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
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如下:一、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他人不得以刺探或者用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权的内容包括:1、对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他人所知的权利;2、对自己的隐私享有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的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3、对自己的隐私享有支配权,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即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7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
  (一)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收集、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侵权人应向受害人赔礼道歉,受害人还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同时《民法典》第1183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