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水霉病

如何防止水霉病,有没有新的方法

春季阶段的水温较为适合病原菌繁殖生长,因此,尤其要做好预防工作。冬季清塘时可以除去池底过多的淤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尽量避免高密度条件暂养时造成鱼类挤压碰撞掉鳞,或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

水温低于 15℃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防止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擦伤或冻伤。经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及时2%~3%食盐水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扩展资料:

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于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

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霉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金鱼水霉病 - 水霉病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病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原体: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编辑本段 回目录 金鱼水霉病 - 症状和病变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编辑本段 回目录 金鱼水霉病 - 治疗方法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C、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31

春季阶段的水温较为适合病原菌繁殖生长,因此,尤其要做好预防工作。冬季清塘时可以除去池底过多的淤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尽量避免高密度条件暂养时造成鱼类挤压碰撞掉鳞,或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

水温低于15℃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防止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擦伤或冻伤。经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及时2%~3%食盐水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32e388ce9625bc315c607c82"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32e388ce9625bc315c607c8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d5494eef01f3a2932e388ce9625bc315c607c82"/>

扩展资料:

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各中的游孢子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于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

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6%B0%B4%E9%9C%89%E7%97%85/6999643?fr=aladdin#3"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水霉病">百度百科----水霉病

第3个回答  2019-02-19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由水霉科中许多种类寄生而引起的。我国常见的有水霉属和绵霉属两个属。菌丝细长,多数分支,少数不分支,一端像根一样扎在鱼体的损伤处,大部分露出体表,长可达3厘米,菌丝呈灰色,似柔软的棉絮状。扎入皮肤和肌肉内的菌丝,称为内菌丝,它具有吸取养料的功能;露出体外的菌丝,称为外菌丝。

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鱼有什么异状,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并向内外生长,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棉絮状,故称白毛病。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摩擦的现象,以后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水霉病。可看到菌丝侵附在卵膜上,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因其菌丝呈放射状,也有人称之为“太阳籽”。

此类霉菌,存在于一切淡水水域中。它们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一年四季都能感染鱼体。本病全国各地都有流行。各种饲养鱼类,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感染一般从鱼体的伤口开始。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特别是阴雨天、水温低时,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鱼死亡。

临场检疫要点①该病流行甚广,终年可见,以晚冬、早春为高发期。各种鱼类自卵至成鱼皆可感染,以苗种受害严重。②病鱼急躁不安,行动失常,并分泌大量黏液,鱼体消瘦。菌丝深入肌肤内,蔓延扩散,外菌丝向外伸展呈灰白色棉絮状物,故俗称“长毛病”、“白毛病”。③鱼卵亦易感染发病,受害的鱼卵上,内菌丝侵入卵膜,外菌丝穿出卵膜,使卵变成一灰白色小绒球,俗称“太阳籽”、“卵丝病”。④实验室制片镜检,可见水霉菌菌丝。

预防小心拉网,以防鱼体受伤,造成二次感染;鱼卵孵化前用5~1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2~3分钟。

治疗①用食盐40克/米3+小苏打40克/米3浸泡病鱼24小时或用此浓度全池泼洒,隔天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鑫醛速洁;②全池泼洒高碘酸钠溶液,或将鑫铜和二溴海因混合全池泼洒,隔天再用一次;③对受伤亲鱼伤口涂5%碘酊或5%重铬酸钾,或2.5%~5%聚维酮碘溶液外涂;④五倍子粉碎后浸泡12小时以上,按4克/米3全池泼洒;⑤杀灭海因Ⅱ、硫酸铜、小苏打合剂对治疗水霉病也有一定效果。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4个回答  2020-10-07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由水霉科中许多种类寄生而引起的。我国常见的有水霉属和绵霉属两个属。菌丝细长,多数分支,少数不分支,一端像根一样扎在鱼体的损伤处,大部分露出体表,长可达3厘米,菌丝呈灰色,似柔软的棉絮状。扎入皮肤和肌肉内的菌丝,称为内菌丝,它具有吸取养料的功能;露出体外的菌丝,称为外菌丝。
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鱼有什么异状,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并向内外生长,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棉絮状,故称白毛病。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摩擦的现象,以后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水霉病。可看到菌丝侵附在卵膜上,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因其菌丝呈放射状,也有人称之为“太阳籽”。
此类霉菌,存在于一切淡水水域中。它们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一年四季都能感染鱼体。本病全国各地都有流行。各种饲养鱼类,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感染一般从鱼体的伤口开始。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特别是阴雨天、水温低时,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鱼死亡。
临场检疫要点
①该病流行甚广,终年可见,以晚冬、早春为高发期。各种鱼类自卵至成鱼皆可感染,以苗种受害严重。
②病鱼急躁不安,行动失常,并分泌大量黏液,鱼体消瘦。菌丝深入肌肤内,蔓延扩散,外菌丝向外伸展呈灰白色棉絮状物,故俗称“长毛病”、“白毛病”。
③鱼卵亦易感染发病,受害的鱼卵上,内菌丝侵入卵膜,外菌丝穿出卵膜,使卵变成一灰白色小绒球,俗称“太阳籽”、“卵丝病”。
④实验室制片镜检,可见水霉菌菌丝。预防小心拉网,以防鱼体受伤,造成二次感染;鱼卵孵化前用5~1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2~3分钟。
治疗
①用食盐40克/米3+小苏打40克/米3浸泡病鱼24小时或用此浓度全池泼洒,隔天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鑫醛速洁;
②全池泼洒高碘酸钠溶液,或将鑫铜和二溴海因混合全池泼洒,隔天再用一次;
③对受伤亲鱼伤口涂5%碘酊或5%重铬酸钾,或2.5%~5%聚维酮碘溶液外涂;
④五倍子粉碎后浸泡12小时以上,按4克/米3全池泼洒;
⑤杀灭海因Ⅱ、硫酸铜、小苏打合剂对治疗水霉病也有一定效果。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病虫害诊断与防治》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