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发行量与GDP之间的关系?

如题所述

货币发行量与GDP之间是正比关系。货币发行量随GDP的增大而增大,货币发行量随GDP减小而减小。

因为货币数量论”的数量方程式:MV=PY其中,M就是流通所需的货币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张钞票的转手次数),P是价格水平,Y是实际GDP。

公式的右边就是GDP,M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发行量,但却是实际流通所需求的货币量。所以,一个基本的货币需求函数就是把左边的V除过去,所以是说的货币发行量与GDP之间是“正相关”。

扩展资料

GDP主要特征:

局限性

(1)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2)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

(3)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收入的巨大差异。

由此可见,就大多数情况,但不是对所有情况而言,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4)GDP概念是源自于交换产生财富的原理。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是:一是交换必须自愿,二是交换必须不妨碍第三人,三是交换必须在两个清晰的产权主体之间真正发生。假定不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所得出的GDP数值的准确性恐怕就得大打折扣,或者说GDP的数据就会有瑕疵。

如强制交易的GDP、妨碍他人的GDP、出口创造的GDP、投资产生的GDP 、消费带来的GDP等等都会影响GDP的总有效积累。

可比性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采纳了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因而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

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对季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因此1992年1季度以来的季度GDP时间序列具有可比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晕,楼上的同学们....

这在宏观经济学里是一个颇为基础的问题。对应解释的角度很多,但一个最基本的式子是“货币数量论”的数量方程式:MV=PY

其中,M就是流通所需的货币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张钞票的转手次数),P是价格水平,Y是实际GDP。

我解释一下这个式子:式子的右边儿就是楼主所问的名义GDP,左边儿的M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发行量,但却是实际流通所需求的货币量。所以,一个基本的货币需求函数就是把左边儿的V除过去,货币发行量与这个89不离10.所以2,3楼所说的“正相关”是没有问题的

PS:实际上货币发生量是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控制的。GDP当然是规则中的重要因素。

另外,楼上jerry同学所说的“一个国家的流通资金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就有点儿开玩笑的意思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5-10
社会财富是不断增长的,主要是因为人是要不断地投入新的劳动,从而形成新的财富。对于新投入的劳动和新形成的财富,就必须有新的货币作交易保证。对于新增的货币发行,就要以新增的有效劳动量作为货币发行的依据。货币新增的发行量可以GDP 为发行依据,因为,GDP 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新的一年里所投入的新的劳动量,这个劳动量应该用货币来表现和反映。即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取决于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多少反映了该国该年度社会总财富。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流通资金总量=国内生产总值。
第3个回答  2008-05-09
一般来说,货币发行是根据国民经济运转的需要,所以货币发行量与GDP是成正比的.究境是怎么样的一个比例,这是国家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4个回答  2008-05-10
货币发行是根据国民经济运转的需要,一国的经济发展了,GDP提高了,当然全社会需要的运转的货币也会相应增加。

不过当一国出现通胀的时候,政府也会相应适当的控制货币的发行,甚至会回笼社会上的一部分资金,虽然经济任然是向好的。比如现在我国就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