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长期以来把做大一个地区经济总量作为出发点和唯一目标来缩小地区差距的观念。明确了缩小地区差距的导向,主要不是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是要求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排名提升,而是缩小地区间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从而使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民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都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
二是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所有区域都要加大经济开发力度的思维定式。我国区域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国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地集聚经济,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些区域要承担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支撑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些区域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对于这些区域,“发展”的含义主要不是作大经济总量,而是保护好自然生态。这样,才能既遵循经济规律,也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三是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改变了完全按行政区制定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思想方法。我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也应该不同,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评价内容和重点也应不同。只有采取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的新举措,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才能使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更加科学,才能科学引导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体现了长远战略思维,改变了过于追求短期发展成效的观念。未来几十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将有几亿农村人口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进入城市居住。在这种与经济结构调整相伴的空间结构急剧变动的历史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富有前瞻性地谋划好我国未来十几亿人口、几十万亿经济在国土空间上的分布,主动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协调好地域空间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与生存极为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16
1、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区域之间差距大、不平衡性突出便是其中之一。就江苏而言,苏南苏北的差距,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江苏的经济在全国处领先地位,江苏正在推进实现小康的战略,但几任省委省政府领导都很清醒,都有这样的共识: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因此,提升苏南、加快苏北发展,成为全省发展战略目标。
   2、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中国要发展,还要重视和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等问题。综观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内部也有区域发展差别存在,其执政者也一直在研究出台政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最突出的案例是在拉斯维加斯这样的不毛之地开设博彩娱乐业拉动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把先发和后发地区的各种优势进行互补,采取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大对后发地区的支持、扶持,“飞地经济”亦是其中之一。
3、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曾是我党改革开放初期的一项政策,“先富带后富”继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我党的一贯追求。江苏省所辖13个地级市,宿迁市建市最晚,由于地处灾区、农区、革命老区、战区,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短板,全省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贫困人口有四分之一在宿迁,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宿迁近期的现实问题之一。
苏宿工业园区的发展,为宿迁引入一批先进制造业,扩大了当地就业,如台湾可成科技落地宿迁5年多,共有员工1万多人,其中80%是当地户藉人口,入职薪水1600多元,1年后能达到3000多元,截止12年底,巳有98人买了私家车开车上下班。韩国的达模电子吸收了900多名女工,为宿迁妇女在本地就业开启了大门。因为有了开在家门口的工厂,宿迁的大学生和农民实现了本地就业,不出家门也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4、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飞地经济”由“飞出地”和“飞入地”组成,对苏州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目前正在实行二次创业、转型发展,在制造业发展到土地、人口容量临界点时,为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适时转移一部分制造业 、腾出一部分就业人口,用以发展先进的服务业。对宿迁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大经济结构中的二三产比例,飞地为两地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第2个回答  2018-03-07
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