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逼民反,西汉末年的大规模起义叫什么?

如题所述

西汉末年的大规模起义叫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在西汉末年爆发的一场农民起义,当时因为西汉末年王莽想要改朝篡位而引起的战争。王莽在位的残酷压榨,加上一连串的天灾,逼得农民走投无路,纷纷起义。东方和南方都有大批的农民起来反抗官兵。

公元17年,南方荆州(今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湖南西部)闹饥荒。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有两个有名望的人,一个叫王匡,一个叫王凤,出来帮助农民,受到农民的拥护,大家就公推他们当首领。

王匡、王凤就把这批饥民组织起来起义,他们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作为根据地,攻占附近的乡村。不到几个月工夫,这支起义军发展到七八千人。

王莽派了两万官兵去围剿绿林军,被绿林军打得大败而逃。投奔绿林山的穷人越来越多,起义军增加到五万多。

第二年,绿林山上不幸发生了疫病,五万人差不多死了一半。还有一半只好离开绿林山,后来分作三路人马——新市兵、平林(在今湖北随县东北)兵和下江(长江在湖北西部以下叫下江)兵。

这时候,另一个起义领袖樊崇带领几百个人占领了泰山。不到一年工夫,就发展到一万多人,义军一直打到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在青州(今山东中部)和徐州(今江苏北部)之间来往打击官府、地主。

樊崇的起义军很讲纪律,规定谁杀死老百姓就要被处死,谁伤害老百姓就要受罚。所以,百姓能拥护他们。

公元22年,王莽派太师王匡(和绿林军中的王匡是两个人)和将军廉丹率领十万大军去镇压樊崇起义军。樊崇作好准备,跟官兵大战。为了避免起义兵士跟王莽的兵士混杂,樊崇叫他的部下都在自己的眉毛上涂上红颜色,作为识别的记号。这样,樊崇的起义军得了一个别名,叫"赤眉军"。

扩展资料:

在西汉时期,刘邦建立了汉朝,大肆分封有功之臣,一口气分封了八位异姓王,但是又很迅速的将异姓王全部消灭,之后就分封其宗亲为王。

在汉景帝时期,西汉王朝发生了七国之乱,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比较大型的王朝内部战争,从这件事中,统治者看到了诸侯存在的弊端,于是在汉武帝时期开始施行推恩令,从而逐渐削弱诸王侯的势力,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政策,成功的解决了诸王侯这个不稳定的因素。

西汉末年同样是群雄割据的局面,那个时期在王莽的新朝覆灭后出现了“六帝三王”的奇观,那个时候的天下或许并不比东汉末年的三国纷争差多少,只不过刘备不是刘秀,没能一统天下再创光武帝那样的辉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林赤眉起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西汉末年的大规模起义叫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在西汉末年爆发的一场农民起义,当时因为西汉末年王莽想要改朝篡位而引起的战争。王莽在位的残酷压榨,加上一连串的天灾,逼得农民走投无路,纷纷起义。东方和南方都有大批的农民起来反抗官兵。

公元17年,南方荆州(今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湖南西部)闹饥荒。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有两个有名望的人,一个叫王匡,一个叫王凤,出来帮助农民,受到农民的拥护,大家就公推他们当首领。

王匡、王凤就把这批饥民组织起来起义,他们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作为根据地,攻占附近的乡村。不到几个月工夫,这支起义军发展到七八千人。

王莽派了两万官兵去围剿绿林军,被绿林军打得大败而逃。投奔绿林山的穷人越来越多,起义军增加到五万多。

第二年,绿林山上不幸发生了疫病,五万人差不多死了一半。还有一半只好离开绿林山,后来分作三路人马——新市兵、平林(在今湖北随县东北)兵和下江(长江在湖北西部以下叫下江)兵。

这时候,另一个起义领袖樊崇带领几百个人占领了泰山。不到一年工夫,就发展到一万多人,义军一直打到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在青州(今山东中部)和徐州(今江苏北部)之间来往打击官府、地主。

樊崇的起义军很讲纪律,规定谁杀死老百姓就要被处死,谁伤害老百姓就要受罚。所以,百姓能拥护他们。

公元22年,王莽派太师王匡(和绿林军中的王匡是两个人)和将军廉丹率领十万大军去镇压樊崇起义军。樊崇作好准备,跟官兵大战。为了避免起义兵士跟王莽的兵士混杂,樊崇叫他的部下都在自己的眉毛上涂上红颜色,作为识别的记号。这样,樊崇的起义军得了一个别名,叫"赤眉军"。

