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制管理的定义

如题所述

积分制管理定义:简单的说,就是用积分(奖分和扣分)对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并用软件记录和永久性使用。  通常人们所说的积分制管理是指把积分用于对客户的管理。我们今天所讲的积分制管理,是指把积分制度用于对员工的管理。在一个企业,以积分来衡量人的自我价值,反映和考核人的综合表现,然后再把各种福利及物资待遇与积分挂钩,积分高的员工可以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甚至解决将来的归属,从而达到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内容 一、人的能力
人的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学历、职称、管理人员的职务、员工的技术专长、个人的特长等等,如中专学历、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经理、主管、车间主任、班组长、骨干;平面设计师、会计师等等。个人特长:如上班讲普通话、会讲外语、能唱歌跳舞、做主持、会弹钢琴等等。这些都是员工个人拥有的,是反映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要素,员工只要具备这些要素,每个月都会得到一定数量的固定加分。这就是说员工所具备的才能,一进入公司就可以通过积分被认可。任何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国营企业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企业给的积分并不是很高,但员工的感觉特别好。
二、 综合表现
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因为有能力的人可以表现,也可以不表现,能力不强的人也可以有优秀的表现。例如:在工作热情方面,有的员工见困难就上,有的见困难就让;有的带病工作,有的无病装病;有的既怕脏又怕累,有的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在工作责任心、事业心方面,有的员工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对待,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工作认真负责,很少出现差错,上班不只是为了打工挣钱,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观;而有的员工上班只是为了钱,对公司的事漠不关心,人生没有目标,没有远大理想,更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在工作业绩方面,做了多少业务工作,都要与积分挂钩。在主动加班方面,员工每加班一天,根据职务、技能的差别,都可得到一定标准的积分,每加班一个小时都可得到2分的积分加分;每一项技术创新和每掌握一项新技术,都可以得到上千分的积分奖分。在关心公司方面,员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都可得到一定数量的奖分;员工为公司找人才,挖人才,根据人才的情况,可得到几百至几千分的积分奖分。还有员工做好人好事,拾金不昧、给灾区捐款、献爱心等等,都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积分奖分。员工参加公司的有益活动,如登山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网球比赛、吃西瓜比赛、吃桔子比赛、喝啤酒比赛等等,凡参加的员工,每次都可得到20分的积分奖分,得到名次的还有额外的加分。员工孝敬自已的父母,春节给自己的父母买了礼品的,还可得到上百分的奖分。总而言之,员工的各种行为和表现都可与积分挂钩。
三、全方位量化
全方位量化是指对每一个员工行为表现都要用积分进行360度量化考核。除了表现好的要给予奖分外,表现差的员工的各种违规行为、不良表现都要给予扣分。例如员工迟到、早退要给予相应的扣分,员工不戴胸牌、不穿工作服要给予扣分,员工下班未关电脑,员工卫生包干区不干净,员工不服从分工,员工旷工以及员工吵架、骂人、打架等都要给予相应的扣分。就连员工的思想也要进行量化,例如员工提出一个建议可得到20分积分奖分,骨干说公司坏话,可得到20分扣分。因为只有做到了全方位量化考核,其积分才能代表一个人的综合表现,才能被公司的全体员工和管理者认可,才能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
四、软件记录
积分制管理虽然原理简单,由于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因此又是一项极为复杂系统的管理工作。但由于开发了一套《积分制管理软件》,又使复杂的工作变得十分简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员工的学历分、职称分、职务分、技能分等固定积分,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由软件按时自动生成。同时,一部分个性化事件的奖分、扣分录入电脑后,软件自动分类,自动汇总、自动分部门、自动分阶段、自动排名次。同时,又用积分解决积分制管理增加的工作量,一般来说,不需要设专职人员,只需要配备兼职人员,100人以下的企业,每天一个人不超过1小时的工作量,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积分制管理工作,500人以上的企业,才需要考虑专职人员。
五、 永久性使用
