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如何合理选择良种

如题所述

摘要:小麦播种期整地的目的:实现麦田耕层深厚、地面平整,土壤水、肥、气、热各因子协调,土壤松紧度适中,保水保肥性能良好,为全苗、壮苗。小麦各生育时期的正常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本文对小麦如何合理选择良种,种子准备方式,机械准备,和确定适宜播期,种植方式等的说明介绍。小麦播种前准备小麦如何合理选择良种
一、整地1、整地的目的:实现麦田耕层深厚、地面平整,土壤水、肥、气、热各因子协调,土壤松紧度适中,保水保肥性能良好,为全苗、壮苗
以及小麦各生育时期的正常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整地的质量标准:
①“早”指前作收获以后及早犁耙,早整地,达到保墒、消灭杂草、减少肥水消耗、延长土壤风化时间和增加养分含量的目的;
②“深”是指适当加深耕层,一般土质深度以25~33厘米为宜;粘质土深度应保持在20-25厘米。
③“净”是指及时灭茬,拾净根茬;
④“透”是指犁地时犁深、犁透犁到地边、不漏耕漏耙;
⑤“实”是指土壤上松下实,表层不板结,下层不翘空,无暗坷垃;
⑥“平”是指地平埂直,便于灌溉。
⑦“细”是指垡翻平扣严,耙深耙细,无明、暗坷垃;
⑧“足”是指底墒充足,适于播种。
平原水浇地:
这类麦田一般分布在河流两岸,为冲积或洪积平原,土质多为壤土,土层深厚,肥力较高,耕性好,保水保肥力强,小麦生产水平较高。对于这类麦田整地的关键是深耕,其次是要保证麦播有充足的底墒和口墒。深耕的适宜深度为25~30cm,一般不超过33cm,深耕后效可维持三年,因此生产上可实行2-3年深耕一次;墒情不足时要浇好底墒水。方法有3种,一是秋作物收获前带棵浇水,二是整地前浇生茬水,三是耕后浇踏墒水。
整地方法:茬早、底墒充足的,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灭茬施肥,进行早深耕,随耕、耙透、整平、整细、保墒待播。
晚茬地前作物收获晚,应力争早腾茬,随收、随灭茬、随施肥、随耕翻,随耙地整平。
丘陵旱地:
干旱缺墒是丘陵地限制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这类麦田必须最大限度地接纳雨水,增加土壤深层水分储备。对晒旱地“一年一熟”麦田,应坚持“三耕法”,即第一遍于6月中、下旬伏前深耕晒垡,犁后不耙,做到深层蓄墒,并熟化土壤,提高肥力;第二遍于7月中、下旬伏内耕后粗耙,遇雨后再耙,继续接雨纳墒;第三遍于9月中、下旬随犁随耙,多耙细耙,保好口墒,结合这次整地,施入底肥。对“一年二熟”麦田,可采用“浅─深─浅”的中耕方法,即秋作物收获后抓紧时间收获腾茬,施肥,随耕随耙,保好口墒。如遇干旱年份也可不翻耕,而直接用旋耕机旋耕10--20cm,然后再耙耱两遍。
粘土地:
这类地包括砂姜黑土、黄棕壤和淤土等。这类麦田整地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适耕期,充分利用冻融、干湿、风化等自然因素,使耕层土体膨松,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
播前整地可采取少耕措施,一犁为耙,耕深一般为23 ̄26cm,早耕早耙,保持下层不板结,上层无坷垃,疏松细碎。为提高土壤水肥效应,防治粘土地易旱、易涝及渍害等问题,可采用起墩栽培的方法提高小麦产量,方法是:按照水的自然流向,挖好纵横排水沟,把长畦截为短畦,最长不超过100m,实行小墩种植,截短的麦地周围挖排水沟,干排水沟深2m,支排水沟深1.5m,斗排水沟深1.1m,地头沟深1m;地头沟与小墩沟相连,使干、支、斗、地头沟、小墩沟互相沟通,既排明水,又排暗水,遇到干旱还可泄洪。
盐碱地:
根据盐碱地表层集盐的特点,在清茬整地时应做到早耕、深耕、湿耕和干耙。“旱耕”有利于接纳雨水,增加土壤耕层的脱盐量。对晒旱地(一年一熟麦田)应在伏雨前,绿肥播青田应在8月中旬及时耕地,秋茬地力争在前茬收获后随犁轻耙。“深耕”有利于打破犁底层,增加盐碱的渗漏量,并能把含盐多的表土掩入底层,疏松下层土壤,减少返盐。耕地深度一般以25-33cm为宜。“湿耕”时土壤耕层含盐量较少,耕地后土壤孔隙大,有抑盐上升的效果。“干耙”及犁后不及时耙耱,等到土垡棱角干时再行耙地。
稻茬地:
