兴隆,主人则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谢。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胶东东部和莱芜等地于初二到岳父家串亲,未婚的青年男女可以代替父母去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即墨于初三或初四给岳父母拜年,但初五不能去。俗话说:“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莱西串亲的顺序是“先看姑,后看舅,岳父岳母在后头”。
岳父母家对姑爷、特别是新婚姑爷要盛情招待。莱芜等地的酒席上除了鸡、鱼、肉、蛋外,一般都要摆“四顶四”,就是四个果碟、四个炒碟、四个小碗、四个大碗和四个大盘。陪客的人要轮流给姑爷敬酒。
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串亲,叫做“扎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扎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扎根时,外祖父、舅舅、姨妈等都要送给新媳妇压岁钱。鲁西南的新婚夫妇串亲一般都在双日,意为成双成对,大吉大利 答案补充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山东的一些地方称为“五马日”,并以这一天的阴晴来占当年骡马的吉凶,说这一天万里晴空则骡马兴旺
这天又称“破五”,有些地区在初五之前妇女不能出门串亲,也不准动刀尺做针线,还不准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锅,过了这天则不再忌讳临清一带的“破五”,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沂南也在这天撤家堂轴子,有的还吃炸糕,扫院子,据说这天扫院子不招蚂蚁
临沂等地妇女这天不出门、不梳头、不动针线,据说动了针线会招蝎子、蚰蜒
旧时,初五有送穷的习俗,或称“送穷媳妇”,茌平称为“五穷”,忌拜年,放鞭放炮谓之“赶五穷”。单县这天通行送瘟神,为了消除病患,家家户户都到村头或十字路口送瘟神。一大早就焚香烧纸,祈求瘟神远走高飞,让一家人康泰平安
许多商家称初五为财神生日,黄县等地或称“路头日”,这天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人们鸣放鞭炮,祭祀财神,吃象征元宝的水饺,希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这天的水饺像初一一样,也要故意下破几个,掌柜的在厨房外高声问道:“伙计,元宝挣了没有?”伙计则高声回答:“挣了!”以此来图个吉利。这天最忌讳说“赔”、“散”之类的话,吃大蒜不许吃蒜瓣,蒜泥要称“义合菜”,免得犯忌 答案补充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为人日,唐代称为“人胜节”。据说人日主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黄县、招远等地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中午吃面条以祝人们健康长寿。

有的地方人日还有祀神的活动。沂南在这天推磨压碾,送天地神,邹县祭祀火神祝融,举烛同社必至,谓之“守驾”。单县、郓城这天送火神。
人日这天,临清、济南等地忌讳妇女做针线。据说:“人日做针线,专扎婆婆眼。”单县早晨吃饺子,现包现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点灯,据说是让老鼠娶媳妇,不要危害百姓 答案补充 正月初八

正月初八为谷日。鲁南地区又称此日为“转八日”,简称“转八”。这天沂水家家户户吃面条,取“擀面轴子转一转,一亩地里打一石”之意,祝愿新的一年谷物丰收。沂南则完全相反,转八日是忌转的,纺车、碾磨等所有能转的工具,这天都要停转。博兴等地以谷日阴晴占丰歉。有的地方则谓八日晴,宜谷。
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传说是石头生日。这天不准搬动石头,也不准搬动碾、磨、石臼、捶布石等石制器物,恐怕因此伤害了当年的庄稼。

昌潍地区有的在这天焚香烧纸祭拜石头神。鄄城有抬石头神的习俗。郓城也有类似习俗。邹县等地十日作脯,谓之“纳福”。 答案补充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节。
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们往往端着灯互相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
山东花灯的种类繁多,各有特色。面灯和萝卜灯的农家气息比较浓厚,而彩灯的都市特点比较突出。旧时,胶东、鲁中和鲁西南地区习惯用豆面和玉米面做成十二生肖灯,做工细致、形象逼真。十二生肖灯的寓意在于消除病灾,使人丁兴旺。此外还有代表十二个月的月灯。月灯的寓意在于祈祷该月收获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丰收。面灯一般摆在床头、窗台、门砧和桌子上
滕州一带的萝卜灯别具一格。过去,德州举行灯会,彩灯的花样繁多,有内容连贯的套灯,有形态各异的散灯,有端庄华丽的牌坊灯,还有变幻莫测的盒子灯。曹县有一种特别精致的彩灯,叫雪花灯。据说需要一个能工巧匠的经年之功才能制成
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围着枣树转六圈,同时把“嘟佬嘟佬,开花结枣”的口诀念六遍(传说嘟佬是主管枣树的老公公)。据说照了枣树,枣子就能得丰收 答案补充 冬至 送伏九 就是送羊肉
邹城的民俗,包括“十万人家尽读书”、“求子育儿习俗”、“旅游服务风俗”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02
满街放哀乐 答案补充 我不同意楼下的观点
因为我就是临沂的
我们不忌讳包饺子什么的 答案补充 我的不就是一个吗,有什么问题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