积分录入个人的账户后,员工只要不离开公司,积分终身有效,使用后不减分不清零,多次重复使用后不作废。同时,积分的作用分为两类,一类是提前告知的,让员工提前知道积分有哪些作用,已经开始实施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5_1.与员工福利挂钩。在企业,员工涨工资无章可循,许多企业是员工要跳槽了,才是考虑给员工涨工资的时候。所以,有些员工想涨工资就打离职报告。这种方法是最被动的方法,老板钱也出了,但员工感觉很不好。公司把员工涨工资与个人的积分挂钩,员工的积分每增加1万分,就可以享有一次是否上涨工资的讨论机会。当然,能否上涨工资还要结合员工个人的基本表现等因素,例如个人的基本工资部分已达到最高标准了,哪怕有讨论机会,也不涨了。如果还有空间,又符合条件,每次可涨50元基本工资,特别是刚入职的员工,综合表现良好,积分高,那么工资也会涨的快一些。但要注意,积分与个人涨工资挂钩,但一定不能直接与个人的工资挂钩。
5_2.与旅游挂钩。一是出国旅游,每年有三个指标,经理、中层干部、员工各一名,积分最高者有资格参加,从香港、澳门开始,逐步安排到台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日本等,最后是美国。我们已经实行了6年,许多很年轻的员工,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已经几次出国旅游。二是国内旅游,每个部门都有员工参加。例如,2010年公司在年初宣布,每个部门一至六月积分最高的前三名员工到上海看世博会。7月上旬,公司一共安排了46名高分员工,大家到上海玩的非常开心,其他员工在公司应付日常工作,并且不能休息,否则,每天扣积分1000分,公司的工作也未受到影响。第三是周边一日游,也是与积分挂钩。当天去当天回。同时旅游中还带一位摄影师,回来做个电视专题片,公司没去的员工看了,也跟着一起感受快乐。
5_3.与年底奖金挂钩。2010年年底,公司从每个部门中选择一个最高分,然后又按照积分排名,按名次分发年终奖,最高分为6000元,依次为5000元、4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900元、800元……每个部门都有员工拿到年终奖。但每个人的积分名次各不同,奖金金额也不同,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把公司该发的红包公开发,激励效果特别好。当然,公司效益好了,每个部门还可以增加名额,增加奖金的标准,但无论怎样,就是不平均发放。
5_4.与春节发放物资挂钩。每年春节,大多数公司都要给员工发春节物资,但一般都是平均发,人人一样多。但在群艺,不是平均发放,而是按照积分排位,当年积分最高的前20位员工安排有苹果、梨、鸡、鱼糕、肉糕、花生、瓜子等等,中间的大部分员工两件水果,零分和负分的员工只有一件水果。这种方案打破了传统的平均分配,让激励的作用成倍增加。
5_5.与外出培训挂钩。凡积分高的员工,都是表现相对优秀和稳定的员工,所以,他们有资格享受外派培训,由公司开支,安排出去学习新的技术,当然,是要签定培训学习合同的。
5_6.积分转干股。干股就是指员工不需要掏钱,可以配发一定数量的股份,只要在公司工作,每年都可以享受干股分红。积分达到10万分以上,属于公司不可替代的技术人才、优秀的管理者,可以转一定数量的干股。2011年,一共转了21个人,每人5万至10万元,每年分红比例不低于6%,与部门的目标任务挂钩后,效益好的,还可以增加分红比例。
5_7.发放电动车补助。凡10万分积分以上的员工,个人买电动车,公司可补助1000元现金;如果不需要买电动车,购买苹果手机,可加领现金1000元。所以,员工中的苹果手机占有量高于本地区其它公司占有量。
5_8.发放汽车补助。积分达20万分以上的员工,可享有购小车补助的资格,购车金额在10万元以下,补助金额为1万元,购车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每增加1万元,购车补助标准增加1000元,最高补助为2万元。2011年,公司已有4人获得汽车补贴的资格。相对来说,员工买的车越好,老总心里越开心。
5_9.为高积分的员工买理财保险。积分达30万分以上的员工,公司为其办一份理财保险,公司每年交1万元,一共交10年,然后再等10年,该员工可领30万现金。年轻的员工可用于子女结婚,年龄大的员工可用于养老。但如果员工中途离职,使用权自动归公司所有,计划第一批办10个员工,第二批又从45万分开始,再办10人。采用这一方法,假如中途人才走了,带来的结果是员工实现了他的愿望,但老总也得到一笔意外的收益。因此有人认为,这不是留人才,是在拴人才。因为解决了员工的远期归属问题,达到了留人才的最高境界。
总而言之,高分人群可享受很多特殊的待遇,高分的人群参加员工大会还有人倒茶、可使用顾客专用的高档卫生间、可使用顾客专用的擦鞋机、可跟随老总外出坐飞机考察、参加展会等等。
六、 积分带来的福利未知
为什么是未知的,因为公司将来的发展和收益也是未知的。如果效益增加,公司随时都可以增加许多新的与积分挂钩的福利项目。例如,5年后最高分有可能奖励小车一辆,10年以后,最高分可奖住房一套,往往这些未知和悬念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当一个企业建立了积分制管理体系以后,克服了传统管理方法的许多弊端,解决了金钱不能解决的大量问题,增加了一个全新的激励资源。企业有了“积分”这根线,可以牵动员工的方方面面,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  一、增加了制度的执行力。  实行积分制管理以后,员工的各种违规行为都会被扣分,由于不是扣钱,员工感觉更人性,同时又能接收到处罚的信号且各种违规行为都可以处理,大大增加了制度的执行力。  二、满足了员工的精神需求。  