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将它们分为那三种

如题所述

根据误差的来源与性质分:
1、系统误差:其主要特点是测量值总是向一个方向偏,其数值一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来源是:(1)仪器误差:由于仪器本身的原因造成的。。(2)理论误差(也叫方法误差):理论公式的近似性。(3)个人误差:由于测量人的心理、生理特点造成的。
由于 主要特点是测量值总是向一个方向偏,其数值一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因此用求平均值的办法不能消除系统误差。
2、偶然误差:由于偶然的不确定的因素所造成的每一次测量结果的无规则涨落,称为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其主要特点是:每次测量值偏大偏听偏信小是不定的,但多次测量的数据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它的这种特点决定了用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
测量结果的表示:
1、表示成绝对误差:N(测量值或多次的平均值)±△N(绝对误差)如L=1.2±0.2,
它不只表示1。4和1。0这两个数,而表示在1。2附近正、负0。2这个范围内包含真值的一定几率。
2、相对误差:△N(绝对误差)/N(测量值或多次的平均值)。这是一个百分误差。
百分误差越小,表明测量值越准确。
绝对误差大的,相对误差不一定小,绝对误差小的相对误差也不一定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3
一 :首先误差分为:1 系统误差 2 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只可以通过观测者细致观测 或对仪器定期检查 来消除;故测量误差主要研究偶然误差(研究偶然误差的目的:分析误差产生原因 规律 正确处理观测结果,求出可靠值,评定测量结果的精度,找出误差规律,选合理测量方法)1系统误差:难以通过计算平差等数学处理方式消除,所以这里不说明2偶然误差:表面无规律,但多个单元就会显示出统计规律,且次数越多,规律越明显。它具有一下性质:1 有限性:一定条件下,偶然误差不回超过一定限制2 显小性:绝对值小的比绝对值大的出现的机会多3 对称性:绝对值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大致相等4 抵消性:当观测无限增多(对于某一真值)偶然误差算数平均值趋近于零二: 衡量精度的标准1 中误差 2 相对中误差 3 极限误差(允许误差)中误差m=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真误差=测量值-客观真值)2 相对误差:K=中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通常化成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如1:25003 极限误差:一般情况下以中误差m的三倍作为限差即△m=3m(m为中误差,不是单位);特殊情况以两倍中误差做误差限值△m=2m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2
1.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可重复性,再现性。
2.偶然误差,正负概率相等,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3.过失。可以避免的,也必须避免的。
:(1)仪器误差:由于仪器本身的原因造成的。。(2)理论误差(也叫方法误差):理论公式的近似性。(3)个人误差:由于测量人的心理、生理特点造成的。
由于 主要特点是测量值总是向一个方向偏,其数值一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因此用求平均值的办法不能消除系统误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02
1 系统误差 2 偶然误差
3.操作错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