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记录什么的著作?

如题所述

《孟子》一书是孟子(即孟轲)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1、政治思想

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使国家给百姓安居乐业的王道,要实行王道,又要尊贤使能。

2、教育主张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3、民本思想

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张,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这套革命理论,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虽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却成为传统治制度中,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的均田制。

名句典故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