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地坑院详细资料大全

如题所述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陕州地坑院 外文名称 :SHANZHOU SILO-CAVE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 气候类型 :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区 占地面积 :23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 :夏季(5月—9月):8:30—20:00冬季(10月—5月):9:00—18:00 门票价格 :60元/人 著名景点 :民俗文化园、穿山灶、中华百家姓、百艺苑、马嵬驿·百味巷小吃街 别        名 :北营地坑院、天井窑院 建议游玩时长 :1-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全年
人文历史,建筑特点,营造技艺,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特点,主要景点,民俗与非遗,陕州剪纸,捶草印花,陕州澄泥砚,陕州锣鼓书,旅游信息,门票,交通信息,所获荣誉,

人文历史

德国飞行员卡斯特在1936年航拍的地坑院照片 据资料考证,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诗经》称为“陶复陶穴”,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著名建筑学家鲁道夫斯基就是根据这幅照片,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世界介绍了地坑院,书中刊载了4幅航拍的陕州地坑院村落照片。

建筑特点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营造技艺

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共分为四个步骤,可以简单通俗地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营造技艺既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方位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如今,像这样的村庄现存200多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的陕塬,陕州东据崤山关连中原腹地,西接潼关、秦川扼东西交通之要道,南承两湖,北对晋地锁南北通商之咽喉,是古来兵家的战略要地。崤山、函谷、雁岭分守三门峡的东、西、南三面,北面,一条天然屏障—黄河蜿蜒东行,晋、陕、豫三地依陕州为界居河而治。

地质地貌

陕州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峻西坦,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状。陕塬为原川区,本区黄土层厚约20米至70米,地面由南向北呈阶梯降落。海拔最低308米,最高为1466米,相对高差为1158米。

气候特点

陕塬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炎热、雨涝;秋季气候凉爽,雨水减少。

主要景点

民俗文化园 民俗文化园主要由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的地坑院组成,内设不同主题,全方位向世人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与此同时,景区还保留了许多未经开发的地坑院供游客参观,沿着陕塬的黄土寻找失落的地下古村落,使地坑院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 坑院内展示的民俗表演与非遗展示如捶草印花、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木偶戏、皮影戏、糖画、红歌表演、陕州特色婚俗表演等,体验互动性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自开业以来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周召分陕 西周时期(3100多年前),周武王姬发去世后,其子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陕”即陕塬,也就是陕州地坑院景区所在的张汴塬。周公治理陕之东,召公治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周公和召公在各自的辖区勤政爱民,为周王朝走向安定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周召分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等典故均由此而来。 穿山灶 穿山灶,是地坑院特有炉灶,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穿山灶的第一个火最旺,适合蒸煮,随着火力的逐步减弱,依次为炖、闷、保温的功能。 穿山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热能,非常节能,几个锅同时操作,非常高效。穿山灶虽然外观粗朴,但结构巧妙,功能强大,充满了地坑院人的生活智慧。 中华百家姓 中华百家姓展示了中文姓氏的图腾,上古时期,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后来不少图腾演变为姓氏。在原始人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脉上的统一性。 百艺苑 百艺苑仿古建筑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古韵悠悠,主要为旅游商品销售区。街道上家家户户门上黄底红字的长幡迎风飘扬,屋内摆放著工艺品、古董字画、金银玉器,一件件艺术品巧夺天工,意趣盎然。 马嵬驿·百味巷小吃街 百味巷小吃街引进陕西马嵬驿小吃街,集秦、晋、豫三省名优小吃一百余种,供游客尽享美味,小吃街旁五行院还设有陕州当地特色的“陕州十碗席”,它就地取材,经济实惠、荤素搭配、汤菜兼有、独具风味,让游客在游玩之余还能享受一把舌尖上的狂欢。

民俗与非遗

陕州剪纸

陕州剪纸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夏、周朝,剪纸作品取材广泛、构图饱满、造型生动、乡土气息浓郁,其中的黑色剪纸风格独特,是黄河文化的一个缩影。剪纸技艺传男不传女,自成一派,独具魅力。陕州剪纸被誉为“民俗奇葩,中原一绝”,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捶草印花

捶草印花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印染技艺,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把一种野生植物“芊棒棒草”采摘回来,夹在白棉布里摆放成花型图案,然后铺展在石头上,用木棒槌捶打出草的汁液渗印在白布,形成白底绿花的图案。有了这种技艺,朴素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陕州澄泥砚

陕州澄泥砚是我国历史上四大名砚之一,被皇宫列为贡品,曾于1914年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澄泥砚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光泽滋润的特点,为砚中一绝。 制澄泥砚

陕州锣鼓书

锣鼓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主要流行于河南三门峡陕州,所以人们把这一区域的曲种称为陕州锣鼓书。陕州锣鼓书为坐唱形式,开场前都要先奏一阵开场锣鼓,藉以制造气氛,当地的老艺术家们用豫西地方土语吹拉弹唱,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堪称中国的“架子鼓”、“爵士乐”,艺术价值非常突出。

旅游信息

门票

全价票: 60元/人次 适用人群: ①成人; ②身高1.5米以上(不含1.5米)儿童; ③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长者; 优惠票: 30元/人次 适用人群: ①高1.2米(不含1.2米)-1.5米(含1.5米)的儿童; ②60(含60周岁)-69(含69周岁)周岁的长者(凭本人有效证件); ③学生(凭本人学生证);生日当天持本人身份证; 免票: ①1.2米以下(含1.2米)儿童免费; ②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长者免费(凭本人有效证件); ③记者免费(凭新闻记者证); ④导游免费(凭国家初级以上导游证); ⑤残疾人(凭本人残疾证和我司客服出具的验证单); ⑥现役军人(凭本人相关证件); 营业时间 夏季(4月—9月):9:00—20:00,周末开园时间为8:30 冬季(10月—3月):9:00—18:00,周末开园时间为8:30

交通信息

自驾车路线 A.连霍高速三门峡西下高速 (1)出高速闸道后左转进入G310向东行驶。 (2)沿G310行驶约8公里,右转进入高阳路。 (3)沿高阳路直行1.6公里至陕州大道左转进入陕州大道。 (4)沿陕州大道直行约1公里过陕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后右转沿陕塬路直行约5公里即到。 B.连霍高速三门峡东下高速 (1)出高速路口后直行进入G310快速通道。 (2)沿G310行驶17.5公里,左转进入高阳路。 (3)沿高阳路直行1.6公里至陕州大道左转进入陕州大道。 (4)沿陕州大道直行约1公里过陕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后右转沿陕塬路直行约5公里即到。 公车路线 【三门峡西火车站】 (1)乘坐陕州区7路车至终点站(即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下车)。 (2)转乘通往地坑院的旅游专线车直接抵达景区。 【三门峡南高铁站】 (1)乘坐5路公车(西站方向)至交通局下车。 (2)往东步行50米,路南站台乘坐地坑院旅游专线车。 【三门峡东火车站】 (1)乘2路车至市中心医院下车。 (2)转乘108路车至高阳山温泉度假酒店下车。 (3)转乘地坑院旅游专线车直接抵达景区。

所获荣誉

2016年6月16日,在北京举办的2016中国“网际网路+”峰会上,陕州地坑院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成功案例,荣获中国“网际网路+旅游”最具成长力景区奖,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获得这项殊荣的景区。 2016年12月21日,在腾讯公司主办的“城市力量”2016腾讯区域影响力峰会上,陕州地坑院获“政务创新奖”。 2018年12月7日,人选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和盈科旅游主办的2018《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魅力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