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坏账准备金的分录如何理解?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分录中这个管理费用为什么会增加,不是从应收账款里提取吗,跟管理费用有什么关系,要怎么理解啊?谢谢!!!

  提坏账准备金的分录
  1、计提坏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或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
   贷:坏帐准备
  2、发生坏帐时
  借:坏帐准备
   贷:应收帐款
  3、收回坏帐时
  借:应收帐款
   贷:坏帐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坏帐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准备
  【例1】某企业2008年共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贷:坏账准备 100000
  纳税调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转回坏账准备
  【例2】某企业2008年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50万元,当年共转回坏账准备30万元。其中,20万元在计提当年允许税前扣除,10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30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0000
  纳税调整:计提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不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计提时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10万元坏账准备,转回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3.确认坏账损失
  企业发生坏账损失,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履行报批手续,由税务机关审批确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坏账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其纳税调整应区别对待。
  【例3】某企业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15万元,其中10万元可以在税前扣除,5万元不能在税前扣除。
  借:坏账准备 150000
   贷:应收账款 150000
  纳税调整:允许税前扣除的10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能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4.收回坏账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其纳税调整要区分其在确认坏账损失时是否允许在税前扣除。
  【例4】某企业2008年收回坏账25万元,其中20万元在确认坏账时允许税前扣除,5万元在确认坏账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借:应收账款 250000
   贷:坏账准备 250000
  借:银行存款 250000
   贷:应收账款 250000
  纳税调整:收回的坏账25万元中,确认时允许在税前扣除的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不允许税前扣除的5万元不作纳税调整。
  注意事项:在进行纳税调整时,不能仅以坏账准备的计提数与转回数的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也不能仅以期末与期初的余额差额作为纳税调整额,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纳税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17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是备抵法下计提坏账准备的分录。

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冲销已记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账款的方法.
在备抵法下,按期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实际发生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已经确认坏账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根据收回数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又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新准则下,要将“管理费用”换成“资产减值损失”。追问

谢谢你的回答,我刚学会计,还有点混沌,还想再请问:
管理费用和坏账准备两个账户都增加的话,根据等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那不是不平了么?

追答

坏账准备属于资产类的备抵科目,资产减值损失是属于损益类科目,影响的是最后的利润,最终其成果都会反映在所有者权益中。
我觉得你的理解也没什么不对,只要自己能搞懂这些勾稽关系,题目能作对就行了,理解上的事情并没有所谓的对错,你说是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19
为了防患于未然,降低坏账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企业定期提取坏账准备金,可以提高防风险能力。
第3个回答  2013-03-17
嗨~坏账准备,就是为坏账做的准备!相当于预提费用,对吧。所以,根据对应收款的分析,提取了可能发生的坏账进入费用,继而影响当期损益。所以进管理费用。
真发生了坏账:则: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对吧。
这样理解了吧
第4个回答  2013-03-17
在备抵法下,按期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实际发生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已经确认坏账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根据收回数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又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难点在于期末确认应计提的坏账准备的金额。具体的计提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赊销百分比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