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给逝去的亲人烧纸祭祀是值得传承的民俗文化吗?

如题所述

烧纸祭祀属于传统祭祀模式。烧纸钱起源于中国原始时期祭祀祖先的习俗。原始祖先祭祀的习俗是哀悼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家族。有一种传统是“事死如事生”。当一个人死的时候,他应该被当作活着的人对待,所以有一种给他钱来享受的方法。


人类一万两千年前以来的文明史是从祭祀文化开始的。在悠久的浮梁古代祭祀活动有易、巫、医及农事内容包含在内,一年有八次,年头开春的第一次祭祀活动就是万木回春的农历三月开始的前三后四天,将“节气”与“节俗”融为一体方为节日,这是史料上最早的清明节这一天活动的描述。


扫墓即是在亲友的墓前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哀思。在古代祭祀风俗十分盛行,时至今日仍有很大影响。扫墓即是祭墓、墓祭、墓祀、上陵、上墓、上冢、上坟、上食、祭扫等。后来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以清明节、中元节、送衣节为主的祭墓风俗。对这三个固定的日子,民间称为“三冥日”。随着时代的进步,由原来的烧纸变成现在的鲜花祭扫。云祭扫,代客祭扫等等。从文化、历史、理念、创新的角度,阐释网络祭扫作为时代产物和推动殡葬改革,逐步带动传统祭祀模式的转型与发展,时代正在推动祭祀模式发生转型。


这是一个民族的执念,刻在灵魂深处,就如同吸食鸦片,很难戒掉。我们不是这样去做,仿佛总有一种失落感,就如同基督徒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士,不去做礼拜,就深感罪孽深重一样。焚烧纸品祭祀先人,就如同端午要吃粽子,中秋要吃月饼,是一种约定俗成,粽子和月饼在不断改良,口味越来越多,所以祭祀用的纸品也在增多,美女手机皆可烧了现代人不吃月饼和粽子的很多,但还是一样的过端午和中秋节,并且一样的有仪式感,同理祭祀先人,烧不烧纸品,不是根本问题,仪式感才最重要。如果哪天连仪式感都没有了,那么这个习俗就彻底完了,就如同远古的殉葬,或者才消亡不久的祭天。



所以,该消失的自然会消失,该来的自然会来,我们不必去说人心不古,丢弃传统文化,社会毕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今天的一些日常行为,可能在若干年以后,也会成为后人眼中的迷信。总之,我个人认为祖宗之法可变,但祖宗不可忘,我们会去向何方不可知,也不可问,但从哪里来还是得明白!所以,我在中元时候,还是要烧点纸品给先人,算是告知先人我还记得他们,而制造的一点仪式感吧,因为,在那一缕轻扬的青烟中,我似乎能看到以后,也算是迷信吧!毕竟,民俗文化遗产的这个包袱太大,一个人是扛不住的,哪天大家都扛不住的时候,让韩国人去申遗或专家去抢救得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5
其实不是一个值得传承的民俗文化,主要是因为中国每年因为烧纸祭祀,然后烧毁了大片森林,或者是烧毁了很多的建筑。所以这样的一个举动是错误的。
第2个回答  2021-10-05
是的。也是当地的民俗文化,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真的非常的重情重义,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文化传承。
第3个回答  2021-10-05
是的,中国人给逝去的先人烧纸祭祀确实是值得传承的民族文化,因为人们的生活不能忘本,也不能够忘记自己逝去的亲人。
第4个回答  2021-10-05
我觉得这种习俗也算是值得传承的,民俗文化毕竟也是从古人那边流传下来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