稻茬地的特点是土壤湿度大,土质粘重,耕作不良,整地困难。对土质不太粘重,排水较好的稻茬麦田,应在水稻收获前适时翻耕晒垡,促使土壤风化,加速养分释放,播前耙细、整平、整实,表层不留大块;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麦田应在水稻收获前适时放水,水稻收获后深开主沟,开好边沟厢沟,做到沟沟相通,以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适时翻耕晒田,耕深20--23cm,播前抓住适耕期及时耙地,耙碎整平、保墒待播。对于土壤水分过高,不能正常耕作的地块,为了抢时播种,也可不整地,直接采用免耕播种。
二、合理选择良种
1、合理选择良种的原则:
①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用良种在晴朗、干燥、日照充足,冬季寒冷的地区,以及丘陵旱地、山区或沙碱地上,应选择多穗型品种;在阴雨多、湿度大,日照少的地区,应选用大穗型品种。
②根据生产水平选用良种在肥水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的地区,应选用矮秆抗倒、耐肥性好,增产潜力大的高产品种;在旱薄地区,应选用耐旱耐瘠、增产幅度大的品种。
③根据耕作制度选用良种一年两熟(如小麦─棉花、小麦─玉米套种)地区,选用早、中熟品种。一年一熟地区,可选用适当晚熟的品种。
④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特点选用良种在高寒地区,选用抗寒耐冻品种;在丘陵旱地和干热风经常发生地区,应选用抗旱、抗青枯的早熟品种;在多湿地区,选用耐湿性强、抗土传花叶病、休眠期长的品种。
平原灌溉区:
主要推广豫麦2号、豫麦4号、豫麦7号、豫麦9号、豫麦10号、豫麦11号、豫麦13号、豫麦16号、豫麦17号、豫麦18号、百农3217、偃师4号、郑州821、陕农7859、冀5418、徐州21号、西安8号、温麦6号、百农64等。豫东南地区应用豫麦3号、豫麦4号、豫麦12号、豫麦15号、豫麦18号和豫麦21号、85中33、宛7107等。
丘陵旱作区:
主要应用豫麦5号、豫麦6号、豫麦8号,郑引1号、偃大25,济源728,小偃4号、6号,郑6辐、丰产3号、郑旱1号等。
沙碱薄地:
主要应用豫麦1号、豫麦2号和豫麦6号、丰产3号、7023、百农3217、矮丰3号等。
粘土地:
主要推广宛7107、南阳75-6,偃师4号、7023、郑引1号、郑州741,豫麦21,内乡182,内乡184等。
稻茬区:
主要推广应用豫麦2号、豫麦5号、宛7107、7023等。
2、种子准备:
①发芽试验:方法有两种。
第一为直接法:用培养皿、碟子等,铺几层经蒸煮消毒的吸水纸或卫生纸,预先浸湿,将100粒种子放在上面,然后加清水,淹没种子,浸4-6小时,使其充分吸水,再把淹没的水倒出,把种子摆匀放好,以后随时加水保持湿润,也可用经消毒的沙布浸湿,把种子摆在上面,卷成卷,放在湿度适宜的地方,逐日记载发芽粒数,到第7天时计算发芽率。
第二为间接法:即红墨水、染色法。取200粒种子,分作两份浸于清水中2小时,取出后用刀片从小麦种子腹沟处通过胚部切成两半,取其一半,浸入红墨水10倍稀释液中1分钟,捞出用清水洗涤,立即观察胚部着色情况,种胚未染色的是有生活力的种子,完全染色的为无生活力的种子,部分斑点着色的是生活力较弱的种子。发芽率=(7天内发芽种子数(或未染色数)/发芽试验种子数(100))*100%。当发芽率在90%以上时,可按预定播种量播量;发芽率在85-90%之间的可适当增加播种量;发芽率在80%以下的则要更换种子。
②晒种:播前10天将种子摊在苇席或防水布上。一般厚度以5-7cm为宜,连续翻晒2-3天。随时翻动,晚上堆好、盖好,直到牙咬种子发响为止。注意不要在水泥地、铁板、石板和沥青路面上晒种,以防高温烫伤种子。晒种的作用是:促进种子生理后熟,打破休眠,促进呼吸,提高种子生活力和发芽势、发芽率;杀死或杀伤病原菌虫卵或幼虫等。
③精选种子:主要是保证种子大小整齐,去除破损粒、草籽和带有病虫的籽粒。有条件的可选用精选机;没条件的可用筛选、风扬等方法,将碎粒、瘪粒、杂物等清理出去。
④药剂拌种:为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多种病虫害,每100公斤麦种可用甲基异柳磷或对硫磷,或辛硫磷100克,或1605乳剂10ml,或75%的3911乳剂20-30ml,兑1kg拌种堆闷3--4小时,晾干后拌15%粉锈宁200克,以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和秆黑粉病等。
