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饱了为什么会打隔?

如题所述

人吃饱了打隔的原因:

1、Hp感染。Hp就是幽门螺杆菌。很多人谈之色变,其实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杆菌,呈螺旋形。胃黏膜是它的自然定植部位。

2、饮食不当。饮食过快过饱,嗜食寒凉酸甜辣等,伤及脾胃。

3、情志不畅。“百病生于气”,人体之气机畅通是关键。抑郁不安、焦虑恐惧、精神压力大的状态下,机体需氧量增加,像鱼一样机械地吸进很多空气,引起打嗝。不少年轻人因压力大、熬夜导致胆汁反流,也导致胃气多的情况逐渐增多。

扩展资料:

治疗打嗝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吸气后屏气法:患者深吸气后迅速用力屏气,然后缓缓呼气即可。此法可反复使用,多用于由精神刺激和进食过快者。

2、按压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距手掌约6-7厘米处见下图,用拇指按压内关穴数分钟至有酸胀感即可消除打嗝。

3、含水屏气法:取凉开水一杯,含水一大口,然后屏气停止呼吸,尽量延长时间,待到将无法忍受时,才把水吞入胃中,注意不要呛入气管中。该法可反复使用,有心脑疾病者禁用。

4、捏中指法:如果说按压内关穴有难度的话,你可以使用捏中指法。用一只手使劲捏住另一只手的中指顶部,一般2分钟后就可以止住打嗝。

5、压舌法:找一把干净的勺子,若找不到勺子,可以洗净双手后用食指、中指并拢伸进口里,将舌头压住,压上数分钟后,一般打嗝就会止住。

6、纸袋呼气法:用一个小塑料袋,罩住自己的口鼻,进行3~5次的深呼吸。用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抑制打嗝。

7、喝水弯腰法:将身体弯腰至90度时,大口喝下几口温水,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瞬间达到止嗝的目的。

8、伸拉舌头法:打嗝不止时,用一块干净纱布垫在舌头上,用手指捏住舌头向外伸拉。此时,会感到腹部有气体上升,打嗝自然消除。(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供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老打饱嗝怎么回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打嗝不止怎么办?8个小窍门帮你轻松搞定打嗝不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3
人体在吃东西或喝水时会随之吸如体内一定的气体,但这些气体不会和吸进的空气一起到达肺部而是和食物一起到达食道。随之的气体不能被顺利呼出体外会积存在肠胃里,这些气体经常会被食物堵在食道的死角,但吃过饭后适量的活动下可以缓解(不要做剧烈运动)。还有一部分就可以随这人们方便或放屁排除体外。
不用担心,这些都是正常的。
吃饭时吃慢点细嚼,少喝碳酸饮品,吃饭时不要喝凉水和凉啤酒什么的都可以避免。
因为那样会引起胸腔膈肌痉挛导致打嗝的
第2个回答  2013-09-02
因为吃饭的时候压住气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饱饭后打嗝,有两种情况:
  一、由膈肌痉挛引起的打嗝,又称呃逆:
  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膈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引起吸气时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短促、特别的声音。
  吃饱后引起打嗝的原因,主要是因饮食过快、过饱、摄入过热或冷的食物或饮料等,使膈神经或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引起膈肌痉挛而发生呃逆。
  二、由于胃内有空气引起的嗳气——也称饱嗝:
  是有气体从口中返出、可伴有或不伴有声音的现象称为嗳气。正常情况下,在进食时,随吞咽或饮水时将空气吞入胃内,吃饱后,胃内的空气因胃的蠕动,从口中返出,发出饱嗝声。
第4个回答  2013-09-02
打嗝的原因:打嗝是由于膈痉挛引起的,因此,对膈神经施加影响起决定性作用。

