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的妄想指什么?举例

那如果说是工作原因,需要利用琐碎时间,比如说在公车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一些规划,那想这样子,佛说未来不可得,难道就不去考虑未来了吗?不妥吧,佛教说不要打妄想,那么这个属于佛说的妄想吗?各行各业,不对未来进行设想规划是不行的!比如说消防和刑侦,不想,难道睡大觉,等事情发生了才手忙脚乱的去做?

佛教所说的妄想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又称妄想分别。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因为五蕴皆空、诸法无我。

兹依《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二(下)所释,此十二妄想如下︰

1、言说妄想︰指计着种种音声词句而妄以为有性。

2、所说事妄想︰指大凡所说之事,其自性之极致惟圣智能知。凡夫不解,往往仅依其事相而生言说妄想。

3、相妄想︰指随事起见,如渴鹿望炎阳而生水想;于地水火风执有坚湿暖动之性,而不知其性本融,对于一切法妄计名相。

4、利妄想︰指世间之财宝本是幻物,但凡夫不知而起贪着。

5、自性妄想︰指执持诸法,起自性之见,执而以为是,其余皆非。

6、因妄想︰指于因缘生之法起有无等之见,妄想分别而成生死之因。

7、见妄想︰指外道计着梦见的有无一异俱不俱。

8、成妄想︰指于假名实法之上计我、我所而起言说,成决定论

9、生妄想︰谓计一切法若有若无,皆从缘起而生分别。

10、不生妄想︰谓一切法皆先有体,不假因缘而生。

11、相续妄想︰谓于一切诸法,执此与彼,递相系属,计着分别,无有断绝。

12、缚不缚妄想︰谓于一切法,以情生着故,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凡夫不了,于此无缚解中而生计着。

扩展资料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云︰‘彼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如此不异,象马车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大乘义章》卷三云︰‘言妄想者,所谓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辨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故经说言︰虚妄分别名字及相,名妄想也。’

五妄想

一、坚固妄想,即色阴也。众生之体,因想而生,心因想而起,命因想而传,诸想交固而成色身。故名现色身曰坚固妄想。

二、虚明妄想,即受阴也。众生欲想而登高,则足先酸涩,好恶之二相,损益现驰。是即无受阴体。故曰虚明。

三、融通妄想,即想阴也。众生之念虑为虚情,色身为实,虚实虽不纶。然能相使者,由想而融也。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心形虽异。然用能相应者,由想而通之也。故名融通。

四、幽隐妄想即行阴也。众生一期色身生化之理,自幼至衰无暂停息,运密移于运,体虽迁,然无觉者,故名幽隐。

五、颠倒妄想(又曰微细精想),即识阴也。众生识精之湛非真湛然,急流之水,望似恬静,其实急流细不可见。湛了内之罔象虚无,故云颠倒。见楞严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妄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2

妄想在佛教中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

又称妄想分别。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因为五蕴皆空、诸法无我。

旧译《华严经》卷五〈如来光明觉品〉云(大正9·424c)︰一切诸世间,皆从妄想生;是诸妄想法,其性未曾有。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大正9·393b)︰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扩展资料:

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所举的十二种妄想。系依妄想分别之自体差别相所作的分类。其异译本《入楞伽经》卷四、《大乘入楞伽经》卷三则称此为十二分别,所列名称亦略异。

兹依《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二(下)所释,略述此十二妄想如次︰

(1)言说妄想︰指计着种种音声词句而妄以为有性。

(2)所说事妄想︰指大凡所说之事,其自性之极致惟圣智能知。凡夫不解,往往仅依其事相而生言说妄想。

(3)相妄想︰指随事起见,如渴鹿望炎阳而生水想;于地水火风执有坚湿暖动之性,而不知其性本融,对于一切法妄计名相。

(4)利妄想︰指世间之财宝本是幻物,但凡夫不知而起贪着。

(5)自性妄想︰指执持诸法,起自性之见,执而以为是,其余皆非。

(6)因妄想︰指于因缘生之法起有无等之见,妄想分别而成生死之因。

(7)见妄想︰指外道计着梦见的有无一异俱不俱。

(8)成妄想︰指于假名实法之上计我、我所而起言说,成决定论。

(9)生妄想︰谓计一切法若有若无,皆从缘起而生分别。

(10)不生妄想︰谓一切法皆先有体,不假因缘而生。

(11)相续妄想︰谓于一切诸法,执此与彼,递相系属,计着分别,无有断绝。

(12)缚不缚妄想︰谓于一切法,以情生着故,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凡夫不了,于此无缚解中而生计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妄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14

