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意思

如题所述

【词语】
情绪

【注音】
qíng xù

【英文】
1.morale; feelings; sentiments; spirits; an atmosphere; an emotion; a mood

2.a frame of mind

3.depression; moodiness; the sulks

普通心理学定义
情绪是指人对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生物学定义
亦称情动。一般把情感中象愤怒、悲哀、恐惧等这种暂短地、急剧地发生的强烈的情感称为情绪。也包含那种即使程度不强,但相同征候反复呈现的状态或一般情感状态。情绪在产生心理上的体验的同时,在有关内脏器官的变化上完全是生理现象的表现。与情绪相伴随的行为依据种而采取同一的方式,这一点是先天的反应方式。在比较行为学中,对各式各样的种的情绪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它的机构进行了说明。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在情绪中也有象不安、希望由于经验而习得的成分,从比较心理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与先天的行为方式相反的学习的影响。根据最新研究,情绪可能是由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完成的,这个功能系统可能包括下丘脑、边缘叶、丘脑核团等,丘脑核团是获得情绪的核心结构,丘脑中存在一种叫丘觉的遗传结构,有一种丘觉是产生情绪体验的。

释义
①心情;心境:情绪不佳|醒来情绪恶。②从人对事物的态度中产生的体验。与“情感”一词常通用,但有区别。情绪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具有情景性、暂时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不一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的产生伴随着情绪反应,而情绪的变化也受情感的控制。通常那种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喜悦、愉快等;反之则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如不满意、忧愁、恐惧等。

所谓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情绪状态的发生每个人都能够体验,但是对其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却较难加以控制。人们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个人是可以感觉得到的,而且这种情绪状态是主观的。因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体验,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别人固然可以通过察言观色去揣摩当事人的情绪,但并不能直接地了解和感受。情绪经验的产生,虽然与个人的认知有关,但是在情绪状态下所伴随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却是当事人无法控制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学上把情绪分为四大类:喜,怒,哀,乐。再把它们细分还有很多,基本包括我们身上所发生的所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8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二、情绪纬度和情绪纬度理论
1、情绪的纬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
2、情绪纬度的理论:
① 三维理论。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纬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纬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纬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纬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纬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
② 四维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纬度。
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四、情绪与脑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主要与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密切关系。其中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五、情绪理论
1、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坎农-巴德学说』 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
2、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3、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P381
六、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可分为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增强调节;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情绪调节主要发生在生理、情绪体验、表情动作、认知和人际等方面,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附录 名词解释
1,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
2,表情-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包括面部、体态、手势及言语的变化,统称为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3,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第2个回答  2019-04-26

23年二级建造师-新考季备考指导课

精编干货 高效通关

¥1元/科

23年一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大礼包

备考提速 精华知识点

¥1元/科

2021一级造价师-密训抢分

密训抢分冲刺

¥0元

2021一消名师100节精品课

超值体验,轻松取证

¥0元

2021年中级经济师-强化进阶体验课

知己知彼,三步破局

¥1元

2022年高级经济师-基础重塑课

基础重塑 高效备考

¥0元

2021健康管理师超值教程大礼包

教程课题一站式配齐

¥39元

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指导

轻松入门人力资源师

¥0元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精华资料免费直播课免费领课领优惠券考试日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