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国外和国内的教育方式哪个更好一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6-20

这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在网上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希望能找出一个答案,而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网上的大多数言论都十分的偏激,不是一边向国外教育倾斜,就是一边为国内教育捧吹。鼓吹中国教育的人用“某国商店中国店员心算/口算结账找零,惊呆外国人”、“英国引入中国教育方式,聘请中国老师”这一类的新闻咄咄逼人,而支持国外教育的网友则拿中外名校数量与中外名人数量作为后盾坚守阵地。长久以来,二者谁也无法说服谁。

一位工作原因,所以对国外的事相对了解的多一点,国外的教育方式趋向于放养,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让学生各自发展自己的优势与天分,再为其中的佼佼者提供足够的资源让他们能更加深入的学习发展,然后才在这样一些“精英”中提出高标准高要求,以此激励鞭策他奋发向上。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相对全面,人才不止是学术方面的,还有许多文化艺术类的人才也得以被挖掘。

然而这样教育的弊端在于,这个世界上天才、怪才都是少数,更多的还是普通人,在这样自由放养的环境下,普通人如果没有某一方面的兴趣就很难主动去学习知识,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虽然有个性,可是知识能力薄弱。曾有网友列举美国高中考试题目是我国中小学生就在学习的多元一次方程等等,也反应了这方面问题:优秀的固然优秀,但是却存在大范围的知识能力薄弱。

国内的传统教育方式则是有一些硬塞的味道——把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需要接受吸纳大量老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这些知识用一个比恰当的比喻来说,是一些更机械化的东西,数学、物理、化学的公式,英语语文的词汇、语法,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脑袋灵活机敏更像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是需要在死记硬背下来的前提下才有发挥的余地。

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消耗掉学生大量的时间,大量的思路都被用来解一道又一道的复杂的数学题,推敲一段英文句子的语法结构或是研究一篇文章中某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个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思维方式会渐渐变得死板,尤其是和中国教育中与“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不相关的天分与兴趣,可以称的上是抹杀。细数世界上的名人,除开文化艺术类的名人,大多数科学技术类的名人都是因为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做出了“新”与“变”的贡献而著名。而中国教育恰恰遏止对“新”与“变”的培养,故而两种教育方式的对比中,中国的名人总是不如外国的名人多。不过这种情况在近年来有所好转,许多家长开始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兴趣班,可是又有多少孩子参加的兴趣班,真的是自己的兴趣呢?

中国教育的优点在于,大众知识水平的高度。就像期末考试的试题,每天回家完成的作业,中国教育对待学生是无差别的,也就是一视同仁。这就让中国学生的总体“硬”知识水平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层次,而这种大众水平的差异,也是“某国商店中国店员心算/口算结账找零,惊呆外国人”这类新闻产生的原因。

细观两种教育方式,二者的差异就像“最大值”和“平均数”,比“平均数”,中国教育胜出;比“最大数”,外国教育胜出。

两种教育之间各有优缺点,不是哪一方就真的不如哪一方。

真知灼见,来于实践。读万卷书,还要走万里路,学习增长的是知识,走出去提升的是眼界与胸怀,成功的路上,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