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民人物简介

如题所述


王毓民
王毓民,1954年生,别署草食居主人,职业画家。出版有国画小辑《一枝一叶总关情》、《王毓民中国画选》,青龙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文名:王毓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画家
主要成就:青龙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代表作品:《王毓民中国画选》
人物简介
先后修业于河北平泉师范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并师从著名画家孙其峰、霍春阳先生。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秦皇岛美术家协会理事,青龙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事,曾被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澳门,大会堂,天安门城楼等专业机构并友人收藏.曾在秦皇岛美术馆,地平线画廊,上海科技馆等地举办个展。
2002年《秋来犹有残花艳》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3年《小鸟.天堂》入选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展;同时,与霍春阳,黄耿辛,梅墨生,贾广健,李晓柱,唐吟方等举办当代中国水墨画七人展.
2004年在河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百花百草图》获银奖;同时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5年与中国美术杂志社共同组织《笔墨在当代·2005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06年参与中国美术馆编辑部组织的《盛世写意·当代中国画提名展》.同年秋月河北卫视《美术广角》栏目专题介绍.
《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美术家通讯》《东方美术》《美术界》《中国美术》《收藏家》《中国美术馆月刊》等多有介绍。
社会评说
解读王毓民和他的花鸟画
吕云所写于天津美术学院
还是那年夏天,我去秦皇岛参加《笔墨在当代·2005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开幕式,所幸又见到了王毓民先生,一时我已经记不起他了,当他向我讲起在天津美术学院修业时,津津乐道,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特别是当我看到老书记高镜明先生的赠联“海上生明月,天涯逢故人”时倍觉亲切。这时,我突然联想起他的“海上望月楼”可能与此不无关系。
近几年与毓民谋面较多,印象颇深。质朴、热情、率真、平和,谦恭礼貌应该是他的名片,那种仗义性情,赢得业内人士的好感。尤其是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一花一鸟,还是一树一石,都流露出一种正直与醇厚,淡雅与祥和的自然气息。
看得出,毓民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面对如此喧嚣的红尘,能心静如水、不急不躁的向传统潜心求索,实属难得,这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得也非常充分。王毓民的花鸟画寓丰富于微妙的平静之中,寓哲理于平凡的文静之上。特别是其章法布局,独具匠心。使得整个画幅归险绝于平正,既有其深邃的传统内涵又有着现实自然界里的生命气息,能够给人留下很多品味与思索的空间。特别是他的小品,或工或写,精微处一丝不苟,放达处信手天成。巧妙而自然地表现出作者的田园情怀与平民的质朴与醇厚。
如果把自然的景物比喻为人,再用人的情感和笔墨去赋予它内在的生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人的精神与情感,这应该是艺术的铁律,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用当代人对大自然的感受方式,再用当代人喜欢的笔墨语言,还不失民族的东西(因为写意花鸟画笔墨为上)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应该说王毓民是一位非常注重传统美学和艺术基本功的当代人,他始终坚守着与当代人的精神节奏相谐的构成,把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深入到当代人的精神层面,用他富有激情的笔墨,生动地表现在花鸟画上。不管是他的白菜、萝卜也好,辣椒、葱头也罢,这些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且他能给予诗悦的表现。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经历、阅历,学识与修养的自然表露。尤其是在把自然界的生命本体转换成艺术作品上,他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应该说他在写意花鸟上的造化是可以预见的。
王毓民是一位十分勤奋善思的写意花鸟画家,他也同样经历了“八五”思潮以及外来文化对于笔墨的冲击。作为传统写意花鸟画,自宋末一直到元、明、清,已经取得了难以逾越的成就,再从徐渭,八大,吴昌硕到齐白石是有目共睹的。当代人应该怎样去作,还留给我们多大空间?多数人是不敢涉足的,只是绕着走。他们取捷径用西方的绘画理念,否定写意花鸟画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笔墨,把新、奇、特作为绘画的唯一目标。传统写意花鸟在一些人的眼里似乎变成或不屑一顾、或高不可攀的门槛,他何尝不知道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但他更知道中国的传统写意花鸟画需要有人继承和发扬,更需要有人全身心地付出与投入。必须要有全面的艺术修养和全方位综合的艺术实力,这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快餐。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永恒的。于是,刻苦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研习书法、篆刻以及诗、词、歌、赋成为他另一个主攻目标。王毓民选择了这条路等于选择了一道大的难题,他不慕虚荣,十年磨剑,但我相信他有能力破解这道难题。
他的作品有着突飞猛进的态势,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有时让人瞠目。这应该说得益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学识修养的全面,同时,他还有着一颗平淡且不饰张扬的心,一双永不停歇的追求脚步。作为一个艺术家只有对艺术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痴迷的心态并有着真挚的生活感情才能在精神上有高层面的交流,其作品内涵与品格才能得以升华,为此,也才能更好地将自然风物转换成人为的富有情感的胸中的精神丘壑之艺术作品。
中国画需要把握笔墨,重视神韵,开化意境。而作为写意花鸟画还必须注入一个“情趣”。艺术是生命,文学是爱情。如果没有爱情的生命就像一位孤独无助、身心多病的老人,了无情趣。所谓情趣者亦一花一鸟能传情达意,入神时物我两忘,目送眉达。这里顺便提及王毓民在其画作上耐人寻味的题句,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到其精神内涵以及他的文趣和生活哲理。如他画的一幅《春节情思》中题到“此时原本非常物,如今也进百姓家”,内容所表现的主体是水仙、爆竹,辅以西瓜和葡萄,他把一个盛世春节的浓烈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文化、喜庆、祥和富丽的气氛尽展画面。在他的桃花里题到“作花守护神,必是长寿人”,另则“君说我走桃花运,我借桃花报春讯。东风偷窥是知己,一世情思写不尽”等等。既反映了花与人的关系,又展示了花与果联想。表现了画家对桃花的无限眷恋与情思。在他画的《富贵朝阳图》里题到“十分颜色九分妆,留下一分更觉香,莫笑老夫贪颜色,得意须知靠朝阳”,他用一幅牡丹配以风趣与幽默的诗句,表现人的一种深沉与内敛,并时刻不忘感恩。《蓬雀图》里写到“昨夜秋风过,蓬叶入画图,辞去异日艳,依旧不落俗”。是对生命的礼赞,也是画家步入不惑之年的自我写照。虽平淡无奇的语句,却看得出这是信手拈来之笔,无意间流露是他的才情与修养,在读画的同时,轻松而自然地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并折射出朴素的人文情怀。在他的笔下赞美的是生活,暗示的是向上,讴歌的是和谐。
在他的作品里我们还可看到宋元花鸟画的清淡、孙其峰老师的智趣、也能嗅觉到霍春阳先生的文雅。他在中国写意花鸟画中所表现的智慧,是那些仅知道描形饰色追风求变者所望尘莫及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亦师亦友的我愿与他共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