员工上班不仅仅只是为了工资、奖金,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实行积分制管理以后,员工的积分越高,说明他们对公司的贡献越大,在公司的地位就越高,自我成就感就越强,特别是积分终身累计,不清零、不作废,永远有效,随着积分的不断积累,员工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  三、解决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弊端。  利益分配的平均主义是中小企业的一大弊端,各种福利平均分配,虽然皆大欢喜,但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实行积分制管理以后,员工的积分名次排位清清楚楚,相当于天天都在评先进,各种福利向高分人群倾斜。过去一些老板暗地里发一个红包,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传开后影响一大片人的积极性,变为会上公开发放,一个红包调动一大片人的积极性。  四、有利于留住人才。  中小企业留不住人才,是因为没有留住人才的筹码。有了积分制管理,解决了留人才的筹码问题,员工的积分越高,得到的好处就会越多,积分越高的人就越不愿意离开公司,从而解决了高工资、高奖金留不住人才的老大难问题。  五、有利于健康企业文化的快速形成。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习惯,企业的习惯就是员工习惯的整合。积分制管理用奖分培养员工的好习惯,用扣分约束员工的坏习惯,员工的习惯从一点一滴的行为抓起。通过不断地奖分、扣分,带来员工的行为和习惯的改变,健康的企业文化就会快速形成。  六、有利于节省管理成本。  为什么说积分制管理节省成本?因为积分不需要花钱购买,不需要审批手续,它是阿拉伯数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积分不直接与金钱挂钩,什么都讲名次(排名),待遇向高分人群倾斜,公司始终把钱花在刀刃上,节省了大量的激励成本。  七、不需要修改规章制度,改变流程。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体系,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都有规范的生产流程。实行积分制管理后,这些都不需要改变,只需要把奖分、扣分的标准融入到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中,就可以进入考核运行。  八、人性化,更易于接受。  积分制管理的核心就是让优秀的员工不吃亏,各种福利待遇向高分人群倾斜,员工的表现通过积分被认可,因此更人性化;将过去的扣钱变为扣分,扣分比扣钱更人性,员工易于接受;不需要对员工做过多的思想工作,通过奖分、扣分给员工信号,员工乐于接受。  九、解决了日常管理中的各种难题。  积分制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之中可以无限延伸、无限细化。例如把积分与质量管理挂钩,可以解决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种问题,快速地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态度挂钩,客户满意,当事人得到奖分,客户投诉,当事人被扣分,能够快速地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与卫生管理挂钩,企业的卫生状况马上得到改观;与会议纪律和积极发言挂钩,马上就有了健康的会议文化;与员工的加班加点挂钩,马上解决了员工不愿意加班的问题。  十、解决了家族式管理的老大难问题。  创业初期,家族式企业管理方式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族式企业的管理问题会越来越多。实行积分制管理后,公司的家族成员与其他员工一视同仁用积分考核,从根本上解决了家族式企业管理的老大难问题。  十一、公司规模大小都可以使用。  积分制管理这一方法不受企业规模大小的限制,因为三个人以上的公司可以通过积分排出名次,几千人、上万人的公司也可以分部门、分车间进行考核。小公司用这套方法把公司做大,大公司用这套方法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把企业做强。  十二、行业不同不受影响。  积分制管理方法各行各业都可以使用,因为管理上有90%是相通的,例如每个企业都希望员工主动工作、有创造性地工作,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是一样的。这套方法已经延伸到生产业、制造业、广告、印刷、美容美发、酒店、足疗等服务业、房地产业、医院、超市、商场、药厂、药店等各行各业。  十三、不受管理者文化水平的影响。  企业管理者的文化水平差异非常大,而这套方法原理简单,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加法减法,既好理解,又容易操作,不受管理者水平高低的制约。  十四、容易实施落地。  管理培训非常之多,许多管理方法理论性极强,听起来热血沸腾,回到公司却很难操作实施,没法落地。而积分制管理这套方法非常容易实施,并且时间越长,员工的积分越高,效果会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1
