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文言文翻译!!!

  贤者一言解疑谮
  贤者以单词片言,为人释谤解患,卓卓可书者,予得两事焉。秦氏当国时,先忠宣公、郑亨仲资政、胡明仲侍郎、朱新仲舍人,皆在谪籍,分置广东。方务德为经略帅,待之尽礼。秦对一客言曰:“方滋在广部,凡得罪于朝廷者,必加意护结,得非欲为异日地乎?”客曰:“非公相有云,不敢辄言。方滋之为人,天性长者,凡于人唯以周旋为志,非独于迁客然也。”秦悟曰:“方务德却是个周旋底人。”其疑遂释。当时使一憸巧者承其问,微肆一语,方必得罪,而诸公不得安迹矣。言之者可谓大君子,当求之古人中。严陵王大卞赴曲江守,过南安,谒张先生子韶,从容言:“大卞顷在检院,以罗彦济中丞章去国,其后彦济自吏书出守严,遂迁避于兰溪。彦济到郡,遗书相邀曰:‘与君有同年之契,何为尔?’不得已,复还。既见,密语云:‘前此台评,乃朱新仲所作,托造物之意以相授,一时失于审思,至今为悔。’此事既往,今适守韶,而朱在彼,邂逅有弗惬,为之奈何?”张揣其必将修怨,即云:“国先为君子为小人,皆在此举。”王悚然曰:“谨受教。”至则降意弥缝,终二年,不见分毫形迹,盖本自相善也。予曩侍张公坐,闻其言,故追纪之。

[参考译文]
贤能的人能用只言片语,替别人辩明冤枉解除患祸。特别突出可以记下来的,我记得有两件事。
第一件,是在秦桧当政的时候,先父忠宣公洪皓、资政学郑亨仲、侍郎胡明仲、中书舍人朱新仲,都因不肯附和秦桧而被斥逐,安置在广东境内。那时,方滋任广南东路经略使,对他们以礼相待。秦桧听说后,十分纳闷。这天,秦桧问一个门客:“听说方滋在广东,对于凡是获罪被贬而去到这里的人,都特别用心保护。莫不是为将来自己后路着想吗?”门客回答:“不是公相你提出问我,我是不敢随便说的。方滋的为人,天生就是个忠厚长者,对待别人他总是以周旋保护为目的。并非只是对被贬来到这里的官员是这样。”秦桧听门客这么一说,才明白了真相,“原来方滋的确是一个愿为他人周旋的人。”从而,也就解除了他对方滋的疑虑。假如当时问到的这个门客是一个阴险奸诈的人,他只要稍稍说上点坏话,方滋就会被秦桧问罪,而先父洪皓及郑仲亨等被贬到广东的人也会不得安生。回答问话的这个门客,真可以说是个大贤人真君子,只能从古人中找到。
第二件,是严陵(今浙江桐庐)人王大卞到曲江(今广东韶关)任太守。途经南安(今江西大庾),前去拜见了张子韶先生。王大卞见到张子韶后,从容不迫地说:“我不久前曾经在检院做官,后来由于御史中丞罗彦济上章弹劾,被迫离开了京城。不久罗彦济自吏部尚书调出担任严州(今浙江建德)太守。我就到兰溪去躲避。罗彦济来到严州就任后,派人送信给我,说我和你有同年科举考试被录取的交情,为什么要躲开我呢?我看到信后,不好说什么,就又回来了。我们两相见之后,他就私下对我说,以前在御史台上书弹劾你的奏章是朱新仲写的,他写好后,托我进呈,我当时欠加考虑,就答应了。直到现在我还感到后悔。”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我现在正好要到韶州去任太守,朱新仲也在那里任职。如果我们不期而遇就会很不愉快。我该怎么办呢?”张子韶暗自思忖:估计王大卞见了朱新仲后会算旧帐,便对王大卞说:“你做一个君子还是做一个小人,就看这次你怎么做了。”王大卞听后忙说:“我一定照你说的去做。”王大卞到韶州后,不计旧怨,不摆架子,努力与朱新仲结好,过了二年,二人相处和好。这大概是因为他们二人原来关系就不错。过去我陪侍张子韶闲谈,听他说到这些,故追记于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0
你不认识你自己的“本心”(自性),你再怎么学法也没有用处!倒过来说,你如果能识得本心,见自本性,怎么样呢?“即名丈夫、天人师、佛。”那你就是“大丈夫、天人师、世尊……佛”了。
第2个回答  2020-05-02
第3个回答  2013-02-26
两天后我会给你,刚开学,有些忙。静候佳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