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囊肿,这个能治好吗?

如题所述

根据姜氏
[ 18] 提出的辨病位方式, 本病属于其所说肝病
胁痛中的 “肝经痛” 范畴, 当见胁痛为气滞血瘀和经络不通的
状态, 姜氏常用四逆散合金铃子散(亦称金铃四逆散)为基础
方治疗本病。由于本病多见胁痛, 故根据其对胁痛的部位不
同进行的加减, 可参考之:胁痛在右者, 需加入丝瓜络、 姜黄
(后同);胁痛及左(即两胁俱痛)时, 还要加入当归、 川芎、 赤
芍等药。
魏氏
[ 19] 等人则使用塞因塞用之法来治疗较大的肝内囊
肿摘除后复发, 伴见黄疸患者 1 例, 其辨证为中气不足, 囊体
阻闭胆管,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正所谓“正气存内, 邪不可
干 ”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故用温补调达之法治疗, 囊肿
虽存, 但症状未再复发。虽本病多属实证, 应以破积散结, 化
瘀消症, 清利湿热为治疗原则, 但本例貌似实证, 实为虚极,
故用塞因塞用之法, 获得良效。
2. 3 专病专方 巴氏 [ 20] 提出肝囊肿治验 1 则, 用李东垣益
气升阳之剂, 即补中益气汤为基础, 使用自拟肝囊肿专方治
疗肝囊肿, 方药如下:黄芪 20 g, 炒党参、 茯苓、 蒲公英各 15
g, 炒白术、 陈皮、 木香、 炒积壳、 郁金、 炒延胡索、 当归、 红花、
川芎、 白芍各 10 g, 升麻 3 g, 柴胡 6 g。其中, 方用黄芪、 生晒
参、 白术、 陈皮、 当归、 升麻、 柴胡启动肝经的舒发气化, 配用
枳壳、 郁金强化疏泄之力, 佐延胡索、 白芍柔肝和血, 茯苓、 蒲
公英行水散热结。如此 7 剂汤药之后, 症状明显减轻, 脘胁
胀痛大减, 精神见振, 二便饮食均好转, 以前方加减, 续服 40
余剂, 诸症消失, 1. 5 个月后复查, B 超显示肝囊肿消失, 肝肿
大缩复, 体健如常。
曹氏
[ 21] 等人认为肝囊肿应属中医“症瘕” 、 “积聚” 的范
畴, 在其治疗肝囊肿的报告中, 使用经方桂枝茯苓丸加味治
疗本病 37 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其中, 痊愈 1 例, 显效 12 例,
有 效 13 例, 无 效 11 例, 显 效 率 为 35. 1% , 总 有 效 率 为
70. 3% 。且 37 例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其基础方如
下:桂枝 10 g, 茯苓 15 g, 桃仁 15 g, 丹皮 15 g, 赤药 15 g, 郁金
10 g, 川楝子 10 g, 皂角刺 10 g, 大腹皮 10 g, 甘草 4 g;方义如
下:方中桂枝通血脉而消瘀血, 助气化而行津液, 一药而两擅
其功, 为君药;桃仁活血, 茯苓渗湿, 川楝子行气, 皂角刺散
结, 共为臣药;桃仁、 丹皮、 赤芍、 郁金、 大腹皮凉血消瘀, 行气
· 3 1 2 ·
唐博祥, 等:肝囊肿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止痛, 利水消肿, 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 为使药;加减法:
如胁肋胀满者, 可加柴胡 10 g, 香附 10 g;肝区疼痛者, 可加
延胡索 10 g, 白芍 15 g;囊肿偏大, 或肝脏肿大, 或扪及无痛
性包块者, 可加浙贝母 10 g, 莪术 10 g;脘腹胀闷者, 加苏梗
10 g, 焦白术 10 g;脘腹疼痛者, 加木香 10 g, 荔枝核 10 g。全
