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新能源陷“边建边弃”怪圈?

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弃风弃光,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装机总量,我国新能源越来越陷入“边建边弃”的怪圈:长期存在的输送消纳问题不仅没有缓解,近两年反而更加恶化。“边建边弃”的背后,是我国新能源过剩的危机,庞大的投资在广袤的原野里晒太阳。

中国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确实取得骄傲的成绩,这些年中国的企业有很大一部分实现自动化生产,而且已经逐步的向全国范围内发展。大家知道中国的机器人研究取得很大的进步,现在得到世界各个国家关注,这是中国科学研究的进步,更是中国技术向世界进军的一个好消息,对此我感到很高兴。

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为了提高社会的能源节约,为了保护中国的环境,这几年国家开始提倡新能源的建设,随着国家的政策出台,需要地区开始大幅度的新能源投资和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新能源方面确实有很大的进步,新能源的技术在很多地方得到发展和提高,为环保做出一定的贡献。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最近有消息说中国新能源现在出现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一边建设,一边放弃,造成这个奇怪的现象,我觉得就是发展的速度太快,造成技术方面的不成熟,继而只能放弃那些已经不能在使用的部分,这对于中国新能源来说,真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也引起大家的反思。

新能源其实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更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建设,有些个别的地区和企业,为了所谓的业绩和政绩,开始盲目的建设一些新能源工程,但是因为自身的技术不够,或者是规划不合理,造成根本没有办法使用,这样的话自然需要放弃,可是放弃就意味着失败,这些人就需要建设。

这样的一个循环,是造成一边建设,一边放弃的根本原因。如果国家不进行调查的话,任由这些事情继续发展,那么会有更多的资金被浪费在无用功的事情之上。希望国家应该调查这些事情,对于有责任的相关人员,要依法查处他们的责任,有违法行为的更要严肃处理,这样才可以压住不正之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06
新能源建了又废弃这事让我想起过去上海搞得磁悬浮列车,搞完压根没怎么运营也给废弃了。为什么呢,因为发现高铁完爆磁悬浮。很多时候这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但在中国就显得特别突出。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我们,什么都希望能和世界一流搭边,哪怕是马桶的抽水系统。但是我们也要认清现实,像新能源的开发方面,我们总是好心做坏事。

在没有充足的准备之下就贸然地进行新能源上的建设,其结果也就是建了就废。中国对于新能源有着极高的需求,这点没错,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怎能对于能源没有需求。但是我们往往只看到了需求而没有看到需求背后的可行性。能源的供应不是一个简单的供求关系,其中要考虑的不仅有量的问题,还有持续性的问题。其中就包括运输以及供应上的分配。不解决能源的分配与运输,最后的结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

中国缺能源,也有科技实力让我们去开发新能源。但关键的问题却往往是能源有了,但它去不了它该去的地方。中国最缺能源的地方无疑是大西北,但在大西北能源的供应发展情况却远不如东南部沿海地区。

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方得到的发展机会远远少于已有着颇为完善的能源供应条件的地方,这不无讽刺。所以我想这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划重点,让能源供应设施去往它该去的地方,让真正对能源有匮缺的地方去获得能源。这才能够真正地解决中国的能源供应问题。也是新能源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