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唱歌变好听的七个方法

如题所述

1. 唱歌时应保持肩部放松,避免紧张。正确的歌唱呼吸需要肩膀自然下垂,这样有助于气息深入腹部丹田,同时让发声器官处于放松状态,促进准确发声。相反,如果肩膀紧张或耸起,会导致浅表的“锁骨式呼吸”,并引起发声器官的紧张,干扰正常发声。
2. 学会正确用气。唱歌的吸气通常采用腹式呼吸,也可以尝试胸腹式呼吸。体验腹式呼吸很简单,平躺时自然采用腹式呼吸,你会感觉到是腹部而非胸部在起伏。另一种方法是慢吸慢呼——按照歌唱呼吸的要求,慢慢吸气,稍作停顿后,慢慢呼气,呼气要均匀且控制。
3. 发声练习。在养成胸腹式呼吸习惯后,可以开始发声练习。正确的发声实际上是基于正确的吸气,通过控制呼气运用腹部气息使声带振动,也就是利用“丹田之气”发声。关键在于打开喉咙,可以回忆打哈欠或倒吸凉气时的感觉,保持口腔这样的状态再结合气息发声。
4. 张嘴找共鸣。闭嘴找共鸣时,口腔和下巴容易用力。张开嘴巴,放松下巴,更有助于高位哼鸣。无论是张开嘴还是闭上嘴,发音方式应保持一致。
5. 中低音训练。中低声区是学习演唱必须稳固的基础,有了这个根基才能扩展音域。学习中低声区的共鸣腔体和气息运用,通过发“hei”的弹跳练习,集中训练中低声区的共鸣点,包括胸腔、口腔、口咽腔的声音比例。
6. 真假声转换训练。真假声转换是流行演唱中必须掌握的技巧。通过音阶转换练习来训练真假声转换,让声带能灵活自如地进行转换。学习从真声平滑过渡到假声,掌握气息的控制、共鸣腔体的变化,使整首歌曲的演唱更加自如。
7. 中高声区训练。理解中高声区所需的气息量、共鸣点、声带张力以及面部表情和口腔状态,全面分析唱高音的方法。高音区需要强大的气息支持、肌肉的伸缩力量以及声带的闭合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