方共奏活血化瘀、 消症散结, 同时疏肝理气、 化湿导滞之功。
赵氏
[ 22] 根据肝囊肿中之内容主要为水的特点, 结合其
临床经验, 认为本病系属“痰饮” 范畴。正如《景岳全书》 云:
“痰即人身之津液, 无非水谷之所化……但化得其正, 则形体
强, 营卫充,而痰涎皆本气血, 若化失其正, 则脏腑病, 津液
败, 而气血即为痰涎” 。故而治疗上采用通阳化饮法。而苓
桂术甘汤为治疗痰饮要方, 有温中化湿, 健脾通阳, 化气行水
之功, 用治肝囊肿甚为合拍;朱震亨云 :“痰在胁下及皮里膜
外, 非白芥子莫能达” , 故白芥子当不能忘;皂角刺化痰托毒
排脓;痰瘀同源, 治痰勿忘逐瘀, 故用莪术、 三棱破血消积, 郁
金行气活血。诸药同用, 使痰饮得化, 囊肿自然消失。赵氏
的苓桂术甘汤加味方如下:茯苓 15 g, 桂枝、 白芥子、 三棱、 莪
术、 郁金各 12 g, 焦白术、 皂角刺各 10 g, 炙甘草 6 g。加减:胁
肋胀满者, 加柴胡、 香附各 10 g;肝区疼痛者, 加延胡索、 川楝
子各 12 g;囊肿偏大者, 加浙贝母 10 g, 橘红 6 g, 制半夏 9 g,
泽泻 12 g。17 例患者经 2 ~ 3 个疗程治疗后, 7 例治愈(临床
症状消失, B 超复查肝囊肿消失);2 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
消失, B 超复查肝囊肿缩小 2 /3 以上);4 例好转(临床症状
减轻, B 超复查肝囊肿缩小 1 /2 以上);4 例无效(临床症状
无改变, B 超复查囊肿无改变), 其中 2 例为未能完成 1 个疗
程者, 总有效率达 76. 5% 。赵氏还顺带提出:当肝囊肿是由
于肝郁气滞, 或肝气虚损, 导致肝血瘀阻, 日久形成瘀积痞
块, 从而诱发本病时, 治疗还可以用大黄蛰虫丸为代表方。
王氏等人
[ 14, 23] 认为本病属中医 “胁痛 ” 、 “肝郁” 的范畴,
本病病因病机则多由郁怒伤肝、 肝气不达、 疏泄不利、 脉络痹
阻所致, 日久则瘀血凝聚、 痰湿流注而成为囊肿。治疗上引
用《古今医鉴 》 :“胁痛者……治之当以散结顺气、 化瘀活血
为主, 平其肝而导其气, 则无有不愈矣” , 提出以涤痰活血、 软
坚散结为治疗大法治疗本病。嘱患者口服犀黄丸, 每次 115
g, 2 次 /天, 连服 3 个月。该研究者指出, 犀黄丸为具有解毒
散结治疗的传统中成药, 其主要功能为解毒消痈、 化痰散结、
活血祛瘀;药理研究表明, 犀黄丸具有抗炎、 增强免疫力以及
抗肿瘤等疗效;且动物实验证明, 本品有抑制小鼠梭形细胞
瘤和肉瘤- 180 生长的作用。其报告显示, 研究者应用犀黄丸
治疗本病共累计 10 例病例, 均收到满意疗效:10 例患者在服
用犀黄丸后均经 B 超复查, 肝囊肿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平均
缩小 2. 8 cm × 1. 9 cm , 囊肿愈大显示疗效愈明显。
唐氏等
[ 24] 认为本病属中医胁痛范畴, 由于脉络不通或
络脉失养, 导致肝区“不通则痛” 或“不荣则痛” 。故其治疗
115 例肝囊肿中, 使用其独创专方, 以求疏肝解郁、 活血通络、
益气健脾来达到止痛、 消囊肿的功效。专方如下:昆布 15 g,
海藻 15 g, 婆罗子 5 ~ 10 g, 炒山甲 10 ~ 15 g, 川楝子 6 ~ 10 g,
浙贝母 10 ~ 15 g, 皂刺 5 ~ 10 g, 延胡索 10 ~ 15 g, 郁金 10 g,
生薏米 15 ~ 30 g, 莪术 15 ~ 30 g, 鹅枳实 10 g, 降香 10 g, 白梅
花 6 ~ 10 g, 玳玳花 6 ~ 10 g, 太子参15 ~ 30 g;并配合针灸取