佛教的妄想是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所举的十二种妄想。系依妄想分别之自体差别相所作的分类。其异译本《入楞伽经》卷四、《大乘入楞伽经》卷三则称此为十二分别,所列名称亦略异。

兹依《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二(下)所释,此十二妄想如下︰

1、言说妄想︰指计着种种音声词句而妄以为有性。

2、所说事妄想︰指大凡所说之事,其自性之极致惟圣智能知。凡夫不解,往往仅依其事相而生言说妄想。

3、相妄想︰指随事起见,如渴鹿望炎阳而生水想;于地水火风执有坚湿暖动之性,而不知其性本融,对于一切法妄计名相。

4、利妄想︰指世间之财宝本是幻物,但凡夫不知而起贪着。

5、自性妄想︰指执持诸法,起自性之见,执而以为是,其余皆非。

6、因妄想︰指于因缘生之法起有无等之见,妄想分别而成生死之因。

7、见妄想︰指外道计着梦见的有无一异俱不俱。

8、成妄想︰指于假名实法之上计我、我所而起言说,成决定论。

9、生妄想︰谓计一切法若有若无,皆从缘起而生分别。

10、不生妄想︰谓一切法皆先有体,不假因缘而生。

11、相续妄想︰谓于一切诸法,执此与彼,递相系属,计着分别,无有断绝。

12、缚不缚妄想︰谓于一切法,以情生着故,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凡夫不了,于此无缚解中而生计着。

《佛教哲学大词典》 虚妄的想念。无认为有。假想、不合道理的想法、念头与看法。即错误的想法、胡乱的思考。与“妄心”、“妄念”同义。御书覆松野书其一(第一四五七页)。

而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因为五蕴皆空、诸法无我。即执着自我,即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我为前提,对任何事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

扩展资料:

我执在佛教中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

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

1、人我执

一切凡夫,不知人身为五蕴假合,而有见闻觉知之作用,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我体,一切烦恼障由此而生,便有贪嗔痴等诸惑,发业润生而缠缚有情于三界六道之中,障涅盘盘盘寂静之理,搅扰有情之身心。

2、法我执

一切凡夫,不了诸法空性,不明五蕴等法由因缘而生,如幻如化,固执法有实性,一切所知障由此而生。《起信论》云:“人我见者,计有总相主宰,法我见者,计一切法各有体性。”《唯识论》云:“由执我法,二障俱生。”

3、分别我执

为后天我执,依自己分别力或邪师所教而生者。菩萨于通达位,正发根本无分别智时断之。

4、俱生我执

为先天随生具有之我执,为吾人过去世之业习。菩萨于修道位,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渐断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妄想就是正念之外的所有念头都是妄想。比如,你在念佛,你又去想工作或生活上的事情就是妄想。如果,你现在是工作,要考虑工作的事情,你想工作以外的事情就是妄想。佛法讲修学戒、定、慧。其中的“定”是指禅定,又叫静虑,就是专心的想一个问题。这样做,可以让人精神高度集中更高效的解决问题。平时念佛,念经都可以训练定力,等你工作的时候,你可以用这种定力很好的解决好工作上的问题。佛法不是避世的,就怕你错解了佛的意思。建议你好好学习《认识佛教》,把佛教的修学方法和目的搞清楚。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2-12
妄想是一种执念,说简单点就是那些没用的想法乱想,妄想会扰乱佛心,让人们失去本我,如同走在茫茫迷雾中,难以进步。你现在所想的便是一种妄想,因为不论你怎么思考,这种思考都阻碍了你去思考更多的东西。佛是大智慧,而佛的这种大智慧不是空想,不是让你不想,不去妄想就是要放下执念,放下烦恼,放下那些让你苦恼的问题,让我们的身心变得轻松,从而去专心做我们该做的事情。比如消防,消防的本质是救死,免灾,是一种功德。刑侦也是一样。抓住罪犯,防止他们去危害别人,也是功德。犯罪的罪犯也有佛性,若是能及早制止他们的行为,让他们皈依,你说这不是功德吗。但是人的心总会被执念蒙蔽,你如果把妄想等同于思考,那这种想法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执念了,也就是俗话说的钻牛角尖了。念佛很重要的就是宽容之心,宽容待人,也要宽容自己的想法,不去妄想,便是让自己心灵得到放松。如同佛一样思考,便是自然的去思考,发自内心的思考,而不是收到外物的干扰,寻找本心的道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