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为何会戴上三寸丁谷皮的“桂冠”?

如题所述

《水浒传》里面有很多人物的绰号。

这些绰号有的是彰显英雄个性,有的是勾画好汉相貌,有的是突出一技之长,有的是显示人物性格。

有的绰号非常霸气,叫出来可以为这个人长不少脸;有的绰号很是猥琐,叫出来令人嗤之以鼻。而今且说武大郎“三寸丁谷皮”的绰号。

“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身材短矮,人物猥獕",潘金莲嫁他恰如“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在潘金莲的眼里是“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小说是这样描写的。

武大郎,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水浒传》只说他“生得短矮”,所以才有这个诨名,并没解释为什么是三寸丁谷树皮。

从《水浒传》衍生出的《金瓶梅》中,书中对武大郎那个诨名的解释稍微详细些,说是人们见他“为人懦弱,模样猥琐”,才给他取了这个诨名,“俗语言其身上粗糙,头脸狭窄”。武大郎的皮真是很粗糙吗?这和头脸狭窄又有什么关系?兰陵笑笑生也没说清楚。

“三寸丁谷树皮”怎样正确理解它,首先要正确断句,然后才能正确理解绰号的意义。我们可能是“三寸/丁谷树皮”的读法,这样断句造成理解上的错误。事实上应该是这样断句应该是“三寸丁/谷树皮”。这样句读大家也就明白了,三寸丁是说他矮,谷树皮是极言其丑,连起来理解:武大郎是一个既矮又丑的男人。

再说三寸丁。据《隋书》,“男女十七岁以下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云三寸丁者,甚言其短小也”;意思是: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十七岁以下称中,十八岁以上叫丁。一个十八岁的人身高只有“三寸丁”,是说他非常矮。三寸高的男子,这也太夸张了,就如同我们形容某人矮小没有一支香烟长。

至于“谷树皮”。得要从谷树说起,谷树旧时写榖树,又叫楮树。这种树,树皮不光滑,有斑点,有的长着很明显的一圈圈棕色花纹。如果谁的脸长成这个样子,实在是难看得很。抓住了这一点进行解读,从榖树的树皮和武大郎的脸皮之间找到相似点,以榖树皮粗糙裂开且有斑点说明武大相貌及其丑陋。

“榖树”,程氏引宋人苏颂《本草图经》,说“榖树有二种,一种皮有斑花纹,谓之斑榖。云榖树皮者,甚言其皮色斑麻粗恶也”。看了这样的注本,再想起武大郎,他的脸上满是色斑和麻子。

武大郎因为是武松的兄长,是潘金莲的丈夫出名。榖树因而跟着武大郎有名,但也只是有名而已。和很多有名的名声一样,有名无实。它是个什么样子的树,知道的和想知道的人都不会太多。就是走到树下,往往也是相见不相识,不会想到这就是武大郎脸上那棵树。

再说,毕竟榖树这个名字真是太远古了。在古汉语里,榖、谷和谷本是三个不同的字:谷字有木,所以榖是树;谷字有禾,故谷是庄稼;而谷字上面是水,下面是口,是水流出的地方,是河谷。现在,三个字简化合并成一个“谷”,古书里的“榖树”现在都写成了“谷树”,真是沧海桑田,一棵树也改变了样子,面目全非。而榖树,似乎也真的成了古书里的一棵古树。

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因为身高矮小而备受世人的冷眼嘲讽。读之,为既矮又丑的悲剧小人物深感心酸。而今,三寸丁谷树皮常常被贴上“矮丑穷”的标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9
“三寸丁”是形容武大郎的矮,而“谷皮”自然是指武大郎无用,是个窝囊废。他就是一个身材矮小、长相丑陋且头脑智商都有问题的人,所以称其为三寸丁谷树皮,正是恰如其分。至于“谷树皮”,在古代,这个“谷”是简化字,谷(当作毅),毅树,树皮粗操,形容丑。武大郎浑名的后三字应是“毅树皮”,形容武大郎皮肤很差,皮糙之意。
第2个回答  2020-10-29
因为武大郎长得非常矮,而且平时只顾干活,不注意打扮自己,皮肤非常粗糙,所以会戴上三寸丁谷皮的“桂冠”。
第3个回答  2020-10-29
武大郎会戴上三寸丁谷皮的“桂冠”,是因为武大郎本身个子比较小,是个侏儒,而且他本身人非常的丑,皮肤也粗糙,这些词都是形容武大郎的。
第4个回答  2020-10-29
因为武大郎长得是非常矮的,而且是个五短身材,这是别人的调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