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说话有分寸?

如题所述

1. 不过度倾诉。
倾诉是一件愉悦自己而消耗别人的事。
因为高质量的倾听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成本,比如:
你需要持续地给予对方共情,理解他的情绪,给出正面的反馈,甚至为了让他感到舒服,你还要忍住自己的建议欲,因为当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的往往不是建议,而是安慰。
所以,在与对方交流的时候,切忌自己一直倾诉,让别人一直倾听。
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自己说一会儿,让对方说一会儿,这样双方都有付出和回报,能够达成一种平衡。
2. 不强行分享自己的观点
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如果我们真的关心别人,就要尊重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允许他选择他自己喜欢的东西。
如果他不喜欢吃肉,你就不要一直强调吃肉的必要;他对中医不信任,你就不要一直推崇中医的好;他觉得要自己可以适当休息,你就不要一直在后面催着说年轻人要努力;自己觉得很幸福,就不要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评判。
很对人都会以“我是为你好,所以才把我认为好的东西分享给你”这样的观点来对待别人,但其实这种逻辑是非常强势和主观的。
因为你认为好的,别人并不一定认为好,相反,你认为别人不幸福,但其实人家自己已经很知足了。
3. 不探问别人隐私
隐私这种事情,不是问不出来的,想告诉你的,自然会告诉你,不想告诉你的,再问也没有用。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会经意或不经意地问别人一些涉及到个人边界的问题,比如问别人多大了,问别人一个月赚多少钱,问家里父母是干什么的,这些问题对某些人而言无所谓,但是有些人就会认为被侵犯了,会感到不舒服。
所以,在没有确定把握的时候,请控制一下自己的好奇心,避免问一些可能涉及到个人边界的问题,等到接触的久了,对方可能自己就说了。
4. 不轻易自我暴露
除了不要过意关注对方的隐私,有时候太过于暴露自己也同样会引起对方的不舒服——我和你还没有熟到那个份儿上呢,你干嘛和我说这些?
比如,有个人性格大大咧咧的,第一次和别人见面,为了让双方尽快熟络起来,就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交代了,然后拍着对方的肩膀,说:“哥们,你也说说你呗?”
这样的要求,其实就有点突兀了,在别人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这样做,其实是在给对方施压。
这时候如果对方不说,这人可能就会觉得不够朋友,如果也分享了,那自己心里其实不情不愿。
所以,起初的是够先不要自我暴露太多,先从试探开始,比如试探一下双方的兴趣是否一致,价值观是否互相认同等。
如果试探的结果是彼此都愿意进一步深入交往,这时候可以再慢慢推进话题的深度,一点一点自我暴露,直到双方成为无话不谈的深度密友。

最后,我们两年学说话,要用一生学会闭嘴。若你所说的不能比沉默更有价值,更令人心神愉悦,选择闭嘴不言才是聪明的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一、不向他人过度倾述自己的负面信息

倾述和倾听是有很大区别的,倾述是你主动向别人表达信息,甚至可能是负面信息。倾听则是换成你在接听别人的信息。

不要向别人过分的倾述负面信息,这就有点像倒垃圾,你把不好的负面巴拉巴拉说一通,把内心的不愉快全都表述出来,自己感觉轻松了。但是,殊不知你的这个负面情绪的倾述却会影响到倾听人。

作为倾听者,他是很累的,接收了你这个负面的情绪,他要理解你,肯定你,然后还要给你反馈信息。要思考着怎么去开导你,这些都是很累的。

做到说话有分寸,一定是平等的交流,你一会我一会,你倾听我,我倾听你,大家都有轮流的话语权,双方都有付出,也都有回报,达到一个平衡,这样两个人都会感觉比较舒服。

做一个正面情绪的表述者,也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这才是我们交流的最好方式

二、照顾对方的感受

当你要表达一些信息给对方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对方的感受,看看对方对你表达的这个信息是否感兴趣,当感觉对方有意愿或者有兴趣听你表述的时候,你才可以顺着这个信息表达。

反之,一旦发现对方对你这个话题或者内容不感兴趣,一定要适可而止,适时的停止这个话题。

比如,你是学佛之人,一直在传达佛学知识,但也请你不要强迫他人学佛,强迫他人的宗教信仰。



所以,在你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对方的感受,不要只顾着自己意愿说,而不考虑对方是否有意愿听。