穴:合谷、 曲池、 中脘、 下脘、 梁门、 天枢、 气海、 关元、 阳陵泉、
足三里、 上巨虚、 阴陵泉、 三阴交、 太冲。本治疗方法以金钱
草、 海金沙、 鸡内金、 川楝子、 浙贝母、 莪术、 鹅枳实、 降香、 郁
金、 白梅花、 玳玳花来疏肝解郁止痛, 皂刺、 延胡索活血通络
止痛, 砂仁、 生薏米、 太子参益气健脾利湿, 再配合针刺治疗,
提高免疫力, 增强疏经、 理气、 活血之效, 从而减轻病人不适,
控制病情发展, 以求从根本来达到治疗肝囊肿的目的。该治
疗 1. 5 个月后囊肿硬化缩小, 症状消失的 65 例, 症状好转 37
例。半年后复查 15 例囊肿消失, 7 例基本消失, 80 例明显缩
小, 复发 0 例。
陈氏
[ 25] 认为本病发病的机制在于, 肝主疏泄, 喜条达,
情志抑郁则气滞, 肝气郁滞, 湿热蕴结, 虫积肝内日久致瘀,
瘀滞肝络则疏泄失司, 致湿浊阻于肝内而形成囊肿。或饮酒
日久, 或过食辛辣酿湿生热, 致湿热蕴结而形成本病。故自
拟消囊散治疗本病, 其中取柴胡、 郁金、 陈皮、 丹参、 三棱、 莪
术、 丹皮疏肝理气, 活血化瘀, 为方中主药;黄芩、 半夏、 山楂、
白芥子、 莱菔子、 川贝母、 冬瓜子、 茯苓清热利湿, 消痰化滞;
白术、 当归、 鹿角霜益气养血, 既防理气化瘀药伤正, 亦制黄
芩苦寒;百部、 石榴皮为防肝寄生虫而设, 本方旨在使肝气得
疏, 瘀血得化, 湿热得清, 虫患得除, 正气勿损, 则囊肿自消。
其自拟方为:柴胡、 当归、 陈皮各 20 g, 郁金、 半夏、 茯苓、 山
楂、 石榴皮、 三棱、 莪术、 丹皮、 丹参各 30 g, 黄芩、 白芥子、 鹿
角霜各 40 g, 冬瓜子、 白术、 川贝母各 50 g, 莱菔子、 百部各 60
g。共研细末, 分 30 包, 每天晚餐后温开水冲服 1 包。头晕
乏力者每天以人参 5 ~ 10 g 煎汤送服。治疗结果是:痊愈 19
例( 占 73. 1% ),好 转 4 例 ( 占 15. 4% ),无 效 3 例 ( 占
11. 5% )。总有效率为 88. 5%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5
你好,肝囊肿是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可分为寄生虫性,非寄生虫性和先天遗传性。肝囊肿病因大多数是由于肝内小胆管发育障碍所致,单发性肝囊肿的发生是由于异位胆管造成的。
肝囊肿生长缓慢,所以可能长期或终生无症状,其临床表现也随囊肿位置,大小,数目以及有无压迫邻近器官和有无并发症而异。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或过累,加重肝脏损伤。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多吃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只要在日常注意起来,再配合吃些“瑞芝堂蛹虫草”就可以了。
第2个回答  2019-09-06
一般是有好转的可能,但是一般是不会完全治好的,注意休息严重的话需要手术治疗的,定期去医院复查,少吃油性大的食物
第3个回答  2019-11-08
肝囊肿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的肝脏良性肿瘤,通常不会自行消失,若没有及时控制,多数会逐渐增大,引起其它并发疾玻据临床患者就诊信息显示,肝囊肿放任不管任其增多增大的话,可能会产生胃痛、出现肝区胀痛、压迫神经导致出现身体疼痛等症状。 点击下方官网了解更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