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对强敌,勇者无惧?

如题所述

一个人无论多么伟大,相对于奔腾不息的历史而言都是渺小的。

对待强敌,要不逃避、不退缩,以勇者的心态和胆识去获得进取之力。

如果远方是梦想的天堂,眼前却是满路荆棘,要如何选择呢? 强敌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关键在于是否敢于向前。以屡败屡战的精神去挑战强敌,就能首先在精神上略胜一筹。有时候强手与强手的对决,不仅单纯是实力的比拼,还是胆量的对决、意志的对决。

孟子有一段著名的话,说明了艰难困苦与伟人成长的关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曾国藩认为自己一生中最长进的时候就是身处危难的时候,困境中正是磨炼人的时候,还能促进人多思考。

曾国藩一介儒生带兵打仗,起初都是败仗,输的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他把幕僚所写奏折上的“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由此可见其意志坚强。尤其是他曾经四次自杀未遂,其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败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他能够战胜自我,调整情绪,蓄气长志,“屡败屡战”的精神是他敢于挑战强敌的体现。

咸丰四年四月,曾国藩率军至靖港镇与太平军展开苦战。由于中了太平军的埋伏,湘军大溃,曾国藩为了免于败后受辱,竟跳江自尽,幸被随员们救起,后退到长沙。

吃了败仗的曾国藩没有气馁,重新招兵买马,造船配械,终于在六月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这时他又被石达开困在鄱阳湖无法突围,石达开使用火攻,将湘军一百多只战船烧得精光。此时的他更是痛不欲生,又一次赴水求死,自杀未果,黯然逃到南昌,受尽天下的冷嘲热讽。这一次惨败,被他称为平牛四大惭之一。

一次又一次的惨败使曾国藩灰心丧气,悲观到了极点,乃至蓬头垢足,不饮不食,跑到山上去写遗嘱。虽然他一败就要自杀的做法确有不当之处,但并非因为失望而如此消极,而是因为羞愤和自责,再加上他从小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为国捐躯、尽忠报国、舍生取义之类的思想,早已把他的灵魂浸透了,他早已经写了“死在沙场是善终”这样的诗句。所以他并不以此举为耻。

曾国藩说过,从他从戎那一天起,就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作为一个文人而勉为其难来带兵打仗,如果难以期望大成,那么但求自己一死,他的这种勇气与魄力值得佩服。曾国藩其实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有着普通人的种种缺点和弱点,他之所以能成为英雄,是因为他具有战胜失败、战胜自我的勇气与意志。

失败过的人都能理解一败再败、信心被消磨、郁闷无处发泄的心情。所以失败了,要允许发泄,允许郁闷,唯独不允许放弃。只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就迟早会获得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