⑤激素浸种:在干旱和干热风常发区,每亩用抗旱剂1号50克加水1公斤拌种,可刺激幼苗生根,促使根系下扎,减少叶面蒸腾。在高水肥地,播种前结合药剂拌种,用50%矮壮素50g,或用0.5%矮壮素浸种,可促进小麦提前分蘖,麦苗生长健壮,并对预防小麦倒伏有明显效果。
⑥微肥拌种:用0.2-0.4%的磷酸二氢钾,0.05-0.1%的钼酸,0.1-0.2%的硫酸锌,0.2%的硼砂或硼酸溶液浸种。
3、机械准备:
即在播种前应完成拖拉机、犁、耙、种播种机等农机具的检修和适当的调整工作,并备足必要的配件。播种机械要在播前试播,保证下种量准确,播深适宜,行距适当,下子均匀一致。
4、确定适宜播期:坚持以下原则:
①品种特性:冬性品种宜早播,半冬性品种次之,春性品种较晚播。同一类型品种中,冬性(春性)强者播期适当提早(拖迟),冬(春)性弱者宜适当拖迟(提早)。
②地理位置和地势:纬度和海拔越高,播期应早一些,大约海拔每增加100米,播期提早4天,在同一海拔高度,纬度递减1度,则播期约推迟4天左右。
③冬前积温:根据小麦越冬的壮苗标准(春性6叶1心,半冬性7叶1心)和每长一片叶所需的积温约70℃,则根据积温确定播期的具体方法是:从当地多年的气象资料中,找出昼夜平均温度稳定降到0℃的日期,由后向前推算,将逐日昼夜平均温度大于0℃的温度累加起来,直到总和达到或接近所要求的积温指标那一天,可作为理论上的最适播期。这一天的前后3天左右,可作为该地区各类品种的适宜播种期范围。
④土、肥、水条件:粘土质地紧密,通透性差,播期宜早;沙土地播种期宜晚;盐碱地不发小苗,播期宜早。水肥条件好,麦苗生长发育速度快,播期宜晚;旱地或缺墒时,播期宜早。
根据以上原则,我省不同地区小麦的适宜播期分别为:
北部地区:
①西部山地丘陵区:
9月20日~10月5日
②豫西北山前平原区:
半冬性品种:10月5日~10日
春性品种:10月8日~15日
③豫东北平原区:
半冬性品种:9月30日~10月10日
春性品种:10月8日~15日
中部地区:
①豫西丘陵旱作区:
9月25日~10月10日
②中部缓坡平原区:
半冬性品种:10月5日~12日
春性品种:10月10日~15日
③豫东黄淮冲积平原区:
半冬性品种:10月5日~10日
春性品种:10月10日~15日
南部地区:
①准北平原区:
10月10日~25日
②南阳盆地:
10月15日~25日
③淮南稻茬区:
10月20日~30日
5、确定适宜的种植方式:
原则:①统筹全年作物均衡增产,尽可能满足不同耕作制度的要求。如在麦田两熟套作区要预先留出棉行、玉米行、花生行等。②要考虑地力、播期和播种机具等条件。如肥力高、播期早时,可适当加宽行距,或采用宽窄行种植。③应考虑不同类型品种对播种方式的要求,如分蘖力强、株型高大者,行距应宽些。
不同产量水平,应采用的播种方式为:
(1)350公斤产量水平选用宽幅条播,如有的地方改制的宽幅耧,播幅7厘米,行距20厘米,或采用行距23厘米的耧靠播等。
(2)500公斤左右的产量水平选用宽窄行播种,宽行距30-33厘米,窄行距13-20厘米,一般有30×20,30×17;33×17,33×13等。
(3)粘土质土壤可选择重播,即为了避免缺苗断垄,而把既定播量一分为二,在第一遍播罢,重前耧再播一遍。
(4)晚茬稻茬麦田,可撒播,以保证适时播种。
6、确定适宜播种量:
原则:“以田定产,以产定种,以种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播量”。即: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水平,确定适宜的品种;以种定穗是根据不同品种穗产量指标,定出每亩成穗数;以穗定苗就是根据单株成穗数定出合理的基本苗数;以苗定播量,即在基本苗确定以后,根据品种籽粒大小,发芽率及田间出苗率等,计算出每亩播种量。计算公式为:
亩播量(公斤)=亩计划基本苗数×千粒重(g)/发芽率(%)x出苗率(%)x106。例如:在河南中部地力较高的麦田,可选用豫麦18、豫麦21或豫麦25号,目标产量为500公斤时,需成穗42万,按单株成穗4个,每亩基本苗应为10.5万,若干粒重为42克,发芽率为95%,田间出苗率为85%,则亩播量=105000×42/(0.95×0.85×106)=5.5公斤
各产量水平下的播量为:
350公斤左右:亩播量8~10公斤
450公斤以下:大穗型品种(如8679,93中6等)播量为5~7.5公斤
多穗型品种(如温麦6号等)亩播量为4~6公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