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PY 为什么P为GDP平减指数?

P不是单位货币价格么?求高手给解释。。

在公式MV=Py中,P准确地说是价格水平。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用价格指数来表示,常见的价格指数有三种: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DP平减指数。此问题中,根据GDP平减指数的定义可得,P=名义GDP/实际GDP


V是货币流通速度,V=名义收入(名义GDP)/货币量。


y是实际国民收入(实际GDP)

等式左边MV=货币量×(名义GDP/货币量)=名义GDP,MV表示支付的总货币,也就是经济的总支出。

等式右边,Py=(名义GDP/实际GDP)×实际GDP=名义GDP,Py表示以货币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

所以等式左右都等于名义GDP,进一步解释为,由于经济中对产品支出的总货币额等于产品的总销售价值,因而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以上是对教材的个人总结和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12-22
这是费雪方程又叫交易方程 费雪方程式是从交易角度进行分析: M V = P Y
其中:M为货币数量(能动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恒量,取决于制度及收入周期);P为价格水平(被动量);Y为产出(恒量)。M 决定 P的价值,二者成正比。货币需求仅为收入(货币数量)的函数,与利率无关。追问

飞雪方程不是有关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02
M V = P Y 是收入角度的数量方程。不是费雪方程,费雪方程是i=r+通货膨胀率。

我的困惑也是为啥GDP平减指数是价格p.理论上不理解,但是公式确实能推倒出来。
首先,名义GDP=P*Y =P*实际GDP (Y是实际产出,所以Y=实际GDP)
可得,P=名义GDP/实际GDP
第二,由定义知,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所以,P=GDP平减指数。
这个结果让人困惑的是:
GDP平减指数其实是当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的比值,两个不同时期价格的比值怎么成了价格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