三、不该问的别问

特别是个人隐私这一块,不要强行去探讨和审问别人不愿透露的问题。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爱打听别人的八卦,询问别人的隐私,打听他人的收入。这点是非常不礼貌的。


四、学会引导他人的情绪

当别人在表达负面信息时,你要明白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你要用你的语言来打消对方的负面情绪,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让对方走出负面情绪,心甘情愿的按照你的想法走,产生积极正面的回应。

说话有分寸,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


五、尊重双方关系

如果你们交流双方是普通朋友,那么就说普通朋友该说的话,如果是同事或者上下级关系,那么就请说工作相关的话语。

不要过多的表述不符合你们关系的话语,甚至妄加揣测别人的话语。

简答来说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做一个说话有分寸的人,一定能让你过得更好。

第2个回答  2020-10-05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别人。不是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适合开玩笑,或者知识储存足够来正确理解你说的话的。

2、多练习,比如说平时没事可以自言自语或者亲近的人对话,让他多给你指导和反馈。说话是一门艺术,不仅要关注它的语言内容,还有你的语气、表情、动作,都会影响说话的的效果。

3、多观察身边说话有分寸的人是怎么说话的。想想如果是你,相同情况下你会怎样说,和他的差距。

4、多实践,多犯错,多总结。

谢谢,希望可以帮到你,加油!

第3个回答  2020-10-05

对孩子讲话的分寸
家长对孩子说话总爱用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稍微不慎就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不要说你不如谁家的某某这种话,你可以说你这次做的比上次做得好。相反,家长也不宜夸张,说你是这世界上最棒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话,这种话会把孩子宠到天上,摔下来时的感觉可想而知。

对陌生人讲话的分寸
当你第一次和陌生人接触时,首先有个礼貌的问候是合理的,如:你好,麻烦你等等,如果找人办事需要自我介绍就简单地进行一个介绍,切记不要长篇大论地自报家门,剩下的就是随机应变了,注意说话的方式及语气要有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73664礼貌,不该打听的不要冒昧打探。

催促别人的讲话分寸
催促别人办事的时候语气稍微重一些就会使对方产生不悦的情绪,所以语气一定是恳请的,而不是责问或者质问,比如:你到底帮不帮这个忙,你怎么还不办这件事啊;另外,不要频繁催促使对方有压迫感。

回答别人的讲话分寸
找你办事的人向你提问,你回答问话时,对的可以直接回答是,对等等,这里主要是回答不对的问话时,不应该直接给对方否定的回答,应采取委婉的方式,比如,这个问题难说,我再考虑考虑。综上所述,回答别人的问话不要说的太死,太肯定,也不要直接否定,如果问话人一直唠叨,可以找借口终止谈话。

求别人办事的讲话分寸
求人办事首先态度要诚恳,就算关系亲密也不要说你一定要完成之类的话会让对方有强人所难的感觉。如果对方不确定,可以说麻烦过两天给我个消息这样的话。

对长辈的讲话分寸
对长辈说话一定要尊重长辈,不可玩笑长辈,说到高兴之处老张,老李的称呼是大忌,这样会让人觉得做晚辈的目中无人,没有长幼尊卑。

对老师的讲话分寸
现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的年龄相仿,尤其是大学老师,但切记不要和老师称兄道弟,应该尊重老师像尊重自己的长辈一样。

第4个回答  2020-10-05

1.不打探他人的隐私。包括感情问题,薪资,家庭情况。这类问题如果对方和你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他愿意,会告诉你的。

2.遇到朋友倾诉,请倾听,不立即给意见。做一个在恰当时候给出回应的倾听者。适度地表达感同身受,并安抚倾诉者的情绪。如果倾诉者需要你给建议,你可以理性地分析当前状况,帮助倾听者梳理清楚自己的需要。把选择交给倾诉者来做。

3.和人沟通时,认真听,认真回应。边听边看着对方的眼睛,以示真诚,不敷衍不附和。

4.在表达请求时,请多用问句。亲密的人之间也建议这样做。

5.人后不议论人的缺点。觉得对方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向本人真诚的提出来。

6.与人沟通,尝试换位思考。说话前多思考一会儿,再表达。思考的过程会平息你不好的情绪。

7.说话表达的时候,不对他人特征进行的评判(特别是在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比如,“胖子”、“瘦子”、“土”、“矮”、“秃顶”这类标签让人感到非常不善意。你可能心里是想这样表达的:“体型有些壮”、“身体比较单薄”、“为人质朴”、“个子不太高”、“他有些脱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