积分管理是基于胜任力管理理念的实践创新举措,根据既定的方法论将员工的胜任力水平进行累计评估和量化衡量,作为员工岗位晋升、职业发展的风向标,同时也是企业宣贯绩效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沟通平台。与其他管理创新举措不同,积分管理并不需要额外地增加执行成本和管理成本,所有的评估记录及量化衡量过程都与日常工作和日常已有的管理流程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有效的积分管理方法,通过积分法则的设计、积分体系的应用将企业内部原本割裂的各类员工记录有效整合起来,增大了信息利用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评估机制,是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有效举措。企业实践总结:积分管理在欧美已经有超过十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在中国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自己的团队中应用。其最大的吸引力在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员工评价效率。积分管理体系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提出了应用要求,在大多数企业完成了能力素质模型建设之后,往往束之高阁,缺乏实践应用的平台和方法,这是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积分管理是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典型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建设成果在管理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
第2个回答  2017-05-19
简单的说,就是用积分(奖分和扣分)对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并用软件记录和永久性使用。  通常人们所说的积分制管理是指把积分用于对客户的管理。我们今天所讲的积分制管理,是指把积分制度用于对员工的管理。在一个企业,以积分来衡量人的自我价值,反映和考核人的综合表现,然后再把各种福利及物资待遇与积分挂钩,积分高的员工可以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甚至解决将来的归属,从而达到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一、人的能力 二、 综合表现 三、全方位量化 四、软件记录 五、 永久性使用
第3个回答  2017-04-08
积分制管理是指把积分用于对客户的管理。我们今天所讲的积分制管理,是指把积分制度用于对员工的管理。在一个企业,以积分来衡量人的自我价值,反映和考核人的综合表现,然后再把各种福利及物资待遇与积分挂钩,积分高的员工可以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甚至解决将来的归属,从而达到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积分制管理的定义:简单的说,就是用积分(奖分和扣分)对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并用软件记录和永久性使用,目的是全方位调动人的积极性。
第4个回答  2017-08-05
积分制评论
“让优秀的员工不吃亏” “积分制让我快乐!”“快乐会议,快乐崇拜!” “积分制为我带来收益”以上是积分制在公。
司的口号 是不是很熟悉?和传销都一个套路但至此我认为具有一定的意义,一定时间里能够改变精神面貌,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积分制遇到的问题
1、数据记录量大,统计汇总较难。由于积分分为月固定积分、日常积分、创新设置积分项目等,每月固定积分由软件自动更新,日常积分需各部门、各小组,甚至每个人每天有人记录、有人汇总报给人资中心录入,同时也需要有监督,再加上每年甚至每月都有新增加积分项目,故而记录是最大难度之一;
2、新员工超越老员工较难。此方案虽然对留住人有帮助,但是对同等资历的新员工来讲就失去了优势,新员工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才能追赶。所以新员工想拿到一些奖项或福利相对较难,甚至会失去一定的积极性,也会促使前期员工的离职。
3、 执行标准不明,审核人弹性过大, 某些领导相互问候居然也能加分40.50, 普通员工辛辛苦苦加班数个小时,最终审核5分,仅仅能说明领导就能有高人一等权利么?
4 、同事之间纽带的疏远, 比如说,某A员工需要B的配合帮助 B就提出加分,否则给我滚蛋, A说,5分行不行?B给我滚远点, 公司本身就是个大团体,工作也是需要配合的, 积分制运行没有带来方便, 反而带来了人与人的间隙,降低了效率。
5、 装模作样,故作姿态, 其实这种人每个公司都有,本无可厚非 ,关键其做法甚是恶心 .互问早安,让座,帮助他人本 身就是社会公民的素质属性 ,这种事情不应奖分而得到满足, 更不应虚构而骗取积分 ,这种行为真的恶心。
关于奖励机制, 积分制的奖励机制企业设置过程中有一定弹性, 所有奖励的物品或者分值都是由人员确定的, 这就意味着,分超发造成贬值的可能,最简单的道理,以前100积分可以换个耳机,现在只能抵一次迟到。 关于收益与快乐 ,积分制并没有给员工带来什么好处,也不创造收入,并且耗费人力资源。 重要的地方要说三遍 ,积分制管理并不创造效益 ,积分制管理并不创造效益,积分制管理并不创造效益, 除了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之外,工资最近反而变低了,积分制就像给员工画了一个大饼, 在房贷车贷包围之中却还要说快乐,可能么? 任何管理没有效益,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人创造出货币就是为了统一价值尺度, 积分制量化注定失败 ,这公司也吃枣丸药!
当然,积分制也有积极意义 可以看出谁最虚伪。
结论,积分制管理没有太大的卵用 以上,是我对群艺积分制的感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