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当年的清军入关,那么中国现在是什么样子?

没有当年剃发易服,中国至今会不会保留男人留长发的传统?

  关于清军入关的评价和定性,一直是敏感且极富争议的历史话题,无论是当时的明末清初还是如今的21世纪。首先必须指出,明与清在当时是两个敌对国家,不仅存在被清人强行认定的疆界,两国民众也存在难以逾越的心理界限。这不是高唱各民族一律平等或满汉同属中华民族一员而能抹杀的历史事实。两国疆界是从努尔哈赤后金以来就与明朝划分 并不断变化着的,双方民众也视对方为外族、外国,界限分明 。
  所谓“清进行的战争就是为中国统一的战争”的说法,是以现代史观去僵硬栽量历史的结果。相比之下,这样的看法更符合实际,如:“统一以分裂为前提,统一战争是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矛盾尖锐化引起的战争。这个简单的道理,只要看秦、西晋、隋、北宋、元等历次统一的历史就不难明白。战争在阶级社会中是常见的现象。凡发生战争,必存在矛盾对立的双方或多方,存在短暂的‘分裂’,其中任何一方无不想消灭对方和其他各方。如果这可以定为统一战争,则国内任何战争都是‘统一战争’,这岂不滑稽?明末社会阶级矛盾很尖锐,导致明朝统治被推翻,出现易代的形势,但国家并没有分裂。一定要说有分裂,就是清人自称建国。然后,清人又来进行‘统一战争’,实现武力‘统一’。这样弯弯绕式的解释,有点嘲弄清朝建立的历史,并不可取。清兵入关后进行的战争,是明末以来明清战争的继续,是明清易代斗争全过程的后一部分,是镇压抗清起义和复明运动,大规模推行民族压迫、奴役措施,夺取全国统治权的战争。” 见仁见智,确实更具说服力。
  明清易代的研究,是明清史学界尤需通力合作的课题。首先,明清易代过程的描述,许多史实尚需深入稽考。其次,对易代斗争的性质,学界认为歧异颇大,如对清军入关、清初战争的性质、清朝统一等问题,都存在不同看法乃至激烈争论,需要上推下延,综合明清两代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之前,对许多重要问题的争论,都不容易得出共识。
  至于在讨论中使用“统一中国”、“中华民族”等现代流行的大字眼,以冠盖、衡量、讨论一切历史问题,更不妥当,至少不符合严肃学术研究的规范。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着容易做起来却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09
应该是会的吧
晚明经过那阵阵痛 熬过去应该会发展起来
至少明火器发达,不会出现鸦片战争的事情

到现在么,也许会是君主立宪制吧(让溥仪继续做皇帝,恐怕汉人不会答应了,所以他只能打酱油去了)老朱家 大概还能接受吧

领土方面,明军不争气的话,就难说了,毕竟新疆,内蒙外蒙当是都是清军打下来的,不在明管制之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2-11
不会保留。
中国是什么样子?这个真不知道,如果没有清军入关,那就是李自成和老朱家抢土地了,清军在关外眼巴巴的看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想象力差)
第3个回答  2013-02-11
不会,社会在进步,小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