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标准是什么?

如题所述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拓展资料

水质检测目的:饮用水主要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水质标准除有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外,还有微生物指标;对工业用水则考虑是否影响产品质量或易于损害容器及管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水质检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2

色度GB/T5750.4.1.1—2006

浑浊度GB/T5750.4.2.1—2006

pH GB/T5750.4.5.1—2006

臭和味GB/T5750.4.3.1—2006

肉眼可见物GB/T5750.4.4.1—2006

余氯GB/T5750.11.1.1—2006

二氧化氯 GB/T5750.11.4.4—2006

溶解性总固体GB/T5750.4.8.1—2006

总硬度GB/T5750.4.7.1—2006

氯化物GB/T5750.5.2.2—2006

硫酸盐GB/T5750.5.1.2—2006

硝酸盐GB/T5750.5.5.3—2006

锌GB/T5750.6.5.1—2006

锰GB/T5750.6.3.1—2006

铜GB/T5750.6.4.2—2006

铁GB/T5750.6.2.1—2006

铅GB/T5750.6.11.5—2006

铬GB/T5750.6.10.1—2006

砷GB/T5750.6.6.1—2006

水质检测标准

镉GB/T5750.6.9.2—2006

铝GB/T5750.6.1.1—2006

汞GB/T5750.6.8.1—2006

硒GB/T5750.6.7.1—2006

氰化物GB/T5750.5.4.2—2006(目视)

氟化物GB/T5750.5.3.2—200

氨氮GB/T5750.9.1—2006(目视)

三氯甲烷GB/T5750.8.1.2—2006

四氯化碳GB/T5750.8.1.2—2006

亚氯酸盐GB/T5750.10.13.2—2006

耗氧量GB/T5750.7.1.1—2006

挥发性酚(挥发酚-4-氨基替吡啉)GB/T5750.4.9.2—2006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GB/T5750.4.10.1—2006

菌落总数GB/T5750.12.1.1—2006

总大肠菌群GB/T5750.12.2.1—2006

耐热大肠菌群GB/T5750.12.3.1—2006

大肠埃希氏菌GB/T5750.12.4.1—2006


水质检测PH标准

水质检测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水质检测标准及水质要求的完整制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基本概述

    pH值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活度有关,在稀溶液中氢离子活度与氢离子浓度相等。pH值反应了溶液中各种溶解性化合物达到的酸碱平衡状态,主要是二氧化碳、碳酸氢盐、碳酸盐的平衡。温度对该平衡的影响较大,在纯水中温度提高25℃,pH值下降约0.45。

    在水处理过程中,氢离子浓度会有变化(氯化作用减低pH值,软化水质提高pH值)。输水过程中,水pH值与水中其他物质(气体、胶质、带电或不带电物质等)联合作用侵蚀管网内壁,而碳酸钙沉积在管网中可阻止水中氧气直接接触管壁而防止侵蚀发生,因而通过改变pH调节碳酸盐做酸氢盐平衡可防止管网腐蚀。

    微生物对于pH值的适应生长范围是比较广的。管网内壁微生物生长形成黏质,同样也有防止氧气接触管壁的作用。但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局部pH值降低,引起局部腐蚀性增强。pH值为5.5~8.2时最适合铁细菌的生长,铁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形成“红水”。pH值也会影响其他水质指标。pH值低于7时,被硫污染的水因生成硫化氢而散发臭鸡蛋味化学作用因趋向三氯化氮的生成而产生令人厌恶的刺激性味道。pH值提高,水会产生苦味,色度会增加。pH值还影响水的混凝、沉淀、过滤,从而影响水中的杂质含量。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

人体健康与pH值的直接关系是不明确的,但pH值可通过影响其他水质指标及水处理效果而影响健康。pH值在6.5~9.5范围内并不影响饮用及健康,但pH值过低会腐蚀水管,过高会使溶解盐析出、降低氯化消毒作用。据调查,我国绝大多数天然水中pH值范围在6.5~8.5之间,故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pH值范围在6.5~8.5之间。

参考资料

中国水利网: www.chinawater.com.cn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07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扩展资料。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08

浊度:1NTU;PH:6.5-8.5;水温: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溶解氧:饱和率 90% (或7.5);溶解性总固体标准: 1000mg/L。

扩展资料:

水质常规五参数简介

1、水的溶解氧参数

它指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量。大多数水生生物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和生长。

2、水的温度

温度是水分子平均能量(动力学)的量度。它是以摄氏度或华氏度的线性度量来测量。这是最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温度影响水化学和水生生物的功能。

3、水质电导率/盐度

固体以溶解的形式在水中找到。因此溶解在水中的盐影响了正负离子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水中电导率的变化。

4、水的pH值

通过它可以初步的判断水质的变化。

5、水质浊度

其中藻类悬浮的沉积物和有机物质颗粒可以使水变得浑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GB5749-2006



第4个回答  2020-06-01
水质检测标准
镉GB/T5750.6.9.2—2006
铝GB/T5750.6.1.1—2006
汞GB/T5750.6.8.1—2006
硒GB/T5750.6.7.1—2006
氰化物GB/T5750.5.4.2—2006(目视)
氟化物GB/T5750.5.3.2—200
氨氮GB/T5750.9.1—2006(目视)
三氯甲烷GB/T5750.8.1.2—2006
四氯化碳GB/T5750.8.1.2—2006
亚氯酸盐GB/T5750.10.13.2—2006
耗氧量GB/T5750.7.1.1—2006
挥发性酚(挥发酚-4-氨基替吡啉)GB/T5750.4.9.2—2006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GB/T5750.4.10.1—2006
菌落总数GB/T5750.12.1.1—2006
总大肠菌群GB/T5750.12.2.1—2006
耐热大肠菌群GB/T5750.12.3.1—2006
大肠埃希氏菌GB/T5750.12.4.1—2006
水质检测PH标准
水质检测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水质检测标准及水质要求的完整制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