扩展资料

起义背景:

西汉末年,封建统治阶级和官僚地主疯狂地兼并土地,贪官污吏巧取豪夺,加紧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逼得农民难以得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大地主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就把政治野心家王莽抬出来,打着改革政治的招牌欺骗群众。王莽乘机发动宫庭政变,夺取汉朝政权,改国号为“新”。

王莽上台后推行一条反动路线。在政治改革的招牌下,大搞复古倒退活动。在“收复绝属,存亡续废”的旗号下,大封诸侯王,复辟分封制。

他以禁止土地和奴隶买卖为借口,宣布“王田私属制”,即按井田制的规定,把土地收归国有,更名为“王田”,把私人奴隶改名为“私属”,实际是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恢复了奴隶主既占有土地、又占有奴隶的井田制,要把汉代的封建社会拉回到西周时期的奴隶制社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绿林赤眉起义

第2个回答  2019-10-02
  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新莽时期一般仍然作为西汉末)
  主要起义军:

  绿林军[ 天凤四年——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为新朝末年最大最重要的一支起义军。
  新朝末年,因为王莽新政的失败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当时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兄弟常常为饥民打抱不平,因此获得了新市一带民众的拥戴。天凤四年,王匡、王凤兄弟聚集饥民,发动武装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东北)为基地,被称为“绿林军”。绿林军起义之后,荆州一带纷纷响应,从者甚众。新朝地皇二年(公元21年),绿林军击败荆州官军,杀了州牧,队伍急速扩大。绿林山中大疫,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西入南郡称下汀兵;一路北上南阳称新市兵,并与另一支起义军平林兵会合。其中新市兵在南阳收纳了南阳人刘演,刘秀兄弟。新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恢复汉的国号,建元“更始”。接着绿林军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东北)、郾县(今河南郾城)等地,并派兵进攻宛城,王莽遂派王邑、王寻率兵反扑,结果爆发了著名的昆阳之战。最后王寻被杀,新莽军主力被消灭。绿林军随即兵分两路进攻洛阳和武关。更始元年(公元23)绿林军攻取长安,王莽被杀死。同年10月刘玄北都洛阳。当时赤眉军曾打算与刘玄联手,但是被刘玄回绝。次年,刘玄移都长安后,起义军发生内讧。刘玄杀害起义将领,王匡等被迫率众归附赤眉军。同时,刘玄错误的将刘秀派到河北去招抚其他势力,结果放虎归山。更始二年,赤眉军分两路进攻更始政权。次年会师弘农(今河南灵宝北),进至华阴时立西汉宗室刘盆子为帝,年号建世。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攻占长安,刘玄投降,不久被绞杀。绿林军自此覆灭。

  赤眉军[ 天凤五年——建武三年(公元27年)],为新莽末年另一支较大规模的起义军。
  新莽末年,天下大饥,尤其以青州一带最为严重。天凤五年,琅琊(今山东诸城)人樊崇在莒(今山东莒县)率领100多名饥民起义,得到青、徐(今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等州饥民响应,队伍发展到数万人。他们约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因把眉毛染成赤色以免作战时与乱军相混,故称为“赤眉军”。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莽派太师王匡。(王莽侄)、更始将军廉丹率10余万大军镇压赤眉军,在成昌(今山东东平东南)为赤眉军所大败。廉丹战死。后赤眉军转战于兖州(今河南省东部)一带。更始元年,樊崇听闻绿林军已破长安,本欲去与其联合,但是不料被刘玄拒绝。不久绿林军即发生内乱,王匡率部出逃,投降赤眉军,使得赤眉军力量大增。更始二年,赤眉军分两路进攻更始政权。次年会师弘农(今河南灵宝北),进至华阴时立西汉宗室刘盆子为帝,年号建世。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攻占长安,刘玄投降,不久被绞杀。这时,关中豪强地主隐匿粮食,组织武装顽抗。建武二年(公元26)赤眉军因粮食断绝退出长安。次年初,在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宜阳(今属河南一带)遭刘秀部围击,樊崇被迫投降刘秀。不久,樊崇等再次起义,旋即被镇压,赤眉军彻底瓦解。
第3个回答  2019-12-06
西汉末年的大规模起义是绿林赤眉军起义,就是因为王莽篡位之后,引起的造反
第4个回答  2019-10-02
绿林起义。绿林起义指的是中国古代新莽(也认为是包含于西汉王朝中)末的农民起义。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组织了以绿林山为根据地的武装起义,史称“绿林军”。与此同时还存在“赤眉军”的农民起义组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