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

如题所述

一、前制度化教育:最早的在生产生活中的教育,到奴隶社会后逐渐出现的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都称为前制度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形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主体确定,出现了以教育作为职业的教师;


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学生出现(统治阶层);


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5、由以上要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二、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三、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形态(其实也是一种具有客观存在的教育形态),它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的,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组织化行为,是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高度一体化的“教育”,如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观念、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理念。

拓展资料: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随着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制度化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已近渗透到社会的各角落各方面。制度化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政治、文化乃至个人的发展的影响,已近为社会所普遍接受。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表现为社会组织由非正式系统发展到正式系统、社会制度从不健全到健全的过程。制度化的具体过程可概括为:

①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通过宣传教育,促使群体与组织的成员认清其利益,树立一致的价值取向,建立规范体系,加强个人对组织的认同,并将其人格融合于组织之中,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②制定规范。共同的价值观需要有规范来支持。根据共同的价值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把人们的行为纳入相同的固定模式之中,它注重的是标准的普遍性而不是特殊性。

③建立机构。规范的实施要由组织机构保证,制度化过程也是组织机构建立和健全的过程。

在政治研究中,制度的核心含义就是指由宪法规定而创设的机构。制度分析假定各个组织行构着其成员的行为,制度化则是指各个组织借此而获得这种影响力的过程,制度化(影响其成员)的手段包括创设明确规定的角色(例如通过提出期望的方式)、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共享的文化以及控制行为的各种规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1、前制度化教育

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主体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形态(其实也是一种具有客观存在的教育形态),它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的,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组织化行为,是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高度一体化的"教育",如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观念、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理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23

1、前制度化教育

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主体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形态(其实也是一种具有客观存在的教育形态),它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的,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组织化行为,是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高度一体化的"教育",如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观念、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理念。

第3个回答  2015-04-11
一、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二、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在19世纪下半期已基本形成。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学校一般应具有以下条件:1、严格的入学规定;2、修业年限的规定;3、分年级教学;4、有明确的课程要求;5、有严密的管理制度;6、有较为固定的专职教学人员;7、有较为固定的教学场所。
三、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形态(其实也是一种具有客观存在的教育形态),它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的,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组织化行为,是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高度一体化的“教育”,如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观念、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理念。
第4个回答  2020-11-06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