冷刺激:冷刺激能阻止“膈神经”反应。最好的办法是,一口气喝下一大杯冰冷的水。

轻按反射区:打嗝时轻轻压迫反射区也是起作用的。方法是:用手指按摩外耳道或者用力按压双肩。

转移注意力:强烈惊吓是中止打嗝的最好的办法。于尔根·克罗尔说,还有其它办法可以制止打嗝,例如喝一杯水,以便使膈神经放松。

俗语说:“继续打嗝三天会死亡”或“连续打嗝一百次会死亡”,这两者均无医学根据。几乎所有的打嗝均对身体无害。而打嗝也会发生在各种状态之下,但最常见的是发生在饭后。

大部分打嗝不会伤害身体,无须注意,但偶尔也需注意的情形。

尤其是老人的打嗝有时亦可视脑中风的前兆,此时除了打嗝之外,大多会伴随着呕吐,步伐蹒跚、语音模糊等症状,因此须注意观察是否有此症状。

此外,胃扩张、胃痛、胆结石、肝病、阑尾炎、大动脉瘤、自然气胸等病也会引起打嗝。不过,基本上这些疾病大都除了打嗝之外,也会伴随疼痛等其他症状。

抑制打嗝的方法:

身体往前倾喝开水。

用力压迫舌根附近。若无压舌棒,可用汤匙柄代替,但应注意,以免误食。

重复数次深呼吸,并时时强妨不呼吸。

从眼睑上压迫双眼。

一口气喝下冷开水。

中医认为发生呃逆的原因很多,有由于过食生冷食物或苦寒药物引起的;有由于过食辛热食物或辛燥药物引起的;有由于精神刺激情志失调,胃气郁逆引起的;也有由于久病,重病 脾胃虚寒而引起的。辨证治疗宜分清寒、热、虚、实。应以和胃降气平呃为主,一般都须服用汤药治疗。
胃寒呃逆主要症状为:呃声沉缓,得热呃减,遇寒呃增,手足不温,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小便清长,舌苔白润。治疗可选用汤药经验方:
丁 香10g 柿 蒂10g 高良姜10g 刀豆子10g
水煎服,每日2次,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胃热呃逆的主要症状为:呃声洪亮,连续有力,心烦口渴,口臭,面红,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苔粗黄。治疗可用此方:
竹 叶10g 生石膏20g 麦 冬10g 沙 参10g
生地黄10g 柿 蒂10g 竹 茹9g 炙甘草9g
水煎服,每日2次 清降泄热止呃。
胃虚呃逆的主要症状为:呃声微弱而缓,厌食,食后腹胀,形体瘦弱 倦怠乏力,精神萎靡,舌淡红,光剥无苔。久病、重病出现虚呃,呃声短频而无力,多属于危重征候,预后欠佳,更应加以注意,一定要到医院请医生治疗。治疗可选用此方:
党 参10g 沙 参10g 陈 皮10g 丁 香10g
生 姜10g 枇杷叶9g 柿 蒂9g 麦 冬10g
水煎服,每日2次 每日150ml。
伤食呃逆,虚实挟杂型的主要症状为:呃声较频而有力,嗳出腐败酸臭气,常伴有腹痛,胸脘痞闷,或呕吐痰涎等。治疗选用汤药经验方:
木 香10g 乌 药10g 枳 壳10g 沉 香9g
代赭石20g 苍 术109 山 药10g 扁 豆10g
生山楂10g 莱菔子10g
水煎服,每日2次,消食顺气止呃。
下面再介绍两种可以在家庭操作的止呃方法。
一、医者可以是患者家属,术前应聚精会神,将注意力集中于双手心劳宫穴和全手掌。在压穴时将力量集中在拇指、食指的指端。术者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在病者小指外侧攥住患者小指,用拇指下压中渚穴。中渚穴在握拳,第四、五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食指上顶在掌侧中渚穴相对点1-2分钟;次以术者的拇指在患者大鱼际侧,中指在患者小鱼际侧握住患者手腕部术者掌心俯在病者手背部,用食指成钩形压养老穴l—2分钟,养老穴在手腕突出的尺骨头靠腕中间凹陷处。术者指力达到病者自觉有麻、胀、痛、酸及电传感向胸部传导为佳。老、幼、体弱者指力不要过猛,要逐渐加重。
二、患者俯卧,将两手向前伸按地,两足向后蹬(伸)着地,四肢将身体支撑,胸腹部要离开地面,如俯卧撑姿势,头向上抬,口张开,舌头伸出口外,时间可根据臂力,几秒钟至数分钟,以患者耐受力度。注意事项,做此法止呃逆时,不能说话嘻笑,做完后要休息片刻才能讲话,一般做一次便可治愈,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呃逆,疗效